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慶
【關鍵詞】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素材;積累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7—0074—01
如今,學生普遍對寫作缺乏興趣,且寫作的主動性不高,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的寫作脫離了生活實際,不能在生活與學習中主動積累寫作素材,在寫作時感到無素材可寫,寫作能力受到限制。而對于寫作來說,積累素材有利于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寫作變得更加有趣與容易。為了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的策略。
一、 簡析初中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意義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積累素材是十分關鍵的一環(huán)。學生在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后,寫作時才能真正做到思如泉涌。為了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等,運用多樣化的寫作教學方法引導并激勵學生主動積累寫作素材。
初中生積累寫作素材有利于開闊眼界,因此應學會時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與實時動態(tài)。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不斷增加,有利于為實踐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促進學生選擇正確的人生方向。此外,積累豐富的素材還能有效地確保學生在日后的寫作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策略
1. 充分利用語文教材,引導學生收集寫作素材。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最多的就是課本以及一些輔導書。若能有效地利用教材以及輔導書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吸取有用的寫作素材,并且積累與歸類寫作素材,就能使學生輕而易舉地獲取更加豐富的素材,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此,教師可以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課本內容作為寫作素材積累的范本,并從課文中找到與作文主題相關的案例與優(yōu)美的語言,讓學生將案例與主題一起積累,之后通過命題作文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快速運用已經積累的素材,盡可能做到活學活用。
2.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捕捉與生活有關的素材。事實上,素材來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生活是我們寫作創(chuàng)作靈感的源泉,能夠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豐富文章的內容。由于初中生升學壓力比較大,且學業(yè)比較緊張,再加上生活經驗不足,嚴重缺乏寫作素材。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全面觀察生活,留心身邊豐富多彩且又有重大意義的事件,鼓勵學生寫下對生活的所見所想,并利用每周的作文課時間進行分享與交流。這些事件包括學生常見的生活瑣事,如放學路上遇到的新鮮見聞、國家大事等,這些都可以作為學生寫作的素材。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命題寫作,寫下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這種觀察記錄與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能感受到素材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切實提高寫作興趣。
3. 重視課外閱讀訓練,讓學生積累更多經典素材。課外閱讀是學生積累知識、擴展自身知識面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讓每一位學生都充分認識閱讀與寫作的關系,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逐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地積累素材,并進行歸類總結,這樣才能有效擴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訓練。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方法,如創(chuàng)設情境、案例教學、提問等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yǎng)學生形成獨特的觀察視角,養(yǎng)成組織素材、積累素材的良好學習習慣。比如,在《繁星·春水》專題閱讀課上,教師可以制定這樣的教學目標:積累好詞好句;朗誦,體會詩歌獨特的表達方式;找出優(yōu)美的章節(jié),并寫出讀后感。教師圍繞這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廣泛積累寫作素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
綜上,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而素材的積累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由此可見,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寫作素材,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后,才能寫出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感情色彩豐富的文章,最終提高寫作能力。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