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主課,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改變的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為此,本文就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兩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問題;方法
語文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工具,它和數(shù)學一樣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學好語文對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它不但能增強學生對其他課程的理解能力,而且能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思想的豐富。為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不但要在極其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傳播,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而且還要要注意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一、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易于出現(xiàn)的問題
(一) 教學觀念陳舊
大多數(shù)的小學語文老師都會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影響,固化的將語文知識內容全部硬性的灌輸給學生,這種強制性填充語文知識的方式會給學生們的發(fā)展帶來極為惡劣的影響,老師們會錯誤性的認為其所傳授的語文知識量越大,學生們實際所能收獲的就會越多,其教學效率也會有所提升,老師們并不會注重學生們對該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也不會關注學生們所掌握的語文知識是否能達到融會貫通的目標。還有一些老師會占據(jù)整堂語文教學時間,根本不會給予學生們自身發(fā)展的時間,沒有給予其思考的空間,學生們只能帶著語文問題下課、上課不斷地重復該過程。長期以往,小學生們所能掌握到的語文知識就會越來越少,學生們根本不能高效的消化以及吸收老師所講授的各類語文知識,學生們在學習之后常常會產生手足無措的現(xiàn)象,其自身的理解能力會受到一定的約束和限制。小學語文老師會在課程結束后,讓學生們硬性的去背誦一些語文內容,同時其并沒有給予學生們提問的機會,在老師們的教學觀念中,成績才是衡定一個學生發(fā)展能力的唯一標準,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會極大程度的抑制學生們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以及熱情,降低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老師所要花費的教學精力比較多,學生們實際的語文知識收獲量比較少,根本達不到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目標。
(二) 教學方式問題
教學帶有極強的藝術性,其可以被應用到各類的學科教學活動中,想要真正的發(fā)揮出教學的藝術性,就必須要調整老師們的教學觀念,深入的挖掘其藝術性,讓其藝術性可以在語文教學課堂上變得更加的透徹。目前,我國大部分的語文教學老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仍舊會使用固化的教學模式,一味的講授語文知識點,不會深入的分析其知識內涵,也不會浪費時間在其知識點的延伸層面上,讓其知識內容的拓展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這種教學方式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同時也無法調動起整體語文教學課堂的氣氛。所以,老師要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教學的藝術性,把更多有效的、靈活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課堂中,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使學生想學、愛學、愿學,從而達到我們追求的課堂教學效率。
(三) 曲解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當成了上帝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在課堂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性,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沒有錯,也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但是也不能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放任自流,一味地讓學生在課堂上隨心所欲,暢所欲言,而老師成了旁觀者,連起碼的引導都忽略了。當然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在語文課堂上搞個性至上,贊揚泛濫的氣氛,這樣不但實現(xiàn)不了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而且還會使學生養(yǎng)成自由散漫的習慣,對語文學習引不起重視,影響學生對整個語文學習的效率和興趣。
二、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進方法
(一) 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隨著課程的改革,老師的教學觀念再也不能停留在過去,我們要緊隨時代步伐,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把傳統(tǒng)的應試教學模式變?yōu)楫斚碌乃刭|教學,并采用先進、靈活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增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在與老師的互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和老師的交流、討論中解決問題,從而增進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這樣才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同時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 提高教師教學語言的生動性
教學語言的重要性總是被老師忽略,大多數(shù)老師錯誤地以為語言就是能把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清楚地傳授給學生就是了,至于生動不生動,形象不形象,和教學內容,教學效率沒有關系。其實不然,老師在課堂上采用生動、有趣、形象的語言,一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二能直觀地表達意思,便于學生掌握。而且生動、有趣的語言,還能有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
(三) 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與技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除了要給學生傳授知識外,還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這似乎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因為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他們就在以后的學習中主動、自覺地去學習,去獲得更多的知識。所以,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與技巧,對學生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結合教學內容把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融入其中,讓學生在獲取新知識的同時,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掌握多種多樣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
總之,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老師就要有效改正教學中存的問題,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讓語文教學在《語文課程標準》新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改進,不斷提高,從而使語文課堂煥發(fā)新的活力,登上新的臺階,實現(xiàn)新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林雯.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實施[J].華夏教師,2017(3).
[2]張麗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4).
作者簡介:
黃秋艷,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xiāng)弄叢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