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碧
摘 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教師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有效課堂:精心設計導入,創(chuàng)設有趣的學習情境;設置有內容、有質量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習興趣;教學方法;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5-0095-01
學習興趣是學生求知的一種動力,是激勵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對學習感興趣,就會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積極思考。兒童剛剛進入小學,接觸的第一堂課基本上都是語文課,因此語文課應是點燃學生求知欲火把的第一?;鸱N。但是心理學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隨著年級的升高而遞減。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學不得法,教師不善于在教學中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具體來說,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闭n堂教學的導入,猶如樂曲中的“引子”,起著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活動、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設計的導入,能抓住學生的心弦,質疑激趣,促成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求知的振奮狀態(tài)。課堂開始,教師應巧設懸念,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一種樂學的氛圍,把學生的學習情緒、注意力和思維活動調節(jié)到積極狀態(tài)。導入的方式方法應靈活多樣,根據(jù)不同階段、不同文體、不同課文內容安排設計,故事、歌謠、音樂、游戲、課件等都可隨機使用。教師還應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玩游戲、愛活動的特點,精心創(chuàng)設有趣的學習情境。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使學生樂學、愛學。學生的舊知和新知、能力和愿望形成了一種矛盾,這種矛盾引起了學生迫切想了解課文內容的欲望,使學生產生了探索的要求,為深入閱讀課文創(chuàng)造了條件。先介紹課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可以激發(fā)學生強大的學習興趣,學生對文本有了興趣,才會有深入探究的欲望。
設置一些有內容、有質量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七顆鉆石》時,隨著時間的拉長,學生的注意力逐漸分散,學習興趣也有慢慢減弱的趨勢,這時教師可提問:“水罐變化了幾次,每次都是小姑娘幫助了誰?是什么讓水罐發(fā)生了這樣的變化?你從哪里知道的?”這樣的問題,使學生產生了興趣。因此為解決這個有趣的問題而積極思考起來,有的看圖,有的讀課文,還有的用想象的方法進行推斷,于是深入研究的興趣又一次被點燃,這為解決課文難點奠定了基礎。教師還可在講讀結束時,提一些想象性的問題。例如,教完《撈鐵?!愤@一課后,教師提問:“還有沒有比懷丙‘撈鐵牛更好的辦法呢?”頓時,教室里又熱鬧起來了,本來要消失的興趣又一次高漲起來,有的學生說可以用一塊大磁鐵,利用磁鐵把它們一只只吸上岸,也有的說可以用起重機……學生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意見。教師再問:“你們這些方法在當時的條件下可以用得上嗎?”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始終保持深入探究的興趣。
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做恰當?shù)奶幚?,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和教材特點,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也是不可忽視的一方面。所以,興趣,既要在內容上“出新”,又要在方法上“機變”。第一,教師可用直觀演示等教學手段,變抽象為具體,化遙遠為貼近,借此喚起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蝸?!愤@篇課文時,教師先找好制作好的小視頻,讓學生仔細觀察小蝸牛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從墻爬上去的,它如何在摔下了墻后又繼續(xù)往上爬。教師將蝸牛的努力和堅持不懈通過小視頻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然后讓學生通過讀、想對課文產生興趣。第二,在玩中學,激發(fā)學生興趣。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讓學生融入課文所講的故事,學生很感興趣。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進一步理解了課文,學習興趣會得到進一步激發(fā)。如在教學《吹泡泡》這一課時,教師讓學生事先準備了肥皂、吸管、小碗。在初讀課文后,教師讓學生根據(jù)所帶來的材料,依照課文中小朋友吹泡泡的步驟也來玩一玩。這樣,學生的興趣高漲,不僅玩得很高興,而且在玩的過程中把“小朋友玩吹泡泡”的過程梳理得一清二楚。吹完泡泡后,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主旨也就一目了然了。
總之,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是天生的,更不是教師“說教”所能促成的,而是根據(jù)教材內容和特點采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逐步培養(yǎng)和發(fā)展起來的。因此,教師應做點燃學生興趣之火的引火者,創(chuàng)設有趣的學習情境,提出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問題,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謝楊英.興趣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8(20).
[2]林景書.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有效課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討[J].教育觀察,2018(08).
[3]陳卷忠.小學語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1).
[4]高雪.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成才之路,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