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高等職業(yè)院校而言,其目的是為社會培養(yǎng)應用技能型人才,而高職英語教學的目的則是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方式是提升語言應用能力的關鍵,本文從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角度出發(fā),簡要分析和探討了高職英語自主學習的方法,旨在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自我效能感;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019-02
一、引言
和普通高校相比,高職院校更加注重“職業(yè)取向”,其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以縮小與社會及市場需求的差距。隨著“學生中心說”的興起,高職英語教學也從側重語言知識轉變?yōu)閺娬{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技能訓練。這意味著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要承擔更多的學習責任,因此,只有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才能使英語學習更高效、更靈活。同時,高職院校學生生源復雜,英語基礎和能力素質差異較大,這也加速了英語教學向個性化、自主化的方向發(fā)展。認知主義理論認為,自我效能感與自主學習能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前者是后者的內在動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的動機、方法、態(tài)度以及積極性[1]。
二、自我效能感的內涵
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最早在上世紀末由美國心理學家Bandura提出,他指出,自我效能感就是“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簡言之,是自信心在某種任務中的具體體現。對英語學習而言,若學生具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學習任務,就會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并積極安排課余時間強化鞏固知識體系。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甚至在一開始就覺得會失敗,導致抵觸與英語有關的任何活動。由此可見,自我效能感在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
三、目前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現狀
筆者從以下兩方面就現階段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現狀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闡述。
(一)英語學習較為被動,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據數據統(tǒng)計,半數以上的高職院校學生認為自己的自控能力很差,已經習慣了灌輸式、被動式的學習方式,對英語學習幾乎采用的是機械記憶的方式,沒有任何學習計劃和方向,老師講到哪里,自己就學到哪里。近年來,高職英語教師開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但很多學生面對這種變化,表現出的是焦慮感,并沒有太多的興趣,也難以為自身制定適合的學習計劃和策略。與此同時,他們更傾向于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背誦知識點以及做習題,對自主學習找不到方向[3]。
(二)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普遍缺乏自信,他們承認自己是高考的失敗者,也默認了今后的職業(yè)可能處于社會的較低層次,加上英語基礎本身就薄弱,在英語學習方面就更加的害羞和自卑。他們認為,在有教師指導的前提下,自己的英語都不是很理想,自主學習的話,困難就更大了,一部分學生甚至會直接放棄學習英語,將時間投入到專業(yè)課上。
四、自我效能感應用于英語自主學習的途徑
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是激發(fā)自我效能感的關鍵要素。作為高職英語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鼓勵,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下面,筆者就自我效能感如何應用于高職英語自主學習提出以下四點對策。
(一)正確對待錯誤并給予積極反饋
任何一個學生在英語習得的過程中都會犯錯,高職學生也不例外,甚至有的學生對老師一再強調的內容也會犯錯,教師若是過度糾正,過度指責,就會使他們失去信心,越來越不敢面對英語學習。其實,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教師和學生自身都要正確對待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教師還要巧妙的指出他為什么會犯錯,如何避免,并給予積極的反饋。這種反饋必須是有針對性和有建設性的,要肯定每一位學生的進步,使其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4]。事實證明,積極的反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如“Excellent!”,“I am proud of you!”,“Good, you did a real good job!”等鼓勵性的話語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階段性的學習目標和成果,鼓勵其根據自身能力,循序漸進的提高成績。此外,積極的反饋也要適度,針對學生的進步和閃光點基于鼓勵即可,不能過于虛假。
(二)利用英語第二課堂加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都設有英語第二課堂,這在是英語自主學習中是重要的平臺。在第二課堂中,學生可根據自身愛好選擇感興趣的活動,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增強自我效能感。第二課堂的設立要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和英語基礎施行,選擇難易適中,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語言學習的成就感。同時,第二課堂也可以是第一課堂的延伸,起到鞏固強化的作用。如在學習《新視野英語教程:讀寫教程Ι》的《Wealth, Success or Love》一課后,第二課堂上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安排角色扮演,也可讓學生自主調節(jié)故事情節(jié),不僅能延續(xù)課上所學的知識,也是對學過內容的再創(chuàng)造,便于學生學以致用。在此過程中,學生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心理壓力,無論扮演結果好壞,把它當成一種特殊的娛樂方式就可以。第二課堂也可以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英文歌曲大賽、脫口秀等活動,學生可根據興趣自由選擇,從興趣點出發(fā),使英語從學生不愿碰觸的難題變?yōu)槎嘣膴蕵贩绞?,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5]。
(三)自主學習與合作式學習相結合
對高職階段的學生而言,掌握基礎的語言結構和知識框架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求學生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恰當的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熟練地進行溝通。這就要求學生要在小組之間進行合作學習,互相協(xié)作,互相鼓勵,共同進步。教師要給每個小組布置相應的任務,這個任務既需要個人的努力,也需要組員的配合,是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一種方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任務,各司其職,最終要把結果帶到小組中匯合為一個整體,組員之間也可以彼此交流提出改進意見,在自我管理與小組合作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自我效能感。
(四)注重發(fā)揮榜樣作用
學生在與學生的比較中,會不自覺的對自身的語言水平進行評估,因此,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既是一種間接經驗,也是重塑自信的源泉。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組為單位,設置不同的話題,讓其充分展示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鼓勵每一個學生多說多練,并使之互為參照。通過比較就會發(fā)現有的學生詞匯量大,語音語調標準,表達流利,但他/她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技能,也是這樣按部就班跟著老師學,只不過課下花了更多功夫而已,那么自己將課余時間利用好,也不會比他/她差。通過身邊榜樣的參照,可以使學生發(fā)現學好英語并沒有那么難,從而樹立信心。教師值得注意的是,比較不是目的,而是要善于弱化優(yōu)等生與后進生之間的能力差距,關注前者在自主學習中的方法和對學習的積極性[6]。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高職學生英語學科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我效能感低造成的,因此,其可塑性還是非常巨大的。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使之認識到自身的潛力和價值,對其取得的進步要積極肯定,使其重塑信心,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自我效能感,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和改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謝燕媚.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結構的分析與研究[J].基礎外語教育,2018(3).
[2]張健.自我效能感與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效率研究[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19).
[3]劉斯敏.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芻議[J].長江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2).
[4]翁美玲,毛志成,張賽爾等.國內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研究綜述[J].英語教師,2018(2).
[5]鄒強珍.地方院校大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調查研究[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3).
[6]邢小艷,王鳳林.民辦高校英語專業(yè)新生英語自主學習觀調查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
【作者簡介】
屠?。?978~),男,漢族,江蘇常州人,學歷:本科,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