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綺霞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朗讀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如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成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微信平臺的來臨,從不同層面為小學低年級朗讀能力提升賦能,為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個性朗讀、多種形式朗讀等提供了各種可能。
【關鍵詞】微信;朗讀;實踐;意義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76-01
一、微信在小學低年級朗讀中的實踐
微信是一款專門用來通訊的應用軟件。盡管微信不是針對教育教學而研發(fā)的,但是其自身所帶有的通信與社交功能,卻為教育教學帶來了諸多便利和可能性。微信平臺的使用會減輕老師們的教學壓力,同時可以共享更多優(yōu)質教學資源,有助于緩解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勻,讓更多孩子接受到同等質量的教育。
下面,筆者將對微信的主要功能及其如何運用于朗讀教學進行介紹。
微信功能模塊功能簡介
一對一聊天用戶使用微信創(chuàng)建一對一對話后,無需任何費用而只需少量流量就可以實現文圖、音視頻等信息的發(fā)送,私密性高,交互及時。
群聊用戶可以創(chuàng)建微信群,實現多人同時信息交互??砂l(fā)語音、文字及語音、視頻通話。
朋友圈朋友圈是微信的一個社交模塊,用戶可以將信息發(fā)布到其中,信息既可以是原創(chuàng),也可以是轉載自其它的軟件平臺。
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者可以發(fā)布消息(包括圖片及文章等)讓所有人看到,并可在平臺內和粉絲互動。
搜一搜可搜索微信平臺所有公眾信息及基礎資料,比如字詞等,一個百科全書式的搜索工具。
小程序通過小程序就可無需下載APP就能直達各種程序。
1.一對一聊天。
支持學生發(fā)送音視頻、文圖等信息,學生可以在課下就自己關于朗讀及學習的疑惑,直接向老師提問。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而且班級人數較多,教師的精力都放在授課上,很難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使用微信的聊天功能,即使是在課下,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實現異地同步交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
這種一對一聊天模式能夠更加聚焦的解決問題,尤其是一些相對比較內向一些的學生,他們不愿意在課堂上發(fā)言,一對一的聊天與朗讀指導會為這些學生學習成長提供更多幫助。
2.微信群。
微信群可以說是平時教學工作中運用最主要的手段,也是微信所有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微信的群功能可以幫助師生構建一個課堂外的學習共同體,教師可以隨時發(fā)布知識點講解視頻、課后作業(yè),進行課后答疑,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等。
通過微信群進行朗讀背景指導:比如朗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可以搜集一些魯迅的背景資料在微信群分享,同時可以利用衛(wèi)星的鏈接轉發(fā)功能,給學生介紹一些魯迅先生其他的作品。
通過微信群實時了解學生掌握動態(tài):學生也可以在群里形成討論,解決不了的問題再由老師來解答,這樣老師就能清楚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并且能夠針對學生的發(fā)言、朗讀水平及討論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和分析,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利用微信群加強三方參與感:微信群一般有三個群體——教師、家長和學生,在朗讀訓練過程中,不僅學生可以在群里發(fā)朗讀語音,家長也可以帶頭做示范作用。曾經筆者的班級群,有個家長積極的朗讀為學生們做示范,其他的家長都受到鼓舞,一起和學生朗讀文章,培養(yǎng)了大家的積極性,教師、家長和學生都可以對其他人的朗讀情況進行指導并點評。
3.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公眾平臺訂閱號一天可推送一次圖文消息,一次圖文消息中可包含多條圖文消息。同時還能夠穿插視頻、音頻、音樂等多媒體資源,甚至可鏈接網站、發(fā)起投票。如此豐富的圖文發(fā)布形式為朗讀作業(yè)的發(fā)布和反饋提供了施展空間。
作業(yè)評價反饋
筆者將其分為三個部分,其中最常用的是課堂跟進和課后輔導。家長把當日視頻或音頻作業(yè)上傳到公眾平臺后,教師集中查看,在翌日的課堂上對學生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點評;對個別作業(yè)完成不理想的學生,教師會找時間對其進行一對一輔導,及時糾正。最有趣的當屬家校聯(lián)動,如遇難度較大的口頭作業(yè),會舉辦譬如朗讀小能手、看圖說話之星等評選活動,評選結果及優(yōu)秀作品會公布在平臺上以供家長欣賞。
為課堂提供多種方法
如親子朗讀,只有在閱讀中體會主人公的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推送一些優(yōu)秀的親子朗讀音頻,供家長參考,然后請他們以MP3格式錄制好親子朗讀之后發(fā)送給筆者;從中挑選出部分音頻,在聽說課上用于訓練和賞析;把學生課上表現拍照,編輯成文反饋給家長,提升他們的參與度和看到自己孩子不斷成長進步的滿足感。
4.搜一搜。
微信推出“搜一搜”,是為了滿足大家的搜索需求,幫助大家更便捷地使用搜索功能,快速地獲取想要的內容或服務。用戶通過“搜一搜”獲得的信息是來自微信,比如公眾號的文章、朋友圈被公開轉發(fā)的文章等。
