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語言輸入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閱讀能力是語言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初中運用閱讀教材中存在的誤區(qū),提出了改進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閱讀誤區(qū);閱讀策略;理念
【作者簡介】朱小平,浙江省江山市長臺初級中學。
閱讀是語言輸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而通過“悅讀”手段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閱讀教學的誤區(qū)
分析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遠沒有達到課程標準要求的水平,這與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誤區(qū)有一定關系。
1.教師方面的誤區(qū)。重字詞輕語篇。閱讀課中,常采用拼讀、解釋、舉例、領讀等方式,為學生清除生詞障礙,耗費的時間多,閱讀教學效率很低;重“有趣”輕學習。在閱讀前進行太多的“鋪墊”——音樂、視頻、游戲等,喧賓奪主。其實,學生通過閱讀從文章中獲取信息,嘗到閱讀的甜頭,才是閱讀的興趣源頭;重朗讀輕默讀。在閱讀前播放錄音,先聽后讀,甚至朗讀,忽視默讀,這樣很難實現(xiàn)對文章的深層理解,不利于培養(yǎng)快速閱讀的能力;重講解輕閱讀。學生閱讀淺嘗即止,教師開始講解“重點”和“難點”,拆詞解句,把閱讀課變成了語法講授課,閱讀樂趣何在?重“補充”輕課文。在課文尚未吃透的情況下,急于補充課外材料。課文是經(jīng)過專家精心選編的,隨意割舍教材,濫用課外材料,便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2.學生方面的誤區(qū)。閱讀目的不明。認為閱讀只是為了擴大詞匯,掌握句型,學習語法,而不是為了獲取信息,體驗閱讀樂趣,于是對閱讀失去熱情;閱讀方法不當。閱讀時用手指著文字逐字逐行閱讀,甚至口中念念有詞,遇到生詞急于查詞典,不善于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和重點句,不會從上下文中去分析、推測生詞意思,既影響了閱讀速度和閱讀效果,還讓閱讀索然無味;缺乏課外閱讀。閱讀能力的提高僅靠課堂時間和教材是不夠的,而當前學生的閱讀時間多是課堂,材料多限于教材。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1.教師要轉(zhuǎn)變理念。教師要把握英語閱讀教學的幾個原則:整體性原則。閱讀教學中要把語篇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先提供一定背景信息,學生通過閱讀,整體理解材料內(nèi)容;點面結(jié)合原則。閱讀的對象是整篇文章,閱讀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精泛結(jié)合原則。精讀要“潛”下去,掌握每個重點和難點;泛讀要拓展視野,學會技巧,提高閱讀速度。
2.學生要提高認識。要讓學生懂得閱讀的意義: 培養(yǎng)英語語感。語感是對語言的領悟能力。有了良好的語感,才能更好地把握英漢差異,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增加詞匯儲備。詞匯是語言的基礎。但孤立的、強記硬背的詞匯學習方法,枯燥,易忘,也難以真正掌握詞匯用法。通過閱讀,把單詞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既能準確理解詞義,又能全面掌握用法,還增加了生詞復現(xiàn)率,促進記憶;提高寫作水平?!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的閱讀,有助于提高英語寫作能力;了解西方文化。如果沒有很好地掌握一種文化的背景,就不能很好地學習這門語言(Lado,美國)。閱讀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種有效方式。
3.閱讀要講究策略。閱讀教學可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要明確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任務:
(1)Pre-reading 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激發(fā)閱讀動機,激活背景知識,引出話題,為后續(xù)閱讀減少語言障礙。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可以設計采訪、問卷調(diào)查、提問等,并適當呈現(xiàn)那些對理解可能產(chǎn)生較大障礙的生詞。
(2)While-reading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自己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理解、獲取信息。給他們留有充分的閱讀時間,靜靜閱讀,細細品味。教師要少提問題或講解,減少對學生閱讀造成干擾。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可以采用個人閱讀、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等方式,活動包括:判斷正誤,問題回答,詞匯填空,事件排序,寫段落標題等。
(3)Post-reading 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進行各種思維活動,將所閱讀的內(nèi)容與自己的經(jīng)歷、興趣和觀點聯(lián)系起來,并將學到的語言知識與已有的語言儲備融會貫通。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開展復述、縮寫、小組展示、全班交流等活動。
4.掌握閱讀方法。閱讀并非簡單地將文章從頭到尾看幾遍,閱讀的基本方法有:
(1)跳讀(Scanning),又稱點讀。目的是獲取特定的信息,要求學生從語言材料中找到特定的信息,放棄大部分無關的內(nèi)容。課文的跳讀一般都是圍繞問題展開的。在指導學生跳讀時,應先提供一些中心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重點上,提高閱讀速度。
(2)略讀(Skimming),又稱掃讀。指快速瀏覽全文,領會主旨,抓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確定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態(tài)度、傾向性,并能就文章的主要觀點作簡要的評論。
(3)細讀(Closereading)。學生在領會課文的主旨后,再進行深層閱讀,理解文章的細節(jié)、段落大意、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對篇章結(jié)構(gòu)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甚至讀懂“弦外之音”。
5.重視課外閱讀。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將他們的閱讀興趣延伸到課外,同時給他們提供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比如《書蟲》、《悅讀》等,讓學生的閱讀材料猶如有源之水。
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更新閱讀教學理念,通過多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提供他們的閱讀技巧;學生要提高對閱讀的認識,優(yōu)化閱讀策略。只有這樣,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才能提高。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
[2]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