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wèi)容
【摘? 要】 只有我們不斷的以新課程理念作為我們教學的指導,才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去總結教學的經(jīng)驗以及教訓,不斷地通過積累的經(jīng)驗和教訓來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提高我們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效率,積極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本文對高中政治教學高效課堂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高中政治? 高效課堂? 方法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我們必須要想方設法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創(chuàng)建高中政治教學的高效課堂。
一、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更多話語權
思想政治教師給人的印象是:守舊、刻板、古董;思想政治課堂給人的感覺是:灌輸空洞的大道理。這種教師形象、課堂模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也難有活力。教師要從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入手,營造一種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給學生更多的話語權,讓學生體驗做課堂主人的感覺,促使學生能夠喜歡、投入到思想政治學習探究活動之中。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高高在上、是課堂權威、學生是接受者、服從者的陳舊定位,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敬畏感,尤其是畏懼感,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實現(xiàn)師生交流的順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允許學生對課本、對老師的觀點產(chǎn)生質疑。教師對于學生挑戰(zhàn)傳統(tǒng)觀點的思維,應給予應有的理解和尊重,讓學生的思想和課本發(fā)生碰撞,以實現(xiàn)發(fā)展性、跨越式學習。
二、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優(yōu)化課堂教學
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總是希望學生了解更多,生怕學生不懂而講授過多,擠占了學生消化吸收的時間,使學生獲益較少,效率低下。為此,教師要轉變觀念,要認真地鉆研教材,將教材中時代性、科學性、縱橫交錯的結構性、豐富的人文性以及“三維”目標深入淺出地挖掘出來。如果教師不打破陳規(guī),不改變舊的教學模式,而錯誤地認為:教師是教書,學生是讀書,教師只教課本知識,而學生也只有死記硬背課本知識,就無法突破陳規(guī)達到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也無法適應社會的需要。 此外,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說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傊?,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使其得到全面發(fā)展。在新課改下,教師必須轉換教育教學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擺脫“學海無涯苦作舟”的陳舊觀念,優(yōu)化課堂教學,為素質教育向縱深發(fā)展夯實基礎。
三、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
高中生的好奇心強,對很多事物都已經(jīng)有了自己強烈的探究欲望,經(jīng)常會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比如一些大型國際盛會的內(nèi)幕資料、如何看待選秀節(jié)目等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教師對此要予以充分重視,尊重學生的真實想法,保護學生的求知欲。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具體需要注意三點:一是要與課程內(nèi)容息息相關,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不能完全脫離教學內(nèi)容,偏離教學主題的軌道;二是要能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情境表演中有所收獲,或眼界大開,或增長見識,或區(qū)分易混概念,而不是單純地營造歡樂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熱鬧中一笑而過;三是要將學生作為情境創(chuàng)設的主體,注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教師要減少對學生的強制安排與要求,盡量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四是要形式多樣,能夠根據(jù)每節(jié)課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比如除了采取表演的方式,還可以采用談話式、討論式、演講式、辯論式等有趣的方式,將書本上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象或事例。
四、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對高中政治的教學形式的改變,也是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首先在教學形式上來講,小組合作的探究式學習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教師的角色轉變?yōu)閷W生的引導者和指導者,教師將更多地時間交給學生進行辯論等形式的自主學習。對于學生來講,以往的政治課程都是學生單一的、被動的學習,而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小組之間激烈的辯論當中,也能培養(yǎng)學生對于問題的探究精神,提高政治課程的教學質量。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的組合,教師在提出一個具體的問題后,小組之間擬定自己的觀點和論據(jù),并首先在小組之間辯論和探究,之后在小組之間進行辯論探究,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對學生的辯論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力求每一個小組都能探究出自己的觀點。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再通過教師的總結和點評,鞏固所學的知識。
五、提升學生解決習題的能力
在提升學生解決習題的能力時,教師將首先要糾正學生在習題訓練中的錯誤觀念,很多學生在習題訓練時只當是任務,做對了就放在一邊不考慮,做錯了有時也不放在心上。這樣做根本達不到習題訓練的目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習題和課本上的知識點相聯(lián)系,透過習題看出其所考查的知識點。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習題情況看出自己在哪方面知識掌握比較薄弱,以便在之后的學習中對癥下藥。另外教師要傳授給學生解答習題的技巧,掌握解題技巧就好像擁有一把鑰匙,有了它無論四周情況是多么復雜,學生也能輕松打開大門,找到答案。例如在解答主觀題時,教師就要讓學生擁有這樣的意識:問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該怎么做。學生只有樹立這樣的思想,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才能有條不紊,嚴密周到。最后,在習題訓練時,教師尤其要注意避免各種誤區(qū),選擇典型習題,達到理想效果。
總之,作為一名高中教師,在政治教學中我們要滿懷熱情信心,爭取以最佳狀態(tài)投入到教學中。同時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實現(xiàn)高效有序的教學,真正培養(yǎng)學生政治學習的能力,最終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高邦林.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求知導刊,2015(15).
[2] 李志欣.淺談政治高考復習中的知識識記技巧[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