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菁
【摘要】 目的:探究規(guī)范化護理管理模式在綜合性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構建和臨床應用效果評價。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進行綜合性介入治療的80例患者,以信封法將其隨機分入對照組與研究組,兩組患者均為40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組采用規(guī)范化護理管理模式。對比兩組的搶救成功率、護理滿意度、健康教育覆蓋率。結果:研究組的搶救成功率95.00%,高于對照組的7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6.275,P=0.012);研究組的健康教育覆蓋率1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8.889,P=0.003);研究組的護理總滿意度95.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4.114,P=0.043)。結論:在綜合性介入治療患者中構建規(guī)范化護理管理模式的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覆蓋率、搶救成功率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綜合性介入治療; 規(guī)范化護理管理模式; 模式構建; 應用效果評價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4.05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04-0-02
介入醫(yī)學作為一種臨床學科其應用范圍在近十數年來得到了不斷的擴展,其與護理學不斷融合,形成了不同于傳統(tǒng)內外科的介入護理學,心導管室作為一個介入醫(yī)學科室其隨著介入護理發(fā)展而具有越來越大的規(guī)模,經過多年發(fā)展其介入護理流程已經進入相對規(guī)范化的階段,然而關于綜合性介入治療的護理管理則還不夠規(guī)范,這無疑會影響到介入治療護理的質量[1-2]。
本文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進行綜合性介入治療的
80例患者,試探究構建規(guī)范化護理管理模式對綜合性介入治療患者產生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進行綜合性介入治療的80例患者,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同意書,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均為首次接受介入手術。排除標準:(1)心臟或其他重要器官存在嚴重并發(fā)癥;(2)重度痛風;(3)老年癡呆[3-4]。
將80個號碼裝入信封,之后將符號隨機抽取到對照組與研究組中,研究組40例患者,對照組40例患者。研究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9~71歲,平均(60±11)歲。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8~72歲,平均(60±1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和年齡分布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案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主要措施包括:(1)術前做好術前準備,為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給予適應性訓練,以避免患者術后長期臥床導致不適或并發(fā)癥。(2)術后采取生命體征監(jiān)護,做好各項檢查等。
1.2.2 研究組護理方案 研究組采用規(guī)范化護理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在科室里構建和實施規(guī)范化的護理綜合管理措施;(2)患者在規(guī)范化護理綜合管理措施下,實施規(guī)范化的護理措施。
1.2.2.1 科室構建和實施規(guī)范化的護理綜合管理措施 (1)構建橫向銜接的護理管理模式:基于整體護理理念,將影像科、神經科、心內科、血管外科等科室的護士納入介入護理隊伍中,將術前訪視與相關準備、術中護理配合、術后綜合護理(心理、飲食、并發(fā)癥等)銜接起來,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與心理的全方位護理。(2)制定統(tǒng)一的介入護理規(guī)范:結合手術患者護理經驗、介入護理特點為患者建立統(tǒng)一的介入護理規(guī)范,規(guī)范包括術中配合流程、術中麻醉護理規(guī)則、術中意外事件應急預案、術后并發(fā)癥預防預案等,此外還應編制統(tǒng)一的護理文書,以便將介入治療的相關信息記錄下來,做好介入科護士與病房護士的交接。(3)建立綜合性介入治療的24 h綠色通道,盡量在
20 min內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綜合性介入治療。(4)組建介入護理的質量控制小組并完善護理質量評估標準,落實崗位責任制,對介入治療中的難點或問題進行分析與解答,監(jiān)督介入治療的執(zhí)行,并在介入治療室設置與介入科護理人員準入制度、耗材管理、介入護理療程、醫(yī)院感染預防及消毒隔離標準等方面建立健全相關質量評估標準。(5)強化在職教育,大力培養(yǎng)介入專科人才:為在職介入科護士進行新業(yè)務培訓,積極進行觀摩學習,與同行經常交流,選擇高資歷護理人員對介入科護理人員進行培訓。
1.2.2.2 實施規(guī)范化的護理措施 (1)術前的具體措施:①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第一,借助圖譜、視頻等方式護患面對面現場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第二,告知患者網絡中的信息有很多不專業(yè)的地方,并讓患者手機微信中加入專業(yè)的微信公眾號,定時推送專業(yè)的相關知識。第三,對于存在疑慮的患者,應耐心解答,給予患者鼓勵,消除其負性情緒,使其以更加自信的態(tài)度接受治療。②為患者進行適應性訓練。在術前提前讓患者進行臥位排便訓練、臥位變換體位訓練、臥位深呼吸-屏氣-咳嗽訓練,以免患者因術后制動臥床而感到不適或出現并發(fā)癥。(2)術后的具體措施。①基本護理措施:以心電圖等設備為患者做好血氧、血壓、呼吸頻率、心率等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記錄液體的出入量,觀察患者主訴癥狀,監(jiān)測心肌損傷標志物、電解質及腎功能。②做好肢體制動護理:要求術后平臥至少20 h,踝部做好固定,穿刺側肢體制動,嚴密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足背動脈是否正常波動,若有血腫或滲血要及時處理。③及時為患者變換體位。在患者感到不適時為其水平移動,待撤掉沙袋后變?yōu)閭扰P。④為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可作腰部局部按摩。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搶救成功率、護理滿意度、健康教育覆蓋率。護理滿意度由科室內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的填寫結果決定,患者在填寫完畢后將調查問卷上交給護理人員,再由專門人員對填寫結果(滿意、尚可、不滿意)進行統(tǒng)計,計算公式為:總滿意度=(滿意+尚可)/總例數×100%[5]。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兩組的搶救成功率、健康教育覆蓋率和護理總滿意度等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搶救成功率和健康教育覆蓋率對比
