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目的學習的最基本的方式,是學生參與語言學習和實踐的最主要途徑。要想有效、高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很重要。本文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特點,從教學內(nèi)容、教學手段及教學過程中穿插詩歌、游戲等幾個方面來闡述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好英語的信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一、 用游戲豐富課堂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小孩生來是好玩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币虼?,我緊緊抓住
孩子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practice”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各種游戲,如:會話表演,單詞接龍、小組搶答、猜謎、抽福利彩票中獎游戲等來活躍課堂氣氛,真正做到了在學中玩、在樂中學,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如在教授完新的單詞后,為了鞏固教學,我會進行一個“Listen and touch”的游戲。方法是將單詞卡片貼在黑板上,然后讓2位學生到臺上,我隨機朗讀單詞,學生用充氣棒槌迅速指向所聽到的單詞,誰能搶先指到正確單詞的為勝方。游戲的速度由慢到快,針對難點單詞多操練,力爭讓難點單詞在每位學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這樣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達到對新單詞進行有效操練的目的。
二、 活動的設計要準確定位目標
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都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作指導(如:知識目標、基本技能、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因為活動就是為目標直接或間接服務的。例如:教學三年級下冊Unit 3 How Many? Part A Lets learn這節(jié)課時,我首先問學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學生們回答:one, two, three...等等。我又問:What else can you see?學生們回答:We can see 11、12、13、14、15.我再問學生們:Whats the English for “11”? Do you want to know?學生們:Yes.這時我邊指著數(shù)字‘11邊展示相應的詞卡進行教學:Look! This is eleven.用同樣方法教: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我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有效落實語言知識目標,既復習單詞one, two, ...等,又理解和學會新單詞eleven, twelve...,達到我設計的活動的目的。
三、 活動的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力求全員參與
要想使全體學生都參加到英語教學過程中來,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那么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盡量不要太復雜、太難,應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都參與到活動中來。低齡學生應多采用TPR. Listen and draw. Lets do. Guessing games等這些活動,高年級學生應注重聽、說、讀、寫技能。例如:我在教三年級Unit 2 Look at me這單元,學習人體部位名稱時我讓不愛動的孩子坐到講臺前,讓愛動的孩子動手摸一摸他的各個身體部位,再讓一個愛動嘴的孩子說出相應的單詞,最后全班同學一起說出這個詞。這樣的教學活動,在設計上符合學生的興趣和年齡特點,才能使學生自然地融入到對話學習活動之中,享受到“用中學,學中用”的愉悅。讓孩子們都參與進來,也提高了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四、 教學內(nèi)容應貼近生活
陶行知先生主張“用生活來教育”,他說“從效力上說,教育更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育若不能通過生活,就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由此,我聯(lián)想到小學英語教學。眾所周知,小學生年齡較小,教育與生活的
關系也較密切,我們要提倡生活教育,特別注重教育的生活化。努力將教育內(nèi)容、教學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我利用洋娃娃、頭像等來進行五官教學并且可以做一些動物的頭像讓學生貼在其臉上各部位,還可以用畫筆畫一畫自己好朋友的頭像,讓大家猜一猜他是誰。在學生對這些有一定認識后,由教師發(fā)出Touch your的指令讓學生分組表演并比賽,我們也可以將這些內(nèi)容編成小詩:
樂樂、樂樂真能干,學習思考用head,大大eye看黑板,豎起ear認真聽,mouth、mouth長得巧,講起英語都說好,nose、nose嗅覺靈,foot、foot踢足球,arm、arm來舉重,長長leg跑得快,雖然比賽傷了knee,領獎face樂開了花,全班拍著hand,夸他為班爭了光。
五、 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開展競賽
小學英語教學除了重視培養(yǎng)英語能力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競爭可促使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學習中。如在單詞接力賽中,可把學生分成幾個組,由每個組的第一人同學說出一個學過的單詞,后一位同學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根據(jù)該詞的最后一個結尾字母,說出另一個以該字母開頭的單詞,看哪一個組的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接出最多的單詞。
六、 教學手段應形式多樣
1. 根據(jù)小學生好動、好奇的生理特點,課堂教學應兼收并蓄,兼各家所長,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應用綜合的教學路子。如:情景法、直接法、討論法、練習法、視聽法、交際法、任務型教學法等,只要有助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都可以采用。
2. 利用各種教學媒體,激“活”教科書,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同時也使課堂氣氛更活躍。實施新課標后,多媒體越來越多地被運用于課堂。因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教科書只是靜態(tài)的,不能說話也不能動。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利用電教器材讓教科書“活”起來、動起來、形象起來、發(fā)出聲來、讓“活”的教科書震撼學生的心靈、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實踐證明,我們在小學英語起始階段應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充足的語言“習得”機會,多采用活動式教學,通過聽聽做做、唱唱玩玩,讓學生在自然狀態(tài)下,處于豐富充足的語言任務環(huán)境中,自然地形成對語言的認識并盡可能多地運用英語。
教師只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多積累,多實踐,多反思,就一定會有我們心中的理想課堂。總而言之,我們教師要在遵循小學生語言學習規(guī)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需求和特點的前提下,依據(jù)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并富有成效,走專業(yè)化成長道路。唯有如此,才能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從“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作者簡介:
馬小娟,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和政縣龍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