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健
中圖分類號:J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3-182-02
摘 要 在“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指導之下,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心理需求的滿足。高校舞蹈形體課程,作為一項專業(yè)性較強的舞蹈類課程,需要學生具有克服困難的決心以及堅強的意志。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因此,則需要教師積極運用心理暗示來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引導與鼓勵,以實現(xiàn)更好的學習效果。本文便在分析了心理暗示內(nèi)涵、在介紹了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體課程教學中應用要點的基礎(chǔ)上,對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體課程教學中運用的對策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guān)鍵詞 心理暗示 高校 舞蹈形體課程 教學 應用
暗示,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教師可以通過語言、行動等方式對學生的心理方面、行為方面施加一定的影響。在暗示的影響之下,讓學生能夠在接受了某一種信念的影響之下,遵循某一原則采取行動,或者說是養(yǎng)成一種習慣。其次,心理暗示,作為一種心理活動,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有過心理暗示的行為,這種暗示既可是對他人的暗示,也可是對自己的暗示。高校舞蹈形體課程,它是一門集舞蹈元素、形體元素以及音樂元素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對于塑造形體、提升氣質(zhì)、結(jié)交朋友等多方面都具有積極作用,因此,這一課程在高校的開展,深受學生的喜愛,尤其受到女大學生的追捧。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在高校舞蹈形體課程當中運用心理暗示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但是在運用這一教學方法的實踐過程當中,卻也存在著運用不當?shù)惹闆r,因此,我們應在準確認識心理暗示這一教學法內(nèi)涵的基礎(chǔ)上,掌握其運用要點,然后科學合理地運用于高校舞蹈形體課程教學當中去,從而能夠起到一個最好的運用效果。
一、心理暗示內(nèi)涵分析
暗示,它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能夠起到一種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受教育者的行為、心理的作用,讓學生可以在某種暗示的影響之下,按照特定的方式采取行動;讓學生可以在某種暗示的影響之下,認可某種思想理念,或者養(yǎng)成某種行為習慣。暗示既可以通過語言來進行,也可以通過行動來展開,通過心理暗示法進行教學,可起到一種調(diào)節(jié)學生意志、情感以及認知的作用。當前,國內(nèi)外許多學者也開始致力于心理暗示在教學中應用的研究,通過語言暗示、體態(tài)暗示、表情暗示等方式,來為學生營造出一個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暗示來促進學生學習動力的提升,從而能夠促進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
二、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體課程教學中應用的要點分析
通過查閱相關(guān)文獻以及結(jié)合自身教學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在高校舞蹈形體課程教學當中,科學合理地運用心理暗示,能夠起到一個挖掘?qū)W生心理潛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學氛圍當中快樂學習的作用,有助于和諧課堂氛圍的構(gòu)建,有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但是,心理暗示法的應用也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因此,接下來,本文便就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體課程教學中應用的要點進行分析。
(一)營造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
在高校舞蹈形體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做的不僅是單純地針對學生進行舞蹈動作的傳授,同時還需要在“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指導之下,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一些心理障礙,讓學生能夠在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之下進行舞蹈形體的學習,這樣才能夠起到好的學習效果。而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則需要教師真心地關(guān)心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與對話,深入了解學生,與學生做朋友,以營造出一種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營造出來的和諧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容易接受教師給出的心理暗示,從而提高暗示效果。
(二)技術(shù)動作教學口語化
在舞蹈形體訓練教材里面,有關(guān)技術(shù)動作的描述,通常會由于過于書面化,而讓學生難以理解,從而不能準確地掌握技術(shù)要領(lǐng),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則應該將書面化的描述轉(zhuǎn)化為口語化,讓學生便于理解,從而能夠更快、更好地掌握技術(shù)要領(lǐng)。同時還可將動作要領(lǐng)以一種口令式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學生在練習動作的時候配合口令,通過正確的口令來有意識地進行動作練習,有助于學生正確動作表象的形成。
(三)選擇恰當?shù)臅r機進行心理暗示
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有效地運用心理暗示,不但夠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的作用,而且還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掌握動作要領(lǐng)。但是心理暗示法在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還必須選擇恰當?shù)臅r機。只有在恰當?shù)臅r機選擇恰當?shù)姆绞剑拍軌蚱鸬胶玫男Ч?/p>
三、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體課程教學中運用的對策分析
(一)正確運用表象訓練
所謂表象訓練,指的是教師通過某一種暗示引導,讓學生能夠在頭腦中對某一特定的動作情景或者說是特定動作進行多次重復的想象,進而起到一種加深動作記憶,提高學生對動作的熟練程度,幫助正確動作定型形成的作用,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情緒控制能力的發(fā)展。表象訓練也被認為是心理暗示最為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在表象訓練的過程當中,可以有效地動員學生對于成功動作的表象體驗,幫助學生樹立起技術(shù)動作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升學習效果。應用于高校舞蹈形體訓練課程當中,則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所做的一些流暢動作,并且回顧相關(guān)動作細節(jié),然后在腦海中進行反復地演練,使其能夠在后期的訓練過程當中,保持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促進訓練效果的提升。