研究組的搶救成功率95.00%,高于對照組的7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健康教育覆蓋率1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5.00%,對照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80.00%,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縱觀我國的介入醫(yī)學發(fā)展狀況,可以發(fā)現在心臟介入治療方面我國發(fā)展較為成熟,但是在神經內科、腫瘤等領域,介入治療的發(fā)展則不甚理想,介入護理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視[6]。現階段介入護理存在如下問題:(1)腫瘤介入治療多選擇影像科護士兼任護理人員,神經介入治療選擇神經內外科的護士兼任,在進行腹主動脈瘤的大血管介入治療時則選擇經驗豐富的外科手術室護士進行護理,現實中具備綜合能力的介入護士十分缺乏;再加上護理人員流動性大、介入??浦R更新能力不足、基礎教育層次低,這些原因都使得介入科護理人員嚴重缺乏[7]。(2)不同階段的護理脫節(jié)。當前國內介入護理是由導管室護士術中配合與病房護士術后護理所組成的,兩個環(huán)節(jié)相互脫節(jié),導管室護士、病房護士沒有做好護理銜接,患者的家庭支持也被忽略[8]。(3)護理文書不規(guī)范。介入治療是一種高風險的微創(chuàng)手術,術中涉及的觀察生命體征、麻醉、用藥、并發(fā)癥等問題都需要詳細記錄下來,而現階段沒有統(tǒng)一的記錄表格,導管室護士、病房護士缺少文字形式的交接班記錄,在出現護理糾紛或不當護理行為時難以界定責任[9]。(4)介入質量控制沒有統(tǒng)一標準。因缺乏對介入護理的重視,導致介入科未在介入護理方面進行質量控制[10]。(5)人力資源配置無合理方案。介入護理學發(fā)展使得介入??谱o士需求量劇增,現有的人力資源配置方案無法滿足介入治療的要求[11]。針對綜合性介入治療中存在的問題,本研究通過在介入科里構建規(guī)范化的護理綜合管理措施,對研究組的患者在規(guī)范化護理綜合管理措施下,實施規(guī)范化的護理措施。結果顯示,實施規(guī)范化護理綜合管理措施的研究組的搶救成功率、健康教育覆蓋率和護理總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構建的規(guī)范化護理管理模式在綜合性介入治療患者中應用,可以提升綜合性介入治療的護理質量,包括提高搶救成功率、健康教育覆蓋率和護理總滿意度。主要原因有:(1)在實施規(guī)范化的護理措施下,借助圖譜和視頻等方式進行護患面對面現場健康教育,也通過微信公眾號提供專業(yè)的科普知識,讓患者和家屬能在不同時間里自由進行健康教育,從而提高了健康教育覆蓋率,從而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12]。
(2)在介入科中構建規(guī)范化的護理管理模式,使護理人員能夠更有序、更有效、更規(guī)范的護理管理程序服務患者,使患者能夠更自信的態(tài)度接受治療,能夠盡早和醫(yī)護人員的配合,盡早通過適應性訓練,減少術前或術后出現的并發(fā)癥,從而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3)在規(guī)范化的護理管理模式下,對患者實施規(guī)范化的護理措施,減少患者在術前和術后感到不適癥狀或出現并發(fā)癥的現象,使患者能夠信任護理人員,從而提高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從而使患者和護理人員獲得雙贏。因此,介入科應積極推行這種規(guī)范化的護理管理模式。
規(guī)范化護理管理模式的構建對于綜合性介入患者的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種規(guī)范化的護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使患者得到更成功的搶救,使患者對護理管理措施更加滿意,從而促進患者更快恢復。
參考文獻
[1]王婷.淺談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80):308-309.
[2]衛(wèi)青,王玉吟.復合手術室規(guī)范化管理的構建[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22):2928-2929.
[3]周鳳英,崔小妹,代燕琴.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在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7,30(22):177-178.
[4]陳淑云.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感染預防的效果分析[J/OL].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4):18506-18507.
[5]易文艷.從安全角度分析心內科介入治療的護理管理現狀[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7,11(15):168,170.
[6]張俊,卜祥斌,張梅,等.全程護理管理提高介入治療質量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7,25(9):173-175.
[7]楊寶玉.介入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要點及隱患預防[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14(15):115-116.
[8]姚衛(wèi)華,賈俊格,趙九洲.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對策[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7,33(13):2054-2055.
[9]趙艷紅.探析綜合性介入導管室的護理質量控制效果與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96):232.
[10]張愛珍.靶向護理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的作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14(18):90-91.
[11]許蓮花.心血管介入治療的應用護理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7):239-240.
[12]方元.介入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14(3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