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玲
【摘要】歷史教學的方法有很多種,如何從眾多的教學方法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法十分重要。問題教學法是受很多教師青睞的一種課堂教學法, 但在實際教學中為什么要采用問題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有哪些類型以及運用這個方法應該注意什么問題等,都是我們應該探討的。
【關(guān)鍵詞】問題教學法;歷史教學;運用
問題教學法是受很多教師青睞的一種課堂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有哪些類型,運用這個方法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問題,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歷史教學中應該清楚的。
問題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運用提問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運用問題教學法之前首先應該了解一下問題教學法,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它運用到具體的實踐教學當中。
一、問題教學法的目的
根據(jù)課程標準,每位教師同一節(jié)課設(shè)定的教學目標有可能是不同的,但是運用問題教學法的目的基本是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回憶、鞏固、導入
回憶,主要是指教師在引入新課時讓學生回憶之前所學習過的舊知識。比如,當要學習“中國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這一課時,很多教師就會引導學生回憶之前的洋務運動。接著,鞏固,主要是在學習新課之前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例如在提到洋務運動時讓學生回憶其中的內(nèi)容,從而加深印象,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最后就是課堂導入了,在梳理了之前的內(nèi)容后,學生對中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進一步提問:“洋務運動誘導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那除了這個原因還有別的原因嗎?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閱讀‘中國資本主義工業(yè)的興起這一小節(jié)的內(nèi)容?!边@樣的三個問題就構(gòu)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利用提問來進行新課導入的體系。
(二)引起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中學生對歷史還是有很大的興趣的。他們興趣的來源是多樣的,比如豐富生動的歷史人物、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場景、連續(xù)不斷的王朝變換,抑或幽默有趣的歷史故事,等等。在上課之前或者上課的時候教師適當?shù)靥嵋恍W生感興趣的問題,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師生互動。例如講到“中國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這一內(nèi)容時,拋出問題:“同學們都知道葡萄酒,那么大家知道中國的張裕葡萄酒嗎?”從而讓學生“由生活進入歷史”,帶著興趣進入新課學習中,同時也能讓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更集中,從而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
二、問題教學法的類型
熟悉歷史教學論的人都知道,在提問的教學過程中,主要的問題類型有兩種:封閉性問題和開放性問題。
(一)封閉性問題
這類型與知識性問題其實是有點相通的,都是將答案限定在一個或少數(shù)幾個答案之內(nèi)。并且問題所有的答案多是比較明確的,比如“義和團的口號是什么?”“中國無產(chǎn)階級的特點有哪些?”
(二)開放性問題
允許有多種不同回答的問題叫作開放性問題。這些問題一般沒有固定的答案,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教師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引導。當然,區(qū)分開放性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條件就是,開放性問題在教科書中是沒有明確答案的。在運用開放性問題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給學生太多的限制,要不然就容易將開放性的問題轉(zhuǎn)變成為封閉性的問題了。在運用開放性問題時,應該懂得要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層層分析問題,在提哪些問題時要注意考慮問題的新穎性,學會逆向提問,學會轉(zhuǎn)換角度,同時也要讓學生學會質(zhì)疑。
個人認為在實際教學中,問題設(shè)計要把封閉性問題和開放性問題相結(jié)合,同時也要注意兩種問題使用的比例。
三、實施問題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了解了問題教學法的一些基本情況之后,我們在實際的問題教學法運用過程中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我們在設(shè)計問題的時候要考慮到問題的層次性,主要是分為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方面。在這個層層遞進的分析結(jié)構(gòu)中,要適當?shù)匕盐蘸妹恳粋€層次的問題。識記的問題是比較簡單的,學生可以直接以教科書中的原文來進行背誦。綜合和評價這一層次的問題則比較復雜一點,提這類問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不要盲目地使用,不然會影響教學效果。在綜合問題上,教師應該對學生所做的答案給予更多的引導和肯定,畢竟綜合問題的答案是多樣的,應該從更多的方面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例如經(jīng)常提出一些換位思考的問題:“假如你是歷史上的某一君主,你會怎樣做?”在運用這種問題的時候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避免課堂的沉悶或者脫離控制,這就需要做好課堂的預設(shè)。在評價的問題上,很多教師是運用歷史辯證主義的觀點來評價,在中學教學中可以將其簡單化,讓學生一分為二地看待歷史人物,介紹學生閱讀一些歷史人物的傳記,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一個歷史人物。綜上所述,在實施問題教學中會出現(xiàn)不同層次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再確定設(shè)計什么樣的問題來落實教學目標。
其次,在實施問題教學法的同時還要注意兩個適應,即適應學生的需要,適應教學目標。
設(shè)計一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考慮到它是否適合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是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很多學生都對歷史感興趣,但奇怪的是他們對歷史課程比較排斥。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樣的,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們就應該在提問題時勾起學生的好奇心,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為了提問而提問。比如,提到“五四運動”時我們可以這樣提問:“如果你是‘五四運動爆發(fā)時的一名中學生,你會怎樣做?”這樣的提問更容易讓學生聯(lián)系到當時的情況,從而給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教師一味地給他們提供答案,這樣的課堂就缺乏一種互動,換一種方式將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再次,問題教學法要和教師個人的教學目標相適應?;谶@個目的,我們就應該在備課的時候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況,要以學生為主體來設(shè)計教學。
最后,我們在設(shè)計問題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問題的難易程度,以及考慮如何更準確地表述我們的問題。這樣學生才能準確地理解教師要問的是什么,才能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作答,從而達到設(shè)計問題的目的。
綜上,問題教學法的使用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能盲目地使用問題教學法進行教學,而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需要。簡而言之,正確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會讓教學目標更有效地落實,也會讓我們的課堂更出彩。
【參考文獻】
[1]脫根德.以問題為中心的高中歷史教學方法探究[J].教育革新,2008(06).
[2]葛樹存.學生快樂學習歷史的策略探究———高中歷史教學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09(49):153.
[3]馮永強.將課本內(nèi)容問題化———歷史教學方法淺談[J].歷史教學問題,2010(01).
[4]崔鳳琴.淺議歷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J].才智,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