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福祿
【摘要】時代發(fā)展步伐在不斷加快,教學領域出現(xiàn)了不少新型的教育理念,其中“以人為本”這一理念的融入為小學學校管理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了很好的路徑。因此,在小學學校管理中如何引入“以人為本”的理念,并在學校管理中將其凸顯出來,發(fā)揮其應有的教育作用,是新時期小學學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學校;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管理模式
小學學校管理是當前小學學校提高自身辦學水平而必須貫徹落實的綜合管理工作。為了提高管理工作實效性,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可以讓原本有些嚴肅的學校管理顯得人性化,有利于增強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營造和諧的校園管理氛圍。
一、小學學校管理中的情感投入
在學校管理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其管理過程中的各主體會產(chǎn)生良性的互動和團結協(xié)作行為,有利于打破以往界限分明的僵化教學管理局面,構建起和諧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如今在小學學校管理中,融入“以人為本”這一理念是教學改革與管理創(chuàng)新的必經(jīng)之路。
如今,在小學學校管理中融入“以人為本”理念,最為明顯的體現(xiàn)就是情感投入。也就是學校管理者與管理對象要懂得換位思考,彼此之間多一些理解,這也是構建和諧管理關系的源泉。小學教師普遍有比較強的事業(yè)心與上進心,小學學校管理者在開展“以人為本”理念指導下的管理活動時,就要找好情感投入的切入點,而教師普遍關心的發(fā)展機會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1]。因此,小學學校管理者可以對教師的思想動態(tài)與心理健康情況等進行及時的了解與把握,盡可能地為教師提供可以進修或者評優(yōu)評職的機會,這一點普遍僅限于年輕教師。對于老年教師或者臨退休教師,學校也要在最大限度上為其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為了增加管理者教職工之間的情感投入,迎合“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要求,管理者還可定期組織教職工參加校級的旅游活動,或者開展教職工的集體聚會活動。這些輕松愉悅的活動交流方式可以加強管理者與教職工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創(chuàng)造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提高校園管理效率。
二、小學學校管理中的參與管理
在西方企業(yè)管理中,參與管理是比較重要的一種管理制度。如今我國的管理領域也滲透了這樣的管理制度。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看,這一參與管理制度是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讓參與管理的人能夠感受到自己不但是職工,而且是一個小領導,調動其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尤其是當教職工參與到學校大體目標的討論或者決策分析之中,能夠切實提高管理目標決策質量。歸根結底,教職工參與到小學學校管理中,能夠對學校產(chǎn)生一種認同感,一般可通過工會或者教改會等途徑參加學校目標的制訂、學校規(guī)劃的討論與策劃、學校改革方向、生活福利、獎金分配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教職工可以發(fā)揮自己的主人翁精神,承擔起教學管理工作,奉獻自己的智慧與經(jīng)驗,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而一起努力。由此看來,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教學管理的開展要靠教師來發(fā)動,也需要依靠教師來對教學管理過程進行監(jiān)督。
三、小學學校管理中的制度規(guī)范
在小學學校管理中需要依托管理制度來對管理對象和管理內容進行約束與規(guī)范。實際上,在“以人為本”理念下構建的制度不僅有約束作用,而且能為人性化學校管理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很好的保障條件[2]。因此,小學學校管理者在制定“以人為本”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要減少行政管理手段,讓各級管理者將更多的自主權,有利于推進學校運行機制的建設工作,促進教學管理工作的完善。除此之外,“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能夠完善教師管理制度,為教師提供足夠的備課空間,使教師具有個性化的教學自由。在學生學習方面,則可制定人性化的激勵機制、約束機制,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主動接受素質教育。這些人性化的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小學學校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小學學校管理中的和諧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辦學特色、教育理念、師生綜合素質等方面的綜合體現(xiàn),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校園文化特色。在“以人為本”的小學學校管理中,推進健康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管理過程中,所構建的校園文化應該凸顯出小學學校的辦學特色,并且突顯人本思想,讓校園充滿著人情味的氛圍。比如在小學學校管理中,每個班級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