“搜一搜”可以很好的配合微信其他功能的使用,比如老師、家長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朗讀材料的背景知識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發(fā)現的生詞等都可以通過搜一搜功能,直接在微信平臺內部解決學習疑難。
5.小程序等。
小程序免去了下載APP的不便之處,比如我們在小程序中搜索“朗讀”,會出現一系列朗讀的小程序,如“飛豬朗讀”、“明兮朗讀”、“朗讀能手”等各種免費朗讀軟件供學生們學習使用??梢詽M足有些學生要自我繼續(xù)充電的需求,提高他們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微信是個大平臺,對大部分人來說,他是一個社交平臺。但只要我們充分應用,其實他更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比如運用在我們小學低年級朗讀能力提高上,會有極大的價值。
二、微信運用在提高小學低年級朗讀能力的意義
1.多種微信功能聯(lián)合運用,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教育家贊科夫認為:“教學中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學生的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有興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鮮事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者成功的內驅力,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
通過微信群、微信公眾平臺等知識的場景化,比如,在閱讀《桂林山水》時,可以在微信群分享桂林山水的實景視頻,讓沒去過的學生更加身臨其境感受到山水之美,增加他們的興趣和感知,在朗讀中提高自己認識,在提高自身認識中培養(yǎng)對朗讀的感情。
2.多樣化的朗讀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就必須進行教學方式革新。微信平臺則為新形勢下的教學工作提供了綜合學習的平臺。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各種形式的示范,如語音、視頻等;或者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分享各種朗讀視頻及語音,讓學生能夠得到多種形式的學習,從而尋找到自身最感興趣的朗讀學習方式。
其次,我們班還實踐過在微信群朗讀接龍競賽、朗讀表演以及分角色朗讀等,教師和家長在朗讀中進行指導,鼓勵學生,能顯著的提升學生朗讀能力。
3.多參與主體聯(lián)合發(fā)力,讓教學更輕松。
通過實踐,我們發(fā)現,微信平臺的充分使用在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同時,老師和學生、老師和家長、家長和孩子三對關系相處的更好了,反而更有助于其他教學,三對關系的改善不僅有利于朗讀,更全面的助益了整個教學工作。
4.通過混合式學習,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微信的運用不僅在于教學,還在于混合式學習:小學語文教學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語文課程知識,還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以及自主學習等能力的重任。相較于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它更有利于培養(yǎng)新課改要求學生具備的能力,調動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
三、總結
微信的出現讓我們的朗讀學習發(fā)生了巨大的革新。首先是移動式學習讓課堂更開放,讓學習無處不在,可以適用于任何場景,不再局限于課堂,更加增進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是增進了學生與家長及老師的聯(lián)系,讓課堂更加活躍,老師及家長也可以更有效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后,也是最有意義的一點,通過微信平臺學習朗讀的實踐中,以小見大,讓學生真正擁抱互聯(lián)網,學會在知識雜亂的海洋里抽取自己需要的內容,擴大自身視野,這對于從出生就接觸互聯(lián)網的學生們來說至關重要(對于這一代來說,讓他們學會擁抱互聯(lián)網比反對互聯(lián)網更有效)。
參考文獻
[1]張曉宇.《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學習在小學語文中應用研究》.
[2]張靜.《基于微信公眾平臺-巧設小學語文口頭作業(yè)》.
[3]宣圣琦.《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小學語文口頭作業(yè)的設計研究》.
[4]黃紅.《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小學語文口頭作業(yè)設計》.
[5]李穎.《朗讀教學在小學低年段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現狀及對策》.
[6]陳丹.《論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
[7]趙明明.《微信群輔助小學語文學習新方式構建探索》.
[8]毛玉婷.《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
[9]薛?,?《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
[10]陸可愛.《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指導策略》.
[11]王云.《移動學習背景下微信支持的小學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