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合棉 張英 楊愛華
【摘 要】目的:觀察及分析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在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時的應用成效。方法:選取腫瘤化療并實施PICC置管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都不能于直視或觸摸不到外周靜脈血管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的病患, 采取經超聲引導下以塞丁格技術置入三向瓣膜PICC導管,對于患者的實際應用成效情況展開觀察。結果:結果顯示,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是100.00%;平均的置管時間為(165.40±2.31)天;置管期間和置管后的并發(fā)癥率分別是3.75%、0.00%。結論:通過進行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的方式,在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中進行應用,可以將置管成功率有效的提升,而且減少并發(fā)癥問題,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腫瘤化療;PICC置管;應用成效
【中圖分類號】R4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近些年來,在臨床實踐治療期間,應用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已經相對普遍,而且屬于一種先進的、認可度較高的靜脈置管舉措。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減少因反復的穿刺給患者造成痛苦,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化療藥物等刺激性較強的藥物直接接觸到手臂[1-2]。隨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已經應用廣泛,實施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的PICC置管穿刺,可以將置管成功率明顯的提升[3]。本研究予以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在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時應用效果進行觀察,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是80例在我院進行化療的患者,時間選自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間,涉及到結腸癌、乳腺癌、肺癌病患分別是25例、32例、23例?;颊叩哪挲g是在45歲至80歲之間,平均年齡是(66.4±10.2)歲?;颊吆图覍傧碛写搜芯康闹闄?,同時簽署正規(guī)的知情同意書。此研究內的患者均實施過很多次的化療,同時血管條件較差,應用以往常規(guī)形式的PICC置管已經不能良好的進行穿刺。
1.2 方法 首先,進行準備物品。包括PICC置管常規(guī)的用品、超聲引導物品、包括止血帶和超聲耦合劑等等在內的必需品、無菌物品。其次,嚴格的遵循標準規(guī)范的操作流程展開置管。第一,向患者介紹有關于置管的內容,包括方法、意義、并發(fā)癥情況等,幫助患者答疑解難,緩解負性的情緒;第二,護士嚴格的對于醫(yī)囑進行核對,攜物品到床旁,指導患者保持舒適的平臥位狀態(tài)中,將操作區(qū)域進行充分的暴露,將血管超聲儀在操作者面前放置,以方便正常的操作為宜。讓置管側肢體上臂呈外展狀態(tài)中,取病患肘窩以上靜脈位置, 并且以血管超聲儀對靜脈血管穿刺的位置展開合理的選取, 并標記好預穿刺點;第三,對于PICC導管置入長度進行正確測量,同時予以穿刺的位置消毒,采取酒精(75%)以及碘伏(0.5%)嚴密消毒。常規(guī)的鋪孔巾將穿刺點暴露,把前臂和手在無菌巾中置入,同時鋪無菌大單將全身進行覆蓋;第四,對無菌探照頭罩放置好并取無菌藕合劑于探頭涂抹適量,穿刺點的附近進行涂抹部分,并于探頭罩上無菌罩。局麻穿刺點,利多卡因(2%)0.1-0.2ml皮內注射。穿刺前,超聲引導下對于血管穿刺點再次的定位,依照血管深度對導針器合理選擇,同時于探頭上進行安裝;第五,展開穿刺操作,成功穿刺后分離導針器,將穿刺針撤除,并固定好插管鞘,置入導管,撤出以及撕裂插管鞘,生理鹽水正壓封管[4-5]。無菌紗布和透明敷貼加壓止血,明確好導管的部位;第六,加強置管后的護理,包括觀察穿刺點是否存在紅腫、滲出物以及硬結等問題,定期的更換敷貼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使用均數(shù)±平均數(shù)()表達,計數(shù)資料采取(n,%)表達,分別使用t、X2進行組間對比。當p<0.05時,為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
2 結果
在80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為一次置管成功,15例患者為二次置管成功,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是100.00%;平均的置管時間為(165.40±2.31)天;置管期間,有3例患者分別出現(xiàn)了心律失常、出血較多問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是3.75%,但是并發(fā)癥程度較輕,實施相應的處理后患者得到良好恢復;置管后沒有患者產生并發(fā)癥問題,并發(fā)癥率是0.00%。統(tǒng)計情況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于超聲引導下實施塞丁格技術效果良好,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將穿刺期間出血量減少,而且節(jié)省穿刺的時間,另一方面可以明顯的降低并發(fā)癥率,給患者的治療帶來更高的安全可靠性,減輕患者的痛苦,進而實現(xiàn)置管成功率的有效增強。在應用超聲技術的基礎上,可以對于患者的血管部位、解剖結構等進行清晰的觀察了解,整個操作環(huán)節(jié)都能夠良好的直視以及實時引導,更加有助于將穿刺精確性提升,達到更好的穿刺成功率。另外,可以進行上臂穿刺置管,使得肢體活動對導管形成的摩擦以及牽拉問題大大的削弱,防止產生靜脈炎問題。對于腫瘤患者而言,化療的次數(shù)較多,同時會需要諸多的置管治療,所以會明顯的降低血管條件。而基于超聲引導下,能夠在血管腔部位精準送進穿刺針,進而提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結果顯示,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是100.00%;平均的置管時間為(165.40±2.31)天;置管期間和置管后的并發(fā)癥率分別是3.75%、0.00%,取得到了良好的成效。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進行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的方式,將其應用到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中,可以將置管成功率有效的提升,不會形成顯著的并發(fā)癥問題,安全可靠,因此可以大量的推廣實踐。
參考文獻
李雪巖,姜翠娥.非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與傳統(tǒng)PICC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07):246-248.
胡華瓊,劉愛華.彈力粘貼繃帶在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PICC置管后穿刺點滲血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03):129-130.
毛美芬,徐文亞,高雪娟,賀春華,陳華.B超引導下賽丁格技術在乳腺外科PICC置管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10(08):31-32.
蔣國琴.不同置管角度對惡性腫瘤PICC化療患者靜脈異位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9,11(01):106-108.
梅朵卓嘎.超聲引導下塞丁格技術應用于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管時的探討[J].西藏醫(yī)藥,2017,38(0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