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鈺
摘 要:在美術教育學的課堂中,為接近有效教學的目的,合理呈現(xiàn)美術教育學中美術造型教學的課堂教學體系,文章以莫高窟壁畫中飛天形象為知識點,引入了BOPPPS教學模式進行模塊化教學,讓同學們更好地掌握莫高窟壁畫中飛天形象的藝術特征。旨在增加課堂的完整性,進而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堂教學的參與式學習,更好地增加課堂互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BOPPPS;造型教學;有效教學;教學設計
BOPPPS教學是一種北美高校廣泛應用的有效教學模式,起源于加拿大教師技能培訓的教學體系。[1-2]其主要分為六個模塊去建構我們的教學框架,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有效教學,以合理有效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和學生反饋環(huán)節(jié)增加整堂課程的互動性。BOPPPS教學重視師生交流,重視探究性的發(fā)散思維方式,并且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種有效教學模式的特點是:有利于任課教師理清課堂思路,能夠增加學生的參與式與互動式學習。
有效教學設計是我們根據(jù)教材的課程標準和所要教授學生群體的特征,把課堂教學按照一定有序的排列,從而確定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的一種設想和計劃。有效教學設計通常涵蓋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和教學時間上的分配等。在課上,任課教師能夠科學合理地講好一堂課,達到教學的目標是和合理的教學設計方案分不開的。
本文就以藝術類大學本科生教材《美術教育學》中的造型教學這一知識點為理論基礎,以莫高窟壁畫中飛天形象為課堂實踐,結合BOPPPS有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以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一、BOPPPS教學模式
BOPPPS六大教學模塊任務的解釋:導入(Bridge-in),聯(lián)系新舊知識點,從而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提高課堂學習興趣。目標(Objective),教師在上課前明確教學目標,能夠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方向。前測(Pre-assessment),進行課前診斷性的評價,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知識積累,合理控制教學內(nèi)容的深度與進度,并獲得及時有效的反饋,從而更加合理地調(diào)整課堂教學計劃。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培養(yǎng)學生們的探究性發(fā)散思維,增加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性。后測(Post-assessment),檢測有效教學的學習效果,進行有效教學評價過程??偨Y(Summary),系統(tǒng)概況、總結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預告下一節(jié)課的知識點,構建合理的學習框架。
二、BOPPPS教學模式下美術造型教學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課前準備
美術造型教學所涵蓋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而且復雜,為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幾種類型的美術教學方法,本文引用了BOPPPS有效教學模式,更合理地去設計教學內(nèi)容,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本節(jié)課采用理論講授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法,理論知識點部分選取于由尹少淳教授所編寫的《美術教育學》第六章的第三節(jié)美術教學的方法與模式建構。[3]實踐部分以莫高窟壁畫中飛天形象為例。
首先是對造型教學概念的講解,然后讓學生充分練習,最后再加上任課教師對學生作業(yè)的觀摩,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造型教學的內(nèi)容。
(二)BOPPPS教學過程設計——以莫高窟壁畫中飛天形象為例
1.導入(Bridge-in)
一個良好的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能夠很好地提高大家對課堂的吸引力,能夠引起同學們的共鳴和對新知識點的學習欲望。教師課前可設計一個小的提問環(huán)節(jié),來引入我們今天的上課內(nèi)容。
所謂造型教學即繪畫、雕刻等藝術門類的學習,這些藝術門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理論與技法相結合,更注重于實踐。造型一詞來源于德語,是由德國文藝理論家萊辛最早提出的,直到20世紀之后才被廣泛地使用到中國的美術、書法等藝術門類的教學中。
造型教學的第一階段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對事物的認知是這一階段的關鍵。
教師在課堂上可通過觀看PPT圖片和莫高窟的相關視頻,來激發(fā)學生們的理解和認識。
大家都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們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擁有著眾多精美絕倫的壁畫,這些壁畫包括了佛本生故事圖、說法圖、供養(yǎng)人圖像、裝飾圖案藻井圖。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還有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壁畫中的飛天形象。
2.目標(Objective)
教學目標,即誰將學到什么,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和學到什么程度。教師需要在課前讓學生掌握明確的學習方向。在設定目標時,要做到具體明確,且可觀察并且可衡量。
重點:掌握莫高窟壁畫中飛天形象的藝術特征。難點:能夠運用油畫材料和技法,臨摹壁畫中的飛天形象。
3.前測(Pre-assessment)
前測的作用是為了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點與學習能力。教師進而根據(jù)這一點及時去調(diào)整上課的深度與課堂進度。教師前測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提問、小測驗、分組談論等。在小測驗時可采用一些軟件,比如超星學習軟件、雨課堂和問卷星等。
本節(jié)課是繪畫實踐課,所以前期采用小組談論的方式進行。學生在課上互相交流關于莫高窟的所見所聞,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討論結果檢測學生對莫高窟知識點了解的程度,并了解學生們的前期學習能力。
4.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
參與式學習,這一階段是為了避免學生在課堂上走神,讓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去,同時也可以更好培養(yǎng)學生們的集體觀念意識和團隊精神,進一步在課上增加師生互動。 教師在本節(jié)課中要提示學生應該學習到什么樣的繪畫技法,達到什么樣的繪畫效果。教師應該先進行范畫的分解,以便學生在之后循序漸進地學習。
教師選取莫高窟第313窟北壁的說法圖中的飛天形象,先讓學生分析其藝術特征,然后由教師進行范畫示范,之后由學生進行素描初稿、油畫創(chuàng)作終稿的美術造型繪畫練習,體驗古人壁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4],增強學生繪畫學習的興趣。
5.后測(Post-assessment)
教師在課堂將要結束時,進行一些小的測驗,以便于了解學生在本節(jié)課所掌握的學習進度,是否達到了我們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教師將學生們臨摹的壁畫中的飛天形象懸掛在墻上,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們互相討論、交流,在本節(jié)課上學到的知識點。
6.總結(Summary)
教師在課堂結束后,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進行總結,針對不同的課程內(nèi)容可以選擇相應的形式,進一步幫助學生整理學習思路,有效地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點進行反思。比如,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課堂觀摩的形式。
將班內(nèi)學生臨摹的壁畫作品懸掛在墻上,同學們圍坐在教室內(nèi),由任課教師對本節(jié)課同學們臨摹的作品進行品評。
三、結語
BOPPPS有效教學模式相對于我們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模式,能夠更好更清晰地讓學生們了解任課教師的教學思路,在課堂中能夠得到充分的師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在課堂中,學生不光能從實踐性的操作中體驗壁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更能夠和老師進行更多理論知識上的互動交流,積極進行反饋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曹丹陽,印光耀.加拿大BOPPPS教學模式及其對高等教育改革的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2):196-201.
[2]Pattison P,Day R.Instruction skills workshop(ISW)handbook for participants[M].Vancouver:ISW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2006:3.
[3]尹少淳.美術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66-267.
[4]趙聲良.飛天藝術——從印度到中國[M].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08(10):139.
作者單位:
集寧師范學院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