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馨
一、作文自評互改模式操作過程可行性
(一)鼓動激情,對比發(fā)現(xiàn),典型引路
在指導學生作文自改互評之前,首先有必要向?qū)W生闡明本次習作的要求和寫作要領,學生。當學生習作完成初稿后,老師可以先進行粗略的審閱,在學生的作文草稿中找出幾篇質(zhì)量不同的典型案例投影讓學生閱讀,總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然后大家口頭評論,看文章的內(nèi)容是否真實,結構是否完整,層次是否清晰,用詞造句是否恰切,文題是否相符。最后由老師運用修改文章統(tǒng)一符號用紅筆對文章作增、刪、改、調(diào)的示范批改,對學生的作文可以“雞蛋里挑骨頭”,對質(zhì)量較差的作文則力求找出閃光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增強學生寫好作文的信心,激勵學生尋找新的成功。在示范批改的過程中,學生從作文實例的具體指導明確了修改標準,掌握了一整套修改文章的統(tǒng)一符號和修改方法,為自己修改作好了準備。這樣,教師的改與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就形成了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
(二)優(yōu)勢互補,集思廣益,分組修改
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批改小組,小組人數(shù)以4至8人為宜,依據(jù)自愿原則和互補原則。前者以求和諧的人際關系作為心理保證,后者為寫作水平高低互補以合理的人員配備作為互評的能力保證。選出1名至2名組長,必須是認真負責的,最好也是寫作水平比較高的。他們主要負責收發(fā)作業(yè)、安排批改、組織小組評議和推薦佳作的工作。為了增強學生批改效果,可以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作文的要求將批改步驟寫在黑板上:比如①改錯字;②改錯句;③改正表達不恰當?shù)恼Z段;④找出不正確或不恰當?shù)恼擖c、論據(jù)和論證方式;⑤寫出評語草稿等等。批改時,每人發(fā)給一篇文章根據(jù)步驟進行,修改小組成員可以輕聲交談、切磋研究、討論修改。老師巡回指導,了解批改情況,幫助解決批改中的疑難問題,幫助有困難的小組或同學,只作提示,決不包辦修改。批改后各組代表談意見,推薦在評改中發(fā)現(xiàn)的優(yōu)秀作品和精彩片斷在班上讀給學生聽,供大家欣賞品味,這樣做對好的同學是個鞭策,對差的學生是個促進。最后,還通過全班討論評出最佳“批改小組”,每個小組都會為了本組的團隊榮譽積極努力,提高了寫作激情。教師挑出修改成功的文章若干篇,由學生本人在班上朗讀或張貼在學生園地里,以示表揚。
二、深化理解,自我修改,完成寫作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成品作文的最終實現(xiàn),即變“他人改自己的”為“自己改自己的”。當大部分同學明確了修改重點,掌握了修改方法后,逐步放手自改。學生自改時要求反復吟誦,通過慢速閱讀、快速默讀等形式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修改。再把修改后的習作讀給其他同學或家里人聽,請他們提意見,再進一步修改。學生自批改后,還可以讓學生談作文修改的好處,談自己在修改中的體會,讓他們知道怎樣修改,提高他們的自改作文水平。這樣做,教師可以從繁重的批改中解脫出來,考慮學生作文中更重要的問題,加強指導,使學生逐步具備出口成章、下筆成文的本領。
指導學生修改作文中應提請學生注意:①修改符號要規(guī)范;②添加的內(nèi)容要清楚;③字體要工整不要改變別人的文章的原意;④評語不要面面俱到,應針對這篇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寫評語;⑤評語語言可以幽默一些。
這種評改模式,使作文教學具有可操作性,高效性,趣味性。通過一些有理有據(jù)的標準,讓學生和老師更好的進行習作方面的學與講。
三、作文自評互改模式操作的有效性表現(xiàn)在
《語文課程標準》有這樣的目標要求:“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修改自己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弊寣W生參與到作文評改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特別是在我市教研室、教培中心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下,我們對作文自改互評進行了有計劃、有步驟的研究和實驗工作,使實驗工作,逐步沿著正規(guī)化、科學化的道路健康發(fā)展。目前,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從實驗課效果來看,學生已經(jīng)越來越適應和認可這種自評互評方式
實驗課的效果也日趨向好的方面發(fā)展。我們曾對學生進行了兩次“適應作文評改方式的問卷調(diào)查”,從兩次問卷調(diào)查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對作文自改互評的認可,并正在越來越適應這種方式。我們再次對七年級的218個學生調(diào)查,結果是:對自改互評方式適應的198人,占90.9%;不適應的20人,占9.1%。應該說,90%以上的學生能夠適應作文自改互評的。
(二)作文自改互評使學生的評價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甚至表現(xiàn)出很高的水平
比如,七年級(2)班羅雅聰給同學作文《機靈的小狗歡歡》的評語:“本文條理清楚,先點明小狗的特點:機靈、可愛,又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xiàn)其特點,文中比喻句、擬人句很多,最后一段尤其生動,讀后誰不說這小狗機靈呢?這篇文章把小狗歡歡寫活了,值得肯定。但在介紹小狗歡歡‘管閑事捉蠔子時就顯得不夠恰當,‘歡歡的正義與主題中的‘機靈沒有較好的過渡和統(tǒng)一。作為家庭一分子,小狗更多的是與家人和睦相處,如果也能采擷這方面的趣事,再將主題上升到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歡歡的形象不是更豐滿更可愛了嗎?”
四、作文自評互改模式操作產(chǎn)生的積極的影響
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也就直接反映出語文教學質(zhì)量優(yōu)劣。通過作文自改互評,有效的提高了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作為語文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寫作教學如能合理運用學生作文自改互評的方法,就能培養(yǎng)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促進其寫作能力、評價能力和鑒賞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形成,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充滿民主氣氛的現(xiàn)代教育模式的構建過程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用它替代老師批改作文這種傳統(tǒng)的批改形式。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局面已經(jīng)形成,使學生真正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