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
摘 要 在國家戲曲進校園,戲曲進課堂的政策號召下,我根據(jù)地域特點,將秦腔引入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鑒賞能力。同時利用戲曲中的一些英雄人物事跡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將素質(zhì)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關(guān)鍵詞 秦腔;語文課堂;興趣;鑒賞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1-0171-01
秦腔作為“百戲之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語文作為百科之首,意義非凡。然而現(xiàn)實中絕大多數(shù)學生卻都厭聽秦腔,不喜語文。這是國粹的尷尬,也是語文教育的悲哀。
作為一名喜歡秦腔的語文老師,對此著急卻又無奈。不忍如此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走向式微,只好在課堂上“以權(quán)謀私”,利用身份之便將秦腔中的一些經(jīng)典片段和語文結(jié)合起來介紹給學生,通過耳濡目染讓學生感受秦腔之美與語文之美,給語文課堂增加一些趣味,不再枯燥。
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直接播放課文中選編的戲曲片段。其實,很多年輕人不愛秦腔除了聽起來咿咿呀呀,節(jié)奏緩慢之外,更多的是因為看不懂。這門藝術(shù)太過龐雜,音樂、舞蹈、美術(shù)、繪畫、書法、文學、歷史……簡直包羅萬象。傳統(tǒng)文化功底不夠就無法深入了解它的美,只能看看熱鬧罷了。我發(fā)現(xiàn)中學課本中也會選取一些戲曲名篇,我會再講解完課文后找出相關(guān)的秦腔經(jīng)典唱段讓學生欣賞。有了課文的基礎(chǔ),再加上老師的適當引導,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先看懂,再欣賞就不難。
比如,學完戲曲《竇娥冤》后,我就讓學生觀看秦腔《竇娥冤》中《殺場》一段,讓演員通過自己的表演給學生營造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學生更直觀的理解當時竇娥無辜受冤的悲憤之情,還有她拜別婆婆時的一片孝心,以及最后三樁誓愿的無奈與反抗。既對竇娥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對當時腐朽、黑暗的元末社會現(xiàn)實有更清醒的認識。結(jié)果顯示確實比單純講課文效果更好。
其次,播放由相關(guān)小說或人物傳記改編的戲曲片段。在學完魯迅的小說《祝?!泛笪疫x取了秦腔《祝?!分杏汕厍幻液虏束P老師主演的《砍門檻》一段讓學生欣賞,讓學生對祥林嫂在捐門坎贖罪后依然不被世俗所容的悲慘處境有了更深層的理解,也試著體會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對祥林嫂這樣的下層勞動婦女摧殘與愚弄,還有祥林嫂當時的絕望與抗爭。同樣在學習《蘇武牧羊》一文中李陵勸降這一段時,我播放的是丁良生和李小鋒的唱段,讓學生在蘇武和李陵的對比中進一步學習蘇武的忠貞愛國以及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讓他們在欽佩不已的同時也為自己能擁有這樣一個英雄同鄉(xiāng)而倍感自豪。
而在講《中國藝術(shù)里的虛與實》一文時,我則給學生播放的是秦腔《走雪》、《掛畫》以及《三岔口》三折戲,讓學生通過觀看演員手眼身法步的徒手模仿表演,體會戲曲藝術(shù)里的虛與實。秦腔本身就是一門綜合藝術(shù),“三五人千軍萬馬,六七步四海九洲”。演員們通過自己的肢體和神態(tài)表演,讓我們感受到戲曲中虛與實的魅力。這比單純枯燥的分析課文更有趣,學生更直觀,體驗更明顯,興趣也更濃厚,課堂氣氛也更好。
除了在分析課文時利用秦腔片段,在賞析修辭的表達效果時我也用秦腔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分析比喻和排比的表達效果時我放的是秦腔《白逼宮》中“欺寡人”,和新編《王寶釧》中“十八年”年兩段戲。
欺寡人在金殿不敢回對,欺寡人好一似貓鼠相隨;
欺寡人好一似家人奴婢,欺寡人好一似墻倒眾推;
欺寡人好一似風擺蘆葦,欺寡人好一似孤燈風吹;
欺寡人好一似孤魂冤鬼,欺寡人好一似揚子江心,
一只小舟、風狂浪打、浪打風狂,波浪滔天,難以挽回。
——秦腔《白逼宮》漢獻帝唱詞
在漢獻帝一聲聲的“欺寡人好一似……”的血淚控訴中,讓學生除了感受漢末亂世奸臣當?shù)?,獻帝雖貴為天子,卻被奸臣操控,甚至無力保護妻兒的軟弱無能的悲憤與無助時豐富細膩的心理,也讓學生體會排比這一修辭句式整齊、語調(diào)鏗鏘、意蘊深厚的表達效果和利用排比抒情時朗朗上口、節(jié)奏鮮明、一唱三嘆的強烈氣勢。
同樣一段《十八年》,不管是前面從“一”到“九(久)”的數(shù)字諧音更是將二人相識、相知、相愛再到被迫分離的經(jīng)歷以及別后對丈夫日夜思念,還是后面連續(xù)十八個“十八年”,都讓學生看到王寶釧在丈夫走后十八年苦守寒窯雖艱辛苦楚卻仍然對愛情忠貞不悔,以及對丈夫的入骨相思之情。
寒窯雖苦妻無怨,一心自主覓夫男。
二月二飄彩隨夙愿,三擊掌離府奔城南。
四路里狼煙起戰(zhàn)患,五典坡送夫跨征鞍。
柳綠曲江年復年,七夕望斷銀河天。
八月中秋月明夜,久守寒窯等夫還。
十八年、十八年,十八年彩球存心坎。
十八年孤苦尤覺甜、尤覺甜,十八年未進相府院。
十八年學會務(wù)桑田,十八年玉手結(jié)老繭。
十八年霜染兩鬢癍,十八年鄉(xiāng)鄰常照管。十八年頂門立戶在人前,
十八年日夜哭思盼。十八年盼來了、十八年盼來這一天,
十八年、十八年、十八年、十八年、十八年、十八年、
十八年方知五谷汗水換,十八年方知百姓養(yǎng)百官,
十八年彩球色猶艷,十八年情真鐵石堅,
蒼天不負寶釧盼,苦難夫妻終團圓。
——《王寶釧》唱詞
教育是一門藝術(shù)。在國家戲曲進校園,戲曲進課堂的政策號召下,我根據(jù)地域特點,將秦腔引入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鑒賞能力。同時利用戲曲中的一些英雄人物事跡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將素質(zhì)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秦腔進課堂,語文更有趣。弱弱聯(lián)合,也可以擦出不一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