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光林
摘要:網絡不但改變了公眾的生產生活方式,而且也改變了現代中職教育的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網絡對于學生語文能力養(yǎng)成的影響日益深刻,如何依托網絡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效率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各種因素的客觀評述,提出網絡環(huán)境下中職學生語文能力養(yǎng)成的可行路徑,旨在為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水平提出一些有益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中職語文;能力培養(yǎng);教育改革
語文是中職學校的必修課程,同時也是通識教育和專業(yè)教育銜接融合的基礎紐帶。在網絡及信息技術背景下,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越來越受到網絡因素的影響??陀^來說,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網絡的影響作用具有雙重性,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對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有良好的掌控性,能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網絡資源轉化為語文教學的輔助資源,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云技術、在線學習等網絡特色提高語文教學成效,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1 網絡對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影響
1.1 中職語文學習資源的網絡化拓展
隨著網絡化教育的持續(xù)發(fā)展,中職語文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課本當中,不少網絡內容也被引入語文課堂中,有效促進了中職語文學習資源的優(yōu)化和拓展。結合語文教材內容,教師可以從網絡中搜集與之相關的資料,如作者的生活背景、寫作背景、寫作意圖、趣聞軼事等,這些資料能夠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和拓展性,從而使語文課堂更加生動靈活,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1.2 學生自主學習空間進一步拓展
在網絡資源的支持下,中職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空間進一步加大,無論是在預習還是復習階段,都可以通過網絡獲得更多的知識內容,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開展拓展更大空間。網絡資源的應用改變了以往學生僅僅拘泥于語文課本的陳舊學習方式,進而形成以課本為中心、以網絡資源為輔助的嶄新學習形式,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知識掌握情況等確定預習和復習重點,尋找有針對性的練習題等,這些都能幫助學生開展高效學習,獲得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1.3 網絡資源促進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溝通交流
網絡是一個高度開放性的大空間,在網絡中學生可以順暢的溝通交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幫助別人解答問題等,這樣的互動溝通方式有利于學生在中職語文學習中更好的進行交流。在學習社區(qū)中,學生可以提出自己在學習中感到困惑不解的問題,也可以就這些問題與老師或同學進行交流,更多的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通過網絡化的學習交流,能夠突破學生原本的班級和學校限制,進而建立起覆蓋全網的交流體系。尤其是對于語文這門人文色彩豐富的學科來說,學生們的討論話題、知識交流、表達自身的文學見解等更加積極,這些也是展開中職語文溝通交流、合作學習的好途徑。
1.4 網絡化表達豐富了學生的語文詞匯儲備
網絡化的學習交流使學生面對更多的交流著,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學習能力的人聚集在網絡學習社區(qū)中,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心聲,有利于形成更活躍、更生動的溝通氛圍,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詞匯儲備。尤其是網絡當中上傳的各類習作、優(yōu)美詞句摘抄等,為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學生們在網絡中積極嘗試、勇于表達,從而形成了更豐富的語文素材庫,為中職語文教學素材的提煉奠定了良好基礎。
2 網絡環(huán)境下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對策
2.1 依托網絡資源深挖教學潛力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網絡資源的查找和應用更加靈活自由,而且資源類型豐富、數量巨大,這些網絡資源和傳統(tǒng)語文教學資源相結合,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深度發(fā)掘教學潛力,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習慣相結合,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互動性和實效性。例如通過網絡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語文合作學習能力,結合教學要求,教師會設定清晰的教學目標,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引導下組合成若干學習小組,分別搜集不同類型的網絡相關資料,這些資料的整合和應用有利于提高中職語文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通過網絡協(xié)作增加學生現實學習中的溝通互助意識,在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2 利用多媒體手段完善教學
在網絡技術促使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設備支持下,中職語文教學實現了模式創(chuàng)新,改變了一直以來“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從而使中職語文課堂形式更加多樣,教學內容更加多元化,學生的知識接受、理解和消化能力有所提高。運用多媒體能夠將網絡資源直接展示在課堂教學中,而且多媒體設備能夠結合教學進度、知識重難點等采取暫停、慢放、回放等功能,從而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對知識要點進行揣摩記憶。尤其是中職語文課堂的多媒體教學,有利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直觀、更生動的學習情境。例如在寫作課聯系中,多媒體能夠通過視頻、圖片、音樂、影視劇片段等形式展示寫作素材,學生在這樣的情境引導下,能夠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增加寫作沉浸感,通過網絡發(fā)掘更多的寫作素材,并在多媒體情境下形成寫作靈感。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素養(yǎng)的持續(xù)提高。
2.3 線上線下語文學習相結合
網絡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局限,從而構建起中職學生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語文學習形式。所謂線上學習,就是以微課、慕課為代表的資源應用,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知識要點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從而起到強化記憶、拾遺補缺的作用。當前中職學生通常具備良好的網絡操作能力,在日常學習中也可以從網絡獲得更多的有效資源,從而提高線上學習的有效性。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可以將其整合起來,在線下學習中向老師請教或者和其他同學進行討論,這就形成了以線上學習為引導、線下學習為總結的嶄新學習格局。尤其是對于語文這門人文色彩濃厚的學科來說,線上學習更有利于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幫助學生建立起思維邏輯,突出中職語文學習的重難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網絡資源應用能力,可謂一舉多得,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2.4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網絡學習素養(yǎng)
網絡猶如一把雙刃劍,網絡中的信息更是良莠不齊,這就需要中職學生具有良好的網絡學習素養(yǎng),具有基本的網絡資料搜索、甄別和選擇能力。在中職語文學習中,學生要密切結合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學習重點有目的、有選擇在網絡中獲取相應資料,而不是將網絡作為“答案搜集地”,用網絡代替自己動腦思考。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網絡信息能力和網絡素質的培養(yǎng),減少學生在應用網絡資源中出現的無用功,避免語文學習出現“偏題”問題。學生網絡學習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需要教師有良好的引導和點撥能力,能夠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更精準的問題引導,通過問題導學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同時,教師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在網絡學習中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對于網絡見解不盲從、不隨波逐流,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見解,更要有敢于創(chuàng)新突破的求知精神,這些都是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時也是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
3 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對于中職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網絡信息素養(yǎng),能夠從網絡中發(fā)掘更多可用資源,在積極應用網絡技術的資源優(yōu)勢的同時,進一步突出中職語文教學特色,客觀理性的對待網絡對語文教學的負面影響,深挖網絡資源潛力,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語文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網絡學習素養(yǎng),促進中職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加速中職語文網絡化教學的改革進程。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縣職業(yè)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