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越來越多的語文老師開始倡導“整本書閱讀”課程,因為它是對傳統(tǒng)語文教育和學生閱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篇章閱讀的糾正和彌補。整本書閱讀要讀經(jīng)典,要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要教給孩子閱讀方法,要把閱讀與習作相結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
“得語文者得天下,好閱讀者得語文?!边@句話或許有點夸張,但足以證明閱讀的重要性。那閱讀是什么?陶行知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飯吸收營養(yǎng)一樣,閱讀就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yǎng)料。那吸收這么多精神上的養(yǎng)料做什么?為了表達!當我們想把腦子里的東西拿出來讓人家知道的時候,或口頭或書面才能流暢準確的表達,才能讓人家明白,才能更好的與人交流!文學家魯迅曾經(jīng)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因此,整本書閱讀教學走進小學語文課堂勢在必行。
一、 整本書閱讀教學該讀什么書?
閱讀如音樂,一進入即換一番天地。時入蠻荒遠古,時入異國異俗,時入霞光夕照,時入人間百味。一時間,自身的煩勞困頓全都化為烏有。書中世界與心中世界融為一體,人物的苦惱趕走自己的苦惱,故事的緊張代替現(xiàn)實的緊張。
藝術把一切都審美話,丑的也是一種美,在藝術中審丑也是審美,也是享受。尤其是讀那些名著,就是和人類歷史上那些最杰出的先賢智者相交!這些先賢智者寫書或是為了尋求別人的理解,或是為了探求人生的途徑與處事的真理。他們的箴言會溝通于你的人生經(jīng)驗,他們聰慧的感受會觸發(fā)你的悟性,他們天才的思想會把你蒙昧混沌的頭顱透徹照亮。
二、 整本書閱讀教學激趣是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書籍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與好奇心,才能讓孩子享受閱讀。怎樣激起孩子閱讀的欲望呢?首先要從選書開始,所選擇的書籍不僅要是書籍中的經(jīng)典,還要是老師心中的經(jīng)典。老師要對書籍充分的熟悉,有深刻的體會才能更好的,有深度的跟孩子交流。其次,在教學時要從書籍的作者,書評、影響力等幾方面入手,讓學生心生敬畏之意,讓學生打從心里認同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最重要的是教師要對書籍內(nèi)容作出合適的“劇透”。只有老師在“劇情”的關鍵處留下一個又一個懸念,孩子閱讀的欲望才會活躍起來,才會呼之欲出。
三、 整本書閱讀的方法是重點
整本書閱讀的方法是重點。當學生有了強烈的閱讀欲望,怎樣閱讀就成了重中之重。但是閱讀的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它要根據(jù)不同年齡段,不同類型的書籍作出相應的改變。
(一) 低年級讀書方法
對于初學閱讀的低年級學生,在教學時老師首先引導他們認識書籍的各部分的名稱。讓孩子了解書籍一般由封面、封底、書脊、襯頁、扉頁、目錄、正文等組成,以及各部分大致有些什么內(nèi)容。
其次,引導孩子仔細觀察精美的封面和插圖,說一說圖的內(nèi)容了解故事,大膽的猜一猜故事,和同學演一演走進故事,用畫一畫的方式續(xù)編故事等方法。讓孩子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入情入境融入故事。讓孩子們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愛上閱讀。
(二) 中高年級閱讀方法
經(jīng)過低年級系統(tǒng)的訓練,孩子不僅識字量迅速增長,而且已經(jīng)對書籍有了初步的認識。孩子具備了一定的語文能力,目標又有所不同。他們不但要掌握更多閱讀的方法,還要讓學生初步學會品讀。
1. 讀書要四到
這里我結合胡適先生的四到讀書法來談談。何為四到讀書法?謂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即各個字必須認得??诘绞且痪湟痪湟畛鰜?,前人說口到是要爛熟于心,現(xiàn)在雖不提倡,但也要一句一句地念出來,有的句子一遍念不通還要多念幾遍。對于經(jīng)典的詩歌等仍然有熟讀的必要。念書的功用是讓我們格外的明了句子的構造,書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心到是每句每段、各章節(jié)的意義要用心考究。學者須疑,閱讀更須多疑多思。手到就是要勞動勞動你的貴手,必須要多動手方有所得。比如翻查詞典是要動手的,查找資料是要動手的,積累好詞佳句是要動手的,寫讀書心得是要動手的。
2. 讀書分三步
葉圣陶先生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步讀書法。針對需要精讀的書籍或文章分初讀、復讀、再讀三步進行。
初讀就是逐字逐句地讀??梢圆捎萌肭槿刖抽喿x法,即想象著自己就是故事中最喜歡的那個角色。當我們與故事中的人物融為一體,才能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二是猜想情節(jié)閱讀法,即在閱讀中,偶爾停下來合理推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如果我是作者會讓故事怎樣繼續(xù)下去呢?這樣一來就增強閱讀的趣味性。三是看圖想象閱讀法,即仔細觀察插圖,利用插圖幫助我們進行合理的想象,讓書里一幅幅插圖和腦海里那一個個鮮活的身影相互碰撞,形成一部連貫的生動的“電影”。讀書不疑不如不讀,初讀的關鍵是質(zhì)疑。有了疑惑怎么辦?提出問題自己先思考,不得解則要通過查找工具書,亦或是聯(lián)系上下文答疑。初讀就在不斷的質(zhì)疑、答疑中完成。
復讀就是再讀一遍。在了解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上采用人物評價閱讀法,即抓住人物的言行,對書中人物進行正確的評價。找出精美的語句,精彩的章節(jié),在旁邊批注你的讀書體會,思考打動的你的是什么?
再讀是跳出故事,把該積累的積累起來,把該弄明白的弄明白。比如要弄明白作家怎樣把這個故事寫的這樣精彩的?他為什要寫這個故事?再讀是一個吸收、消化,甚至是創(chuàng)新的過程。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經(jīng)歷了初讀、復讀、再讀這三個過程整本書閱讀就算成功了。
四、 整本書閱讀教學引導孩子讀出自己的體會并樂于寫作是終極目標
腹有詩書氣自華,海量閱讀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何為語文?陶行知先生說:“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即,口頭為語,書面為文。閱讀也好,語文也罷,終究都是為作文服務的。摘抄積累優(yōu)美詞句是閱讀的首要任務,學習運用作品精妙的寫作方法、故事結構等是我們閱讀的最終歸宿。因此,在教學整本書閱讀時對一本書不同的閱讀階段要設計適宜讀書記錄卡,以扣人心弦的任務和問題驅(qū)動模式,讓學生在閱讀中自由體會,在閱讀中動筆寫,在閱讀中模仿,在閱讀中提升語文能力。練習時要由簡到難,由淺入深,切不可操之過急。
讓學生多讀些書,語文教育才更有語文氣象,教育才更像教育,學生才更像讀書人。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是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不斷學習與嘗試中,讓自己的教育生涯少一分遺憾,那我教過的孩子的人生就能多一分希望!讓我們一起把整本書閱讀搬進課堂,讓孩子們乘著求知的小船遨游書的世界。
參考文獻:
[1]許曉杰.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閱讀方略[J].課外語文,2014(10).
作者簡介:
李燕,四川省瀘州市,瀘州市敘永縣江門鎮(zhèn)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