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的不斷進步為各行業(yè)帶來了全面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而新科技與教學相融合已日益加深,與之相匹配的課堂教學模式也逐漸形成。將開放式網絡課程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融合搭建網絡教學平臺,將其所具備的多元性、便捷性、廣泛性以及自主性等優(yōu)勢應用于可編程控制技術翻轉課堂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于時間與空間,及時處理問題進行有效互動,將被動式教學轉換為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形成以及就業(yè)的實際應用打下基礎。
關鍵詞:開放式網絡課程;可編程控制技術;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一、引言
可編程控制技術是機電、電氣類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和核心課程,涉及知識面廣,需要軟件與硬件相結合,其中實踐教學部分是學生掌握該技術的重要支撐點,而傳統(tǒng)課堂教學教學以教師為主導,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缺乏主動性,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過程中覺得知識抽象,不直觀。翻轉課堂作為新的教學模式,具有教學內容精練,教學目標清晰,重塑學習流程,反饋及時等優(yōu)勢,因此在可編程控制技術課程中引入開放式網絡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形式,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增加師生的互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反饋機制,使學生了解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提升職業(yè)技能。文章以十字路口交通燈PLC控制為案例,將開放式網絡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方法應用于理論教學中,使學生在理論學習過程中更大限度地參進來,再結合實驗教學使學生更形成學生自學教師幫助,通過貼近生活對的實際案例培養(yǎng)出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培養(yǎng)使用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開放式網絡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開放式網絡課程以網絡為載體,具有教學資源化、共享化的特點,在該教學背景下教師應有計劃性和組織性的利用優(yōu)質資源。本文將該課程體系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結合,教師通過網絡載體上傳微課、精品課件,電子教案以及相關材料等形成開放式教育平臺,學生則可以采用上網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的線學習,在線交流,討論以及查找相關資料,使學生擁有更多豐富的優(yōu)質資源,然后在課堂中進行知識要點的梳理以及疑難問題的解答,最后在實習實訓平臺上進行集中訓練與互動。開放式網絡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傳統(tǒng)教育以教師授課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以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自由,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可編程控制技術的學習中。
三、教學設計
十字路口交通燈PLC控制課程教學時間為兩周,四次課,通過在線平臺上傳理論教學資源包,教學資源涵蓋PPT課件,仿真軟件,資源庫,習題解答,4~5個8~15分鐘的短視頻等。課程教學過程如下:
1.案例引入
通過開放式網絡課程的翻轉課堂形式引入交通的顯示PLC控制案例,滲透交通安全意識,在線小組討論進行任務分析從而自主進行新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實驗教學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小程序的設計與練習掌握新指令并能夠進行靈活應用。
2.應用編程
利用在線平臺進行4-5個任務分配,學生可根據自身對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興趣愛好進行任務選擇,在熟悉PLC硬件及軟件使用方法的前提下進行程序設計,在實驗課中對程序進行調試,如出現故障學生應自主完成檢修,直到系統(tǒng)正常工作。
3.案例設計
在案例設計過程中滲透工程設計的思想,分析任務要求確定實施方案、定義編程元件、列寫程序流程圖、根據程序流程圖編寫程序、程序運行與調試;各小組可采用不同的編程方式實現控制功能,完成較好的小組可設計教學資源中的拓展練習題目。
4.思考與練習
為了增強學生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能力,加強學生的編程設計思想,配有難易兩類練習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案例設計的探究,在四周的學習過程中需要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四次作業(yè)的上交,通過網絡平臺每個小組之間相互交流,采取小組互評的評分模式,借助平臺組內與組間填寫互評分數,最終通過取平均分的方式作為該任務的總成績。
四、教學反思
采用開放式網絡課程的可編程控制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的互動性及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使學生清楚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以及工程任務實施過程中擅長的職位,并且以小組方式完成案例也提高了職業(yè)技能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言武.可編程控制技術[M].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8.7(2)
[2]趙君君.基于《可編程控制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研究[J].青年時代.2018.1
[3]郭洋,趙君君.賈平平.基于MOOC翻轉課堂的《傳感器應用技術》教學改革實踐[J].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報[J].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