(二)幫助學生控制好自身的情緒
毋庸置疑,假如學生帶有一種過度緊張或者焦慮、悲傷等情緒進行舞蹈形體動作的學習,自然難以收到好的學習效果。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則需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控制好自身的情緒,用語言暗示、情緒暗示等方式來轉(zhuǎn)移學生的注意力,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同時,因為學生之間存在著一些必然的差異性,學生之間在學習能力、領(lǐng)悟能力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運用同一種方式來講述同一個舞蹈動作,其學習效果也是不一樣的。由于舞蹈學習需要學生的柔韌素質(zhì)、靈敏素質(zhì)、協(xié)調(diào)素質(zhì)相配合,同時也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節(jié)奏感與韻律感,而不可避免會有些學生在這些素質(zhì)方面有所欠缺,假如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們在這些方面存在的差異性,統(tǒng)一對待,往往會打擊部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影響其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必須要通過細心地觀察來了解學生的情緒變化,關(guān)心學生的學習情緒,然后恰當?shù)剡\用心理暗示教學法,幫助學生消除一些不良的學習情緒。
(三)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
所謂教學目標,指的是要求學生在特定的時間當中所達到的一種特定的行為標準,科學目標的設置,不但有助于學生舞蹈形體訓練效果的提升,而且也有助于學生良好心理品質(zhì)的提升,促進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提升,從而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高校舞蹈形體訓練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習階段的不同設置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的能力能夠得到一個循序漸近的提升,這樣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切不可一開始就將教學目標定得過高,這樣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基礎(chǔ)情況,設置恰當?shù)哪繕恕?/p>
具體來講,教學目標的合理設置,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實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合理的目標,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努力程度進行適當?shù)匮娱L,以此來提高舞蹈形體學習的挑戰(zhàn)性;其次,在目標的指引下,可讓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可明確學生學習訓練的方向,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再次,教學目標的設置,為學生指定了一個學習的方向,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朝著這一方向努力,提升了學習的目標性;最后,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為自己設置學習目標,讓學生能夠在基于對自身能力了解的基礎(chǔ)上,設置下一步學習目標,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偠灾?,運用心理暗示法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目標的設置也是十分關(guān)鍵的,應重視教學目標的設置。
(四)自我談話的合理運用
所謂自我談話,主要指的是心理層面上的,自己對自己的對話,這一對話既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分別會起到不同的談話效果。每個人都有自我談話的經(jīng)歷,有時候當我們心里面想著某一事情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地會進行一種自我談話。一種積極的自我談話,能夠把內(nèi)心的潛性意識與顯性意識共同集中于內(nèi)心的一種積極的意識當中去,假如,當在舞蹈形體訓練的過程當中遇到困難的時候,通過積極的自我談話進行自我鼓勵,鼓勵自己說: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失敗是成功之母,現(xiàn)在遇到困難了,是在激勵我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反之,假如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談話,則容易讓學生在遇到困難之后止步不前,甚至退縮,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因此,在應用心理暗示教學法的時候,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積極談話,以一種積極樂觀地心態(tài)進行學習。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可見,通過有效運用心理暗示法進行高校舞蹈形體課程的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對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習效果都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在心理暗示法的運用過程當中,也需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選擇。作為一名高校舞蹈形體訓練教師,所需做的不僅僅是示范講解相關(guān)的舞蹈形體動作,更應該密切地關(guān)心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要做到言傳身教,以自己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進行學習,做好學生心靈導師這一角色。同時,還需要高校舞蹈形體教師有一個學習的心態(tài),要不斷學習新理念、新方法,在科學的教學理念之下開展教學,將合作學習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探索式教學方法與心理暗示教學法進行融入,通過高校舞蹈形體課程的教學,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舞蹈技巧,而且也能夠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汪迎.談舞蹈形體教學中心理暗示的運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0(03):81-83.
[2] 徐慧琳.心理暗示法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實踐[J].戲劇之家,2016(08):158.
[3] 徐嬡嬡.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體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7(02):73-75.
[4] 宋靜.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體課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黃河之聲,2018(10):117.
[5] 夏松松,黃昊.組合心理教學法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4):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