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啟榮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有利于改變過去單一化的語文教育模式,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積極構建多元化的語文教學課堂,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模式;構建對策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俗稱百科之母。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當積極改革創(chuàng)新,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夯實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相比較過去單一化的語文教育模式而言,多元化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構建,有利于改變過去單一化、單向灌輸?shù)慕逃J剑瑺I造互動的、活躍的、交流的語文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全面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緊密結合新課改的三維教育目標,積極構建多元化的語文教學課堂,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一、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模式構建的必要性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具有必要性:
1、有利于改變單一化的教育模式,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屬于學生語文學習的啟蒙性階段,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以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夯實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然而,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下,教師教學模式相對單一,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能力成長,影響了學生語文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和傳統(tǒng)單一化的語文教學模式相比,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積極構建多元化的語文教育模式,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情境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模式等,不同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各不相同,同時也有助于促使學生能力的成長,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2、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儼然已經成為了教師所追逐的教育目標。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呢?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教學的效果是低效的,同時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有限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是構建高效語文教學課堂的有效途徑。一方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課堂,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另一方面,在多元化教學模式下,不同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培養(yǎng)各不相同。以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為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發(fā)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并且通過對合作問題的討論、思考和解決,最終獲取問題的答案。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能扮演引導者的作用,有效地改變了過去學生長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xiàn)狀,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文思維能力等,是發(fā)揮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二、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模式構建的有效性對策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目標的提出,對現(xiàn)代教師的教育要求更高。因此,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立足新課改的三維教育目標,積極改革創(chuàng)新,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1、構建情境教學法,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興起并被廣泛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情境教學法模式下,教師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營造教學情境,如趣味性的教學情境、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等,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課堂中,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積極營造富有趣味性的、生活性的教學情境,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例如,在小學語文《烏鴉喝水》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文本教學的內容更加逼真,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烏鴉喝水的視頻進行情境導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烏鴉從不能喝水到喝到水的過程。該視頻通過兒歌作為背景音樂的形式,將整個文本的內容直觀地展示出來,學生看完視頻,基本了解了文本的內容。類似的情境教學模式,是全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2、多媒體輔助教學,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手段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巧妙地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優(yōu)化語文教學課堂,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相比較過去教師單一的課堂講解模式而言,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是改革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拓展教學內容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需要,科學地將多媒體輔助手段運用于小學語文的教學。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備課的過程中精心制作教學課件,并融入富有趣味性的圖片、視頻、音頻資源等,利用這些現(xiàn)代化的教育資源,不斷優(yōu)化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巧妙地借助遠程教育資源等,不斷拓展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容量,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3、豐富語文教學活動,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中,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活動,有利于調動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小學語文教師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每日“打卡”閱讀,通過這種富有激勵性的閱讀模式,調動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積極性;又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積極開展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在學生參與比賽的過程中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改變過去單一化的語文教學模式,構建多元化的語文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輝.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管窺[J].學周刊,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