于志青
【內容摘要】口語交際的任務是: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完成口語交際任務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了五點看法。
【關鍵詞】口語交際 語言能力 語言習慣
口語交際的任務是: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完成口語交際任務呢?筆者有以下五點看法,以供參考。
一、弄清每次口語交際的主題
“口語交際”就是人們利用口頭語言進行溝通。新編教材的“口語交際”自成體系,它設置在每單元復習題之中進行專項訓練。教師要上好“口語交際”課,必須弄清每次“口語交際”課的主題是什么。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的插圖不是看圖說話,而是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介紹家庭成員。本次訓練重點是在劉××介紹家庭成員的基礎上王×除了介紹家庭成員外有介紹了父親的職業(yè)。劉××的介紹應比王×更詳細。
第二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式讓學生說說拼的是什么,怎樣拼的。先讓學生知道都有什么玩具,接著自己動手用紙片拼,拼不起來的可以用筆畫。然后說說拼的是什么?怎樣拼成的,拼的是什么,怎樣拼的,是本次訓練的重點。
二、讓每一個學生都開口說話
“口語交際”旨在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F(xiàn)代社會需要每個人都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這種能力比“能說、會聽”的要求更高,是一種在交往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事的能力。這種能力產(chǎn)生于雙向互動的語言交往的實踐中。在動態(tài)地交際中,不僅培養(yǎng)學生聽和說的能力,還在不斷地歸納、分辨、評價中發(fā)展思維,提高思維的敏捷性。
在訓練中,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都開口說話。學生因性格、生活習慣、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在口語表達上有差異是正常的,教師要設計方案讓每個學生都開口說話。在訓練《可愛的小動物》一課時,教師可這樣設計:“同學們,你們楊過小動物嗎?他什么地方可愛?”養(yǎng)過小動物的同學紛紛舉手發(fā)言,沒有養(yǎng)過的則沉默不語。教師又說:“沒有養(yǎng)過小動物的同學,請你們問問養(yǎng)過小動物的同學,他養(yǎng)的是什么小動物?哪些地方可愛?”于是一個同學詢問,一個同學回答,每個同學都開口說話了,口語交際訓練按計劃地進行著。
三、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以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朗讀
朗讀是用響亮的聲音讀文章,朗讀可以鍛煉普通話,使口齒清楚,說話生動流暢,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在指導朗讀時,要求學生發(fā)音準確、吐字清晰、不讀錯字、不讀破句子,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復,不顛倒等。
2.背誦
新編教材增加了背誦的篇幅,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把記憶性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這些語言一旦在口語交際中需要,它便從記憶的“倉庫”里及時的“跳”出來,為你的交際添光添彩。
3.復述
復述是在記憶材料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內容有條理、有重點的口述出來,復述可以鍛煉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連貫性,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4.質疑
質疑就是提出疑問。在教育過程中,學生能主動提出疑問是學生主動思考的表現(xiàn)。一年級的學生提出問題的起點較低,有時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教師要抓住學生敢于提問這一閃光點因勢利導,先讓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然后要逐漸要求,提出問題要有準確性、價值性。
5.即席回答問題
教師在講讀課文時,根據(jù)課文內容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在閱讀《小貓種魚》一課時,第一、二句學生都能懂,不用老師講解。在閱讀第三句時,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①玉米、花生長在哪里?②小魚生活在哪里?③小貓為什么會把小魚種在地里?④小貓能不能收到很多的小魚?
四、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氛圍,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
教師可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氛圍,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教師在訓練《看誰背的好》一文時,教師可創(chuàng)設以下氛圍:①提前一個周告訴學生班級要開“詩歌朗誦會”。②“詩歌朗誦會”的具體要求告訴學生。③“詩歌朗誦會”設一、二、三等獎;(在朗誦準確、清晰的前提下,多朗誦1-2首為三等獎;3-4首為二等獎;5-6首為一等獎。獎品用大小不一小紅花代替)。
五、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鍛煉
“口語交際”是在雙向互動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的,教師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有利條件,積極的、主動的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在訓練《有禮貌》一課時,教師除了指導學生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哪些禮貌用語外,同時還應把禮貌用語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如:早晨上學時應和爸爸媽媽說些什么?上學路上遇到同學該說些什么?到校后見到老師、校長又應該說些什么?在課堂中,我還設計了一個生活小片段:如何完整的讓學生到辦公室給老師送作業(yè),然后再取回其它的作業(yè)發(fā)給學生。怎么到老師的辦公室?到了辦公室該怎么辦?見到老師又該這么辦?如何與老師對話?怎么交上、取回作業(yè)?如何走出辦公室?如何給學生發(fā)作業(yè)等等進行了指導。這樣,把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有禮貌的良好習慣,又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海紅.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 [J].甘肅教育.2015(17).
[2]呂娜.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 [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2).
[3]劉潔喜.如何讓上好口語交際課 [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3.(2).
(作者單位:青島膠州市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