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瑩
摘? 要:新課標改革積極倡導探究式學習方式和學習理念,探究式教學模式對改變廣大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等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廣大體育教師應加強對“探究式學習”方法的認識,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中積極對學生進行探究式教學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小學? 體育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a)-0114-02
新一輪基礎教學課程改革積極倡導探究性學習方法與學習理念。探究性學習方法應用到小學體育教學中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發(fā)揮最大的潛能,增加學生的親身體驗,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1? “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簡析
1.1 理論基本定義
探究性學習,亦稱發(fā)現(xiàn)性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事物的觀察,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查閱資料,搜集相關數(shù)據(jù),形成解釋,對已有的結論做出相應的評價并進行交流、檢驗的探究性學習。其次,探究性學習本身就有提出解答、解釋、預測和交流的必然結果。因此,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必然少不了對事物的假設、批判以及邏輯思考。同時,學生只有在實踐中體驗才能真正地理解,做到學有所獲。
1.2 “探究性學習”方法的內(nèi)涵
“探究性學習”方法是指在小學體育教師指導下,教師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將教學內(nèi)容作為探究性的基本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在這過程中,經(jīng)過嘗試、體驗和實踐等學習環(huán)節(jié)進而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達到主動獲取新知,發(fā)展學生能力的目的。
2? 小學體育教學的一般現(xiàn)狀
長期以來,我國的體育教學方式和教學內(nèi)容比較單一,重視教師的教法,忽視學生的學法,主要采用教師示范和講解、學生模仿和練習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且教學班級和人數(shù)之多,沒能很好地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析,忽略對學生的潛能的激發(fā)。
2.1 教學方式和教學內(nèi)容單一
很多時候,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應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只會根據(jù)學校教學任務和教材對學生進行授課,教學內(nèi)容單一,方式方法枯燥乏味,沒有創(chuàng)新的方法意識,學生只能在教師的指揮下完成學習的任務,學生的積極性較低。
2.2 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居多
部分體育教師采用最多的教學方式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都是教師處在主動地位,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很少考慮到學生的體育需要,體育的基礎以及情感的體驗,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只是在教師的指揮下按照規(guī)定的要求完成相應的練習,導致課堂氣氛枯燥乏味,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大大減少。
2.3 教學對象多,忽略了對學生潛能的激發(fā)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的授課班級和人數(shù)多,學生的體育素質能力各有不同,在教學之前不能很好地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身體素質等進行詳細的調查,也不能做到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析,因而無法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3? 小學體育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法的應用
3.1 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積極運用探究式學習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讓學生猶如置身其中,引起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去,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如學習“立定跳遠”的時候,教師可通過引導和啟發(fā)學生想象,讓學生在腦海里建立青蛙跳躍的動作,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走進“青蛙跳荷葉”的情境教學中,讓學生在情境中輕松而愉快地練習,學習新知。
3.2 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標強調要尊重和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要求小學體育教學要從“灌溉式”的教學轉向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如小學體育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利用彈力帶進行各種各樣的教學內(nèi)容和練習方法。學生們用彈力帶進行揮臂鞭打的動作練習,用彈力帶組合拼成簡單的文字或圖形進行各種方式的跳或游戲,用彈力帶等距離地放置在地上,形成敏捷梯進行高抬腿,單腳跳,雙腳跳等身體素質的練習,創(chuàng)編動感十足的彈力帶操。一條簡單的彈力帶被學生們充分開發(fā)和利用,使其使用價值得到充分地挖掘,同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快樂和成功的體驗,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合作意識,并使得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去,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很好地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
3.3 化抽象為具體,通過直觀的手段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
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應該盡可能地簡單化和生活化。很多的體育概念在小學生這個階段是很多理解的。因此,體育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各種符合小學生年齡階段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與好奇心。例如“前滾翻”,小學體育教師可通過設置合理的實驗或問題“一個球和一塊方木在墊子上同時滾動,哪個更容易滾動?”,讓學生先觀察,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明白圓的東西更為容易滾動。進而體會人體在做前滾翻運動時身體團的越是圓就越之容易滾動。通過這種新穎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并讓學生親身體會,讓他們帶著問題認真地去探究,去驗證自己的結論,自主獲得前滾翻的體育基礎知識。
3.4 師生互動,促使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體育課堂上的互動過程,是師與師,師與生以及生與生之間的心理影響過程。學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學練,互助練習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示范、討論、點撥、評價等互動方式去檢查學生的學練情況。這樣能夠更好地顯示出學生的思維方式,所存在的問題,教師可及時恰當?shù)剡M行引導和做出有針對性的動作示范講解,有效解決學生在學練過程中存在的相應的問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激發(fā)潛能。
4? 結語
探究性學習方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的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模式是有必要的,探究性學習方法不僅能夠激發(fā)體育教師探索新的教學方式的熱情,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質,激發(fā)學生的潛能,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季瀏.走進課堂—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案例與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 盛雪梅.探究性教學在體育實踐課中的運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170-171.
[4] 楊文軒,季瀏.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組編寫.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 李曉紅.探究式學習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方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9):85-86.
[6] 溫國平.小學體育教育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法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