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恒 石峰 曹鑫 齊瑞浩 劉豪
摘 要:通過對冷再生混合料不同配合比設計,分別進行添加乳化瀝青和乳化瀝青+水泥的冷再生混合料進行試驗研究,結果表明: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有足夠的抗拉抗壓強度,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和水穩(wěn)定性。以乳化瀝青+水泥為添加劑的冷再生混合料的抗拉抗壓強度以及高溫穩(wěn)定性,水穩(wěn)定性均能滿足規(guī)范的要求。其中,水泥對混合料的早期強度和加快乳化瀝青的破乳速度有影響,集料粒徑的粗細對混合料的強度也有所影響。
關鍵詞:冷再生;乳化瀝青和水泥;級配設計;性能分析;應用
乳化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是用乳化瀝青作為瀝青結合料,與舊料和新集料結合在常溫下拌合得到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冷再生混合料不僅僅可以用作道路的面層,還可以用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的無機結合料冷再生混合料作為道路基層的材料。因此,對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的研究很有必要。
1試驗原材料
瀝青舊料(RAP)來源于鄭州市金水區(qū)鴻寶路,是一條二級公路,道路修建于2004年,已經使用15年,道路路面損毀嚴重,目前處于翻修狀態(tài)。RAP材料中瀝青含量平均值為4.4%,25℃針入度(0.1mm)為27.2,15℃為11.6cm,軟化點為55.2℃。
2再生料級配設計及試件制作
2.1配合比設計
本試驗分別設計中粒式和粗粒式兩種不同級配的瀝青混合料,每種級配又包括加乳化瀝青和乳化瀝青+水泥兩種不同添加劑的材料。通過四項試驗對比組的力學性能及穩(wěn)定性能分析,研究集料的粗細以及添加劑的種類對冷再生混合料的影響。
2.2最佳含水率的確定
為取得再生料的最大干密度,需要確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經分析,采用乳化瀝青含量為4%,水泥含量為1.5%,進行試拌,確定最佳含水率的范圍,在這個范圍內做0.5%的梯度實驗,通過測定最大干密度,確定最佳含水率。
2.3混合料試件的制備
本試件采用馬歇爾標準擊實成型法。試驗拌合瀝青混合料時,先將集料拌合均勻,然后加入(乳化瀝青或者乳化瀝青+水泥)添加劑,拌合一分鐘后,加入水進行拌合。將拌合后的再生混合料裝到標準試模中,固定在電動馬歇爾擊實儀上,正反兩面各擊實50下。在室溫下養(yǎng)護24小時后進行脫模,以防脫模過程中碎掉。脫模后放進60℃恒溫鼓風烘箱中養(yǎng)護24小時后取出待用。
3試驗結果分析
3.1劈裂試驗結果分析
劈裂試驗可用于評價再生混合料的抗拉強度。干劈裂試驗試驗溫度為15℃,采用的儀器是帶有傳感器的自動馬歇爾試驗儀和劈裂試驗用的壓條。將養(yǎng)護好的標準馬歇爾試件放在 15℃恒溫水浴箱中恒溫水浴 1.5h 后進行劈裂試驗。每組試件測試值的計算結果見表1。
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水泥對再生混合料早期劈裂強度的提高有較大的影響,加了水泥的冷再生混合里料能滿足規(guī)范中基層和底基層的對抗拉強度的要求。
3.2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結果分析
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可用于評價再生混合料的抗壓強度。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選用實驗儀器是萬能材料試驗機,加載速率為每分鐘1mm,試件尺寸直徑100mm,高度100mm。試驗過程中記錄下試件受壓破壞時承受的最大荷載和試驗力-位移關系曲線圖。每組試件測試值的計算結果見表2。
從試驗結果來看,水泥對再生混合料的抗壓強度也有較大影響,且混合料中集料的粒徑對再生混合料的抗拉強度也有較大的影響。
3.3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驗
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驗可以評價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溫性能,浸水馬歇爾試驗可以用來評價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浸水馬歇爾試驗與馬歇爾試驗沒有大的區(qū)別,所用的實驗儀器與試驗操作步驟都大體一致,唯一的區(qū)別是,馬歇爾試驗試驗前將試件恒溫水浴40分鐘,而浸水馬歇爾試驗要將試件恒溫水浴24個小時。測量馬歇爾穩(wěn)定度和流值。每組試件測試值的計算結果見表3。
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四種級配的冷再生混合料均能滿足規(guī)范中對馬歇爾穩(wěn)定度的要求,但是不加水泥的冷再生混合料不一定能滿足浸水馬歇爾殘留穩(wěn)定度的要求,這說明加入水泥能提高冷再生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和水穩(wěn)定性。
4結論
(1)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因水泥的加入,促使乳液盡快破乳,對混合料的早期強度和高溫穩(wěn)定性均有影響。
(2)隨著級配的變化,混合料的劈裂強度也有所變化,集料粒徑的加粗,會引起瀝青混合料內摩阻力的增加,對混合料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均會產生影響。
(3)加水泥的乳化瀝青混合料相對于不加水泥的乳化瀝青混合料來說,其強度和穩(wěn)定性均要好。
(4)合理的設計級配能達到良好的路用性能,既能起到回收瀝青廢料的作用,也能減少工程造價。
(5)冷再生混合料建議應用的實際工程中的基層和底基層。
參考文獻:
[1]黃曉明,趙永利.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吳超凡,曾夢瀾,趙明華等.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試驗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7).
[3]劉明輝,趙順波,殷愛國等,舊瀝青混合料冷再生技術試驗研究與工程應用[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2(2).
[4]劉明輝,李金洲,羅鑫源等,就地冷再生技術在道路升級改造中的應用[J].施工技術,2017(S2).
基金項目: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2018XB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