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昭斌
[摘? ?要]提升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不僅是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更是提升高中生道德素養(yǎng),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重要途徑。文章從“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增強政治認同,培育有政治立場的政治公民;注重問題探究,培養(yǎng)科學精神,培育有思辨態(tài)度的理性公民;結(jié)合典型案例,培養(yǎng)法治意識,培育有規(guī)則約束的守法公民;利用活動課程,增強公共參與,培育有責任擔當?shù)纳鐣瘛钡冉嵌葘μ嵘咧猩枷胝螌W科核心素養(yǎng)展開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思想政治;培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 ? G633.2?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13-0047-02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重要的育人目標,在新時期教育教學目標進一步明確的基礎上,我國育人目標得以進一步確立,立德樹人成為我國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育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可以提升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價值認同意識、對社會事件的科學分析能力、對生活問題的實踐解決能力、對個體價值的行為選擇能力,使其成為高素質(zhì)的人才,為其步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時代新人。
加強高中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促進學生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的必然途徑,那么在新時期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哪些角度入手展開教學,才能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呢?筆者認為以下策略是值得嘗試的。
一、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增強政治認同,培育有政治立場的政治公民
所謂政治認同,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中國共產(chǎn)黨和社會主義道路具備真摯感情和高度的理性認同。培養(yǎng)當代高中生的政治認同,是促進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徑,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方法。
中國能夠取得今天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群眾不懈奮斗和努力的結(jié)果,這些努力是值得每一個社會主義公民肯定和尊重的。而對這些成果的認知更是增強人民群眾政治認同的前提與基礎。在當今這個偉大的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已經(jīng)成為中國人的符號,它凝結(jié)著人民群眾的智慧、追求和愿望,更是廣大群眾政治認同的具體培養(yǎng)途徑。青年學生的政治認同是其創(chuàng)造未來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柱,是其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道德準則,因此,只有從政治認同入手,從素養(yǎng)提升入手,才能夠使廣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公民,成為社會主義優(yōu)秀的建設者與接班人。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呢?當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感知生活的變化和社會的進步,就能夠?qū)ι鐣髁x理論產(chǎn)生更直觀的認識;當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感知不同時代年輕人所面對的不同命運,就能夠?qū)ΜF(xiàn)階段的中國道路形成更強的自信。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政治認同。教師可將提前錄制好的視頻在課堂教學中播放出來,視頻主要圍繞“爺爺奶奶的16歲生活”“父母的16歲生活”展開,使學生在年代的跨越中體會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學生為自己所處的政治生活感到自信、感到光榮、感到幸福,就可以成為學生提升政治認同的強大動力。
二、注重問題探究,培養(yǎng)科學精神,培育有思辨態(tài)度的理性公民
科學精神不僅體現(xiàn)在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課程之中,更是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在思想政治學科中涉及的科學精神具體包括求真務實思想、規(guī)律尊重思想、實事求是精神等等。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思考與辯論中形成自己的認知,更理性地面對生活、面對世界,這是新時期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賦予廣大教師的重要使命。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科學精神體現(xiàn)在對真理的執(zhí)著探索上,對權威的勇敢質(zhì)疑上,對規(guī)律的充分尊重上,對傳統(tǒng)精神的批判繼承上,在對真理越辯越明的不斷思辨中實現(xiàn)理性精神的塑造。
