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培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PBL教學方法在國際上近年來逐步受到廣泛重視,該課程模式施以“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收集資料-論證假設-總結”的五段式教學過程,同時“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中心”組成的一種教學方法[1]。但是PBL教學法并未與醫(yī)學學習中操作能力進行聯系,故而導致較多數醫(yī)學院校畢業(yè)生在工作中主觀能動性臨床培訓中表現較差。故而本文旨在探究應用PBL教學結合教學反思日記在手術室新入職護士主觀能動性臨床培訓中的應用效果,現將具體內容敘述如下:
選用本院自2017.7月新入職護士中的106人作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各53人。其中:
對照組:男女比例:2:51;年齡分布:22~25歲;平均年齡23±0.3。
觀察組:男女比例:1:52;年齡分布:22~26歲;平均年齡23±0.5。
兩組手術室新入職護士在性別、年齡以及平均年齡上均無較大出入,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1 對照組具體方法內容
對照組采用的是PBL教學方法,其具體方法有以下幾個步驟:1)提出問題;2)建立假設;3)收集資料;4)論證假設;5)總結。
1.2.2 觀察組具體方法內容
觀察組選用的是PBL教學結合教學反思日記方法。在PBL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上,通過本身經驗結合實踐工作所遇到的問題困惑加以反思日記的記錄,并可根據反思日記中所記載的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法舉一反三,可使的主觀能動性臨床培訓上面有自己的見解,并結合以往前輩傳授下的經驗互相討論制定出的一套符合本身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
分析兩組結構式考核成績優(yōu)劣,以0~100數值為標準作結構式考核成績總分,數值愈高則應用效果更好。其中,結構式考核囊括了資料處理、健康評分、基本技能掌握、專業(yè)技能掌握、理論成績五部分組成,各部分均占20分,滿分100分。
擬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以均差+標準差方式表示結構式考核各項成績,t值檢驗,統(tǒng)計學具備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結構式考核各項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備有統(tǒng)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表1 結構式考核各項成績數據
PBL(問題基礎教學)教學方法與LBL(講授教學)教學方法、TBL(團隊教學)教學方法、CBL(案例教學)教學方法以及情景教學方法合稱為五大教學方式。其中,各大教學方式均有其優(yōu)缺點,因而,對于教學方式的聯合使用對于醫(yī)學相關專業(yè)的學生是大有裨益的。其中,臨床醫(yī)學中,內科學地位顯著,是醫(yī)學各個科目的基礎,情景教學結合PBL教學法整合了情景教學的動手操作性和PBL教學法的自主性,使得該方法更好地解決了醫(yī)學生在面對內科學等醫(yī)學知識時的學習問題[2]。護理學基礎課程應用LBL+PBL+CBL教學法:課堂講授-編制案例,設置問題-PBL討論-模擬訓練-評價與反思[3]。其中,教學方法還有各種類型的演變,教學反思日記方法即為其演變出的某個形式之一。
因而,本文旨在探究新入職護士主觀能動性臨床培訓中,選用PBL教學結合教學反思日記方法的應用效果。而根據上述數據表明,觀察組結構式考核各項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備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使用PBL教學結合教學反思日記能在工作之中查漏補缺,不斷修正完善本身在資料處理、健康評分、基本技能掌握、專業(yè)技能掌握四項能力方面不斷精進、并有自己正確理解與心得體會,有助于很好勝任在崗位上的各項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值得借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