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小賢
摘 要:現(xiàn)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明確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出現(xiàn)抱怨式的教育現(xiàn)象。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犯錯誤的時候,教師沒有采取講道理的方式讓學生明白自身的錯誤,而是一味批評指責學生,這樣就會讓學生產(chǎn)生負面情緒,對教師也會產(chǎn)生怨恨,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我行我素,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小學生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贊賞和肯定,尤其是得到老師的承認與認同,這樣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由此來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賞識教育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賞識教育理念;教學方法
小學生的心智和心理發(fā)育都不成熟,教師的關(guān)心、賞識和尊重,能夠?qū)ζ淦鸬搅己玫募钭饔茫矔偈剐W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點和長處,對學習充滿自信,這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一、賞識教育理念的原則分析
1.精當?shù)闹笇栽瓌t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反饋信息,并對其作出公平、公正的評判,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明確自身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說教師的賞識要具有精當?shù)闹笇?。例如很多時候教師會夸獎學生說“你很棒”“我很喜歡你”,但是這一類的夸獎沒有明確的方向,不能達到賞識的真正目的。例如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夸獎學生“你讀的很好,很有感情,但是如果能夠?qū)⒄Z速適當放慢一點,效果會更好”,這樣的贊賞目的性比較強,不但會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閱讀方面所存在的優(yōu)點和缺點,還能夠讓他們有被尊重、被重視的感受。
2.強烈的啟發(fā)性原則
讓學生感到高興和興奮,并不是賞識的真正目的,教師需要通過對學生的賞識來達到啟發(fā)的目的。例如學生在作文中寫到“小貓的眼睛像鉆石一般閃耀”,教師對這篇作文的評價很高,問學生“為什么會做這樣的比喻”,學生回答“貓咪的眼睛是明亮透明的,像鉆石一般”,教師沒有即刻做出評價,而是接著問學生“為什么不用水晶或者玻璃來形容”,這樣的提問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能夠領(lǐng)悟其中更加深刻的道理。
二、小學語文課融合賞識教育理念開展教學的方法
1.營造賞識的教育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
隨著語文知識的不斷深入,很多高年級學生不能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這樣就不能跟著教師的思路學習,降低了課堂的參與度。分析原因,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高年級學生害怕在課堂中回答錯誤,受到其他同學的嘲笑,這樣的語文課堂氛圍就會比較沉悶和壓抑,語文教學效率也難以提高。所以在語文課堂上營造一種賞識的教育氛圍是非常關(guān)鍵的,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被關(guān)注的,教師不能過多地去批評學生,即便學生回答的問題不正確,也要給予鼓勵,讓學生能夠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這樣才能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例如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的眼神交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被關(guān)注的。同時教師還應(yīng)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語言互動,并用語言來表達對學生的贊賞,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配合教師教學,同時也能夠受到鼓舞。在這樣一種賞識的教育氛圍當中,學生更容易也更愿意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
2.開展豐富多彩的賞識教育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的賞識教育,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加強賞識理念教育,也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增加對語文的熱愛。
例如在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時,文章主要通過描寫毛主席和戰(zhàn)士為鄉(xiāng)親們挖井,鄉(xiāng)親們立碑刻字紀念毛主席,讓學生學會飲水思源的道理,引申之意就是要讓學生學會感恩。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討論父母、爺爺奶奶對自己的關(guān)愛,每個小組選出一位代表,在課堂上講述具體的事例。還可以說一些日常生活中自己對父母或者其他長輩的關(guān)心和愛,教師對學生的這種行為予以表揚,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回報父母,學會感恩的重要性。最后由教師對此做出總結(jié),引導學生在領(lǐng)略文章主旨的同時,深刻體會到家長對自己的愛,進而學會感恩。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在語文中融入了賞識教育理念,同時還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還能夠領(lǐng)悟生活情感和真理。
3.靈活運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
開展教學評價的時候,教師的語言應(yīng)該合情合理,要符合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不能一味抱怨學生,這樣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消極心態(tài),例如“剛講過的題目都不會”“這么簡單的問題也不會解答”等,這樣的評價語言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融入賞識教育理念,是要讓學生能夠不斷增強自信心,更加喜歡語文這一科目,所以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時,教師要靈活運用評價語言,讓學生充分體會學習的快樂。
綜上所述,賞識教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運用多樣的方法開展教學,通過鼓勵和贊賞讓學生感受到被重視,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學生更加有成就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董麗娜.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yīng)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10.
[2]潘招娣.淺談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5):173.
[3]張麗云.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賞識教育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0):8.
[4]王平.賞識教育與自信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結(jié)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154-155.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