在思辨中探究問題,在問題中尋找理性,這也是提升高中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方式。那么如何進行問題的引入,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意識呢?將社會中的熱點事件帶入課堂,使學生在關心時事的過程中形成理性思維是將其培養(yǎng)成為理性公民的重要途徑。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最近發(fā)生的“杜嘉班納辱華事件”作為問題的切入點展示在課堂之中。當然具有愛國熱情的高中生,無須教師贅言,就能夠觀點鮮明地擺出自己的態(tài)度,但對于理性的認知,恐怕不僅僅是高中生,所有的中國公民都應該認真思索,為此教師可以將以下視頻播放出來:中國網(wǎng)友直播剪掉自己所購買的價格不菲的杜嘉班納衣服、用打火機燒掉用自己血汗錢換來的杜嘉班納鞋子……視頻播放完畢后,將問題拋給學生:如果你有一件價格不菲的杜嘉班納衣服,你會怎么做?燒掉或毀掉已經(jīng)屬于自己的衣服、鞋子,這樣浪費的行為是真的愛國還是假的愛國?將杜嘉班納的衣服套在寵物狗的身上,這種行為是愛國還是炒作?作為一個合格的中國公民,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去回應杜嘉班納的辱華行為?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去完成理性愛國的使命?相信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學生在思考和辯論中定會得出屬于自己的完美答案。
三、結(jié)合典型案例,培養(yǎng)法治意識,培育有規(guī)則約束的守法公民
對高中生進行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從尊法、懂法、守法、用法等角度著手,從而使學生在自覺參加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
要想在日常教學中實現(xiàn)對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達成以下目標:認識到法治是人類文明演進中逐步形成的科學的國家治理方式,而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重要革命;在理論認知與實踐參與中懂得什么是憲法與法律至上,什么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如何權衡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關系,如何在生活中踐行依法辦事;擁有法治使人共享尊嚴,讓社會更和諧、生活更美好的認知和情感。
在這樣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我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是提升學生法治意識的必要途徑。
案例分析是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高中生政治學科素養(yǎng)的具體方法。讓學生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提升法治意識,能夠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互動性和教育性。例如,明星吸毒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明星因吸毒被曝光從此星路暗淡,既讓粉絲感到惋惜,也讓人們感到憤慨。教師就可以將近期發(fā)生的“羽凡吸毒”事件以案例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時,部分學生會存在這樣的想法:“明星吸毒是個人問題,與法治無關?!碑攲W生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時,教師就可以進一步通過案例進行引導,如將緝毒警察壯烈犧牲等案例展示出來,引導學生約束自我行為,做守法公民。
四、利用活動課程,增強公共參與,培育有責任擔當?shù)纳鐣?/p>
提升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與公共參與意識,是提升學生社會使命感的重要途徑,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更是促進學生實現(xiàn)社會價值的重要形式。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公共參與精神,需要引導學生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具備有序參與社會事務的能力,二是具備承擔社會責任的擔當,三是將“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理想與信念,四是在享受當家做主權利的同時不斷提升履行自身義務的意識。
理論學習的目的在于指導實踐,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開展也是為了能夠給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指引,因此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將政治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學生對自己的公民身份產(chǎn)生認知,提升公共參與素養(yǎng)。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我可以為社會做什么”為主題,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社會實踐,如成立環(huán)保宣傳小組,為街道清潔獻出自己的力量;走進社區(qū),在體驗社區(qū)服務時感受人民的力量;走上街頭,為環(huán)衛(wèi)工人送上一杯熱水,獻出一份愛心;走到商業(yè)街,為“煙頭不落地”活動發(fā)揮出自己的力量……具體的實踐活動可以由每個小組的成員自主思考,自主規(guī)劃,自主實施。相信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收獲是課堂無法給予的。
提升高中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新時期我國高中教育教學的重要發(fā)展方向,為此本文提出了以上策略,希望上述內(nèi)容能夠?qū)V大教師有所啟示,讓我們共同為提升高中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而努力!
[? ?參? ?考? ?文? ?獻? ?]
[1]? 李仙鴻. 從高考試題的命制看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以2017年11月浙江省思想政治選考試題為例[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18(2):88-90.
[2]? 王靜慧.基于理性精神立意的高中政治主題式教學探索:以《市場配置資源》一課為例[J]. 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2):63-65+99.
[3]? 邱斌.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策略研究[J]. 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2):21-24.
[4]? 胡田庚. 中學思想政治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5]? 黃德林,邱杰,徐偉.思想政治教育若干前沿問題研究[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