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花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尋找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提升語文寫作能力。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對作文進行立意,串聯(lián)寫作素材,突出文章主線。文章結合教學實例探討如何應用思維導圖助力寫作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思維導圖;寫作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1-0075-01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它的運用手段非常簡單,可以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對知識框架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將其運用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有助于提升他們對語言的組織能力。課堂上,教師需要激活學生對思維導圖的學習興趣,為其日后的寫作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語文寫作教學的全過程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過程。所以,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努力開啟學生思維的大門,幫助他們迅速立意。學生可通過寫作要求中的一些關鍵詞,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其呈現(xiàn)在稿紙上,再從這些關鍵詞出發(fā),提取腦海中有關的知識信息。例如,讓學生寫作以“最特別的禮物”為題目的文章時,在立意前,教師需要為學生分析題目的含義:什么是最特別的禮物?特別在哪里?接著,讓學生自主確定寫作體裁,準備好稿紙和彩筆,在確定主題的前提下明確文章立意角度,并且將這些用彩筆在思維導圖中標明,如下圖。
在以上的案例中,學生通過提取腦海中已有的知識信息,利用思維導圖逐漸地將思想進行分支。教師也可以提醒學生從多個角度發(fā)散文章的主題,這樣學生在正式寫作時就會發(fā)現(xiàn)可以寫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對事情的認知一定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應該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這樣作文才會立意深遠,內容飽滿。
在學生明確文章立意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枝干上羅列出多個分支,利用頭腦風暴的方式深入挖掘寫作素材,再將這些素材合理串聯(lián)到一起,以確定文章的大體框架。在傳統(tǒng)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視素材之間的關系,導致很多學生在寫作時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任何條理性可言。實際上,素材與素材之間是存在一定聯(lián)系的,這就需要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其串聯(lián)到一起,使文章條理通順,層次清晰。在明確立意的基礎上,學生需要挖掘出支持主題的寫作素材。素材從哪里找?無外乎生活實際。例如,文章的首段可以以排比句的方式引出:“有人說,生活需要儀式感,而禮物,莫過于儀式感的最佳象征。每個人都會收到各種各樣的禮物,可能是一份手寫祝福的溫馨,一瓶香薰蠟燭的浪漫,一支精致鋼筆的貴重,又或是一個簡單的微笑,一句真誠的鼓勵,一種理解的心意……”接著,學生可將自己想到的這些素材串聯(lián)于思維導圖中,加上個人的生活經歷,寫出一篇高質量的作文。
寫作素材整理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讓學生逐漸了解素材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學生在構建思維導圖時才會更加輕松,不會出現(xiàn)思維混亂的局面。學生找到了素材與素材之間的關系,寫作就會變得十分順利,不僅能夠使文章變得更有內涵,而且文章的表現(xiàn)力也會得以強化。
初中生由于邏輯思維不夠強,在寫作時容易出現(xiàn)文章重點不突出的現(xiàn)象。為此,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使學生明確寫作主線,保證作文的質量。一般來說,寫作主線是很好找到的,其經常會出現(xiàn)在題目或者寫作要求中。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偏離主線,是因為他們沒有提前確定好文章的中心。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思維導圖中找到中心。例如,在寫作“最特別的禮物”時,有個學生想要重點寫這份禮物是他人對自己的理解,便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將其寫在主線的旁邊,如下圖。
當明確了文章的寫作主線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尋找與主線相關的寫作素材,內容寫在思維導圖主線的旁邊。按照這樣的規(guī)律,學生還可以適當添加一些案例,這樣在正式寫作時才能夠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總之,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明確文章立意,而且可以使他們知道素材與素材之間的關聯(lián),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主線。除此之外,思維導圖還可以促進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使他們在發(fā)散思維的引導下尋找到更多寫作的切入點,讓寫出的文章更生動,富有感染力。
參考文獻:
[1]黃麗珊.思維導圖法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02).
[2]吳瓊.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聊城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