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的心理是細膩而感性的,情感是豐富的,學前教育是開展幼兒情感教育的最佳時期。文章作者認為作為幼兒教師應當將情感教育滲透到教學與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動態(tài)。
關鍵詞:學前教育;情感教育;班級氛圍
一、學前教育中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
1.情感教育切入點有誤
情感教育的原則是由低到高、由淺入深,有些教育工作者違背了幼兒的情感發(fā)展規(guī)律。另外,有些教師的情感教育多指向外界,忽視了幼兒自身的情感需要,致使幼兒難以進行正確的自我認識,更難以悅納自己。
2.過分重視結果表現(xiàn)
部分教育工作者對學生情感的引導多是為滿足自身教學評價的需要,致使情感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在教育實踐中,有些教師單一地培養(yǎng)幼兒的情感常識、情感處理技巧,忽視了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幼兒的真實需要,未能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內化。
3.缺乏情感的多樣性
有些教師過分強調快樂、積極的情感和情緒,對悲傷、難過等負面情緒不夠重視。負面情緒也是幼兒的正常情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發(fā)泄和激勵的作用,情感教育缺乏多樣性,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承受能力。幼兒難免遇到情感上的不如意,忽視負面情緒的價值就難以培養(yǎng)幼兒處理負面情感的技能,對其成長來說極為不利。
二、情感教育的應用對策
1.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1)言傳身教。教師要強化“為人師表”意識,不但在儀容儀表上注意,而且要在精神面貌上為學生呈現(xiàn)健康向上的形象,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2)加強師資培訓。教師是情感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學校要定期組織培訓,給予教師更多學習和提高的機會,確保教師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實踐中抓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施以情感教育,并且能夠不斷探索,在創(chuàng)新和嘗試中提升教育水平。
(3)重視情感教育。對情感教育的正確認知是教師將其落于實際的前提,情感教育能否順利實施,取決于教師是否了解其價值、是否重視其作用。教師需要轉變教育觀念,重新認識情感教育的意義,將這一教育內容真正重視和利用起來。
2.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1) 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要集“嚴師”“益友”于一身,信任與尊重學生,把握“情”與“理”的尺度,教師要盡到引導者的責任與義務,以平等的心態(tài),加強和學生的交流[1]。幼兒是情感教育的體驗者,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幼兒的意愿為中心,讓幼兒成為班級的小主人。
(2)建立友愛的同學關系。教師應做幼兒之間的交際橋梁,鼓勵學生互助互愛。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進而激發(fā)整個班級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氛圍。
3.提升情感教育的實效性
(1)加強對學生情感的疏導。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走向和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良情緒,對幼兒開展情緒梳理工作。
(2)情感教育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幼兒的生活經驗是情感建設的基礎,學前教學階段,教師的教學工作不能脫離實際,應從幼兒的現(xiàn)實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讓情感教育反作用于生活,從而增加情感教育的實用性。
(3)在多領域滲透情感教育。教師應將日常教學和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將情感教育滲透到各個領域,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層次化、全面化[2]。教師要在語言、健康、藝術等領域整合情感教育資源,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常態(tài)化。
為了實現(xiàn)教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學前教育的教師必須注重情感教育的滲透,結合多方力量推動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一方面,教師要努力構建和諧的班級氛圍,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另一方面,要通過情感教育為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內在驅動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觀念,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星,孫霞.論情感教育對幼兒音樂教學的影響與輔助作用[J].四川戲劇,2017(11):189-192.
[2]楊清超.淺析移情在幼兒德育中的合理運用[J].教育導刊(下半月刊),2017(10):44-46.
作者簡介:劉香(1985—),女,浙江溫州人,一級教師,???,園長,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