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銘
【摘要】目前小學語文教師多習慣于利用背景知識進行課堂導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閱讀內容,提高閱讀水平。這樣的教學方法在使用時要注意使用的原則,始終把課堂的內容作為研究對象,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利用背景知識引入、補充、提升,幫助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發(fā)展。
【關鍵詞】背景知識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075-02
引言
背景知識是與文章內容相關,但是獨立于文章存在的內容,例如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寫作目的、其余作品等。背景知識對了解文章內容、理清寫作思路有重要作用。利用背景知識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助于學生了解作者寫作目的,深入理解文章主旨,但教師在背景知識的使用上需要注意使用的原則。
一、背景知識的應用原則
在實際教學中,常常會遇到不同時代背景的文章內容,如果沒有背景知識的引入,學生理解上就易遇到困難。教師在使用背景知識時,要有明確的使用目標,掌握使用原則,才能避免使用過程中流于形式的現(xiàn)象發(fā)生。因此,教師需要在尊重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使用背景知識,閱讀內容是作者表達情感的載體,也是學生理解的主體。教師要圍繞閱讀內容,選用引入方式、確定背景知識的引入深度。教師要以學生的需要為依據(jù),既要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也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用背景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背景知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一)導入課堂主體
使用背景資料進行課堂內容的導入,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教師要這項內容中進行系統(tǒng)的、有邏輯性的篩選,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了解文章背景,進入課文主體的學習。
例如,在進行文章《窮人》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向學生介紹文章作者列夫·托爾斯泰寫作這篇文章時的背景,俄國人民處在沙皇的統(tǒng)治之下,資產階級剝削壓迫人民,人民對沙皇專制奮起反抗,階級矛盾日益嚴重。但是生活貧困的人民仍然保持心地善良,對生活充滿了熱情。這篇文章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xiàn)的[1]。
通過背景資料的導入,學生會對處于苦難的人民充滿好奇與同情,想要了解生活貧窮的人們是怎樣面對生活的。帶著這樣的好奇,學生進行課文內容的通讀,感受桑娜一家在生活窮困的條件下,仍選擇幫助別人,他們淳樸善良的品格正好與文章背景中的資料相吻合,有了背景資料的導入,學生就會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補充課堂內容
語文課堂不能僅依賴于教師的講授,教師的人生閱歷、文化底蘊與學生不同,學生在沒有背景知識的補充下很難準確捕捉文章內容的重點,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因此,教師在授課時充分利用背景知識,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理解模式,提高語文閱讀理解的效率。
例如,學生在學習《火燒云》時,憑借教師的語言和文章中的文字描述很難讓學生產生直觀的認識,因此教師可以在講授文章內容之前,先搜集火燒云的圖片、影像資料等,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火燒云的相關資料,觀看過后,學生會在腦海中形成新的印象,并能在生活中找到對應的火燒云。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還可以穿插火燒云的形成原因、主要形態(tài)、形成條件以及火燒云的相關文章,讓學生全方位了解火燒云這種自然形態(tài)。在結束課堂內容的學習后,學生還能與朋友、家長進行講述。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信,豐富學生的認知、提高學生的能力。
通過背景資料的引入,學生可以對不熟悉的事物有更多角度的認識,不僅是有助于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有助于提高生活常識,幫助學生開闊眼界、豐富知識儲備,是解決目前學生學習成績好,但生活常識差的問題的一種方式。
(三)鞏固課后理解
學以致用是所有學科教學的最終目標,語文學科更是如此,學生不僅需要掌握課堂內容,還要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完整的人格,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擁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價值體系。
例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文章寫作的背景,中國正處于列國欺辱的時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環(huán)境中,中國人敢怒不敢言,偉人周恩來在閱讀愛國人士所寫的文章后,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在思想上有了新的感悟,下定決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教師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卻很少能從思想上觸動學生,通過文章背景資料的引入,讓學生了解中國落后挨打的歷史,激勵學生從內心中萌生努力學習的想法,并想發(fā)展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素質、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讓學生感受周恩來遠大的胸襟和志向,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立志為中國強大而讀書,為國富民強而不斷努力[2]。
結論
現(xiàn)代語文課堂的教學更注重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階段,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搭建學生的認知體系,利用背景知識充實課堂內容,為閱讀理解注入活力,不僅是為了提高課堂質量,更是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安娜.談背景知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05):97-98.
[2]陳磊.“背景知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