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關鍵詞】 寫作教學;議論文;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2—0056—01
教學中的“讀寫結合”,一方面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以閱讀帶動寫作,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讀寫結合”,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增加閱讀量,擴大閱讀范圍,提高閱讀的能力。為此,筆者在參考一些文獻資料的情況下,對初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中的讀寫結合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討論,以供參考。
一、明確讀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與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當制定正確的教學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學生進行閱讀的初期,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正視閱讀,學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同樣,教師應同學生家長多多交流,不要輕易削弱學生的閱讀興趣,要給予學生信任,選擇合適的時機與學生進行探討。例如,在學習成語時,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成語背后的有趣故事,讓學生在成語故事中收獲知識,建立新的興趣點。
二、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文是寫作教學中最讓學生害怕的項目,許多學生因為沒有寫作的興趣、寫作的素材、合適的寫作方法而對寫作產生厭煩心情。如果教師能夠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把寫作當作自己的興趣愛好,那么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尋找生活中的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將生活中發(fā)生的有趣事情用文字記錄下來,反復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想法。在積累了生活素材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大膽用閱讀中所積累的語句和描寫方式進行加工繪色,鼓勵學生進行表情、心理、外貌的描寫,運用所學知識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日積月累的寫作練習中,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寫作基礎不斷加深,寫作興趣慢慢被激發(fā)出來,最終喜歡上寫作。
三、推薦優(yōu)秀書籍,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
僅僅有素材和興趣是不夠的,寫作思維的提升才是寫作最為關鍵的一步,因為寫作過程實際就是思維“行走”的過程。寫作之前,教師應對寫作話題進行提前認識和思考,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的寫作思維向更深層次拓展。在學生寫作后,教師應認真批閱學生的作文,以學生的視角思考學生的認知,并提出改進意見,這樣學生會容易接受教師的意見。分析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根據實際情況,給出針對性的評語和意見,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對于寫作有難度的學生,教師也應當制定適合他的作文題目和教學要求,讓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堅信努力之后一定可以優(yōu)秀地完成,這樣也有利于寫作成績的提高。
四、多做練習,提高學生的論點提煉能力
論點是一篇議論文最為關鍵的部分,是代表著作者對事情的認識和看法。論點就是帶有判斷語氣的完整陳述句,論點語言需簡練得體。造成學生抓不住鮮明論點的原因是學生自身對論點不敏感,并且提煉能力不強。根本原因在于學生的閱讀量不夠,閱讀的知識面太窄,接受的知識太單一,太形式化,導致學生沒有深刻的思考,得不出鮮明的論點。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能提高學生的論點提煉能力。在閱讀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大量的文章,訓練學生通過“分析、辨析、推理、總結”這四步法來提高閱讀理解水平,即分析素材中的元素,辨析它們之間的關系,推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總結規(guī)律得出論點。
五、提高學生閱讀量,豐富學生的論據材料
要提出足夠的論據才能使論點站得住腳,換言之論點需要充足的論據來支撐和證明。論據分為理論證據和事實證據。如果文章中具有了鮮明的論點卻沒有強有力的論據做支撐,會顯得文章十分空洞,難以讓人信服。議論文寫作中論據四大要素是真實、充分、典型、新穎。對于閱讀量大的學生而言,論據非常容易就能積累,所以閱讀量是豐富論據的前提。在寫作過程中,初中生喜歡使用書本上接觸到的名人事跡和名人名言,這使論據的使用范圍變窄。對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而不是漫無目的的閱讀,從而解決論據不充分的問題。
綜上,教師在充分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寫作習慣,還能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讓學生愛上閱讀和寫作,同樣也可以讓教師在此過程中收獲成就感。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