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農村高中體育教學中,足球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黨和國家對足球教育非常重視,使足球教學在各個學校中得到了如火如荼地開展。體育教師應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投入足球訓練中,提高學生的足球水平。文章作者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農村高中足球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農村高中;足球教學;有效途徑
一、合理劃定目標,實現(xiàn)因材施教
在足球教學中,有的學生對足球比較了解,并且經常進行足球訓練;但是有的學生缺乏對足球的了解,需要從基礎知識進行學習,這使得足球教學兩極分化嚴重。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定目標,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開展足球教學,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良好的訓練。
為了了解學生的足球水平,我在班級中做了調查,也觀察了學生在足球教學中的表現(xiàn),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是對足球技術掌握得比較好的學生,在教學中需要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技術提升訓練;另一組是對足球缺乏了解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教學中需要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講解,并對其進行基礎訓練。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兩組交替教學的方法,在對基礎組進行教學時,我安排提升組學生進行小型足球比賽;而在對提升組進行教學時,安排基礎組對剛才教學的內容進行反復練習。通過分組的方式,能夠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使每名學生都能夠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提升踢足球的水平。
二、注重興趣引導,激發(fā)學生動力
在體育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愛好多種多樣,有的學生喜歡籃球,有的學生喜歡跑步,有的學生喜歡健美操,并不是所有學生都喜歡足球。尤其是很多女生對足球缺乏興趣,使得足球教學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應在足球教學中加入趣味性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對足球的喜愛,從而使學生有更大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足球訓練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出現(xiàn)了走神、興趣缺乏的現(xiàn)象,因此可以組織學生做一個熱身小游戲。讓五名學生站成一排,讓其他學生以“S”形進行運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以娛樂為主,不用過分強調運球的速度,只要能夠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成功完成即可。學生在運球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足球的有趣之處,在嘗試了運球之后,還想要學習更多與足球相關的內容。還有的學生在運球游戲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完成一次運球,還能夠將足球按照不同的路線進行運送,增強了足球游戲的靈活性。通過在足球教學中加入足球游戲,學生能夠了解足球的趣味,在面對足球教學的時候,對足球學習產生更大的期待,實現(xiàn)了學習動力的有效激發(fā)。
三、加強技術訓練,提高足球水平
雖然體育教學的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實現(xiàn)身心的共同成長,幫助學生緩解心理上的壓力,給予學生更大的發(fā)展空間,但運動技術的掌握,也是體育教學的重點。如果學生能夠在足球教學中掌握更多足球基本技術,就能夠有效提高自己的足球水平,在日后的足球訓練、足球比賽中都能夠發(fā)揮自己的實力。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足球技術訓練,使學生的足球技術水平得到提升,才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足球運動的魅力。
在足球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實踐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能夠掌握規(guī)范的動作。在實踐之前,教師可以先進行基本動作的示范,讓學生能夠明確每個動作應做到什么程度,讓學生將教師的示范印入腦海中,并在頭腦中進行模擬。在教師示范之后,教師應讓學生進行模仿,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巡回檢查,對學生不完善、不到位的動作進行指導。之后,教師應讓學生多多練習,讓學生在反復訓練中形成肌肉記憶,將動作熟練掌握。在學生掌握了基本動作之后,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足球訓練。通過加強技術訓練,學生能更好地感悟足球的魅力,從而實現(xiàn)足球訓練水平的提升。
總之,要想開展好農村高中足球運動,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因材施教,讓學生能夠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提升,并激發(fā)學生對足球學習的興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開展好校園足球運動,擴大我國足球隊伍,培養(yǎng)足球后備人才,為提升我國足球水平貢獻一分力量。
參考文獻:
[1]楊臻.淺談中學足球教學與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8(32):54,56.
[2]陳含斌.農村中學因地制宜開展足球教學探析[J].成才之路,2018(30):28-29.
作者簡介:譚立基(1980—),廣西貴港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