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組合作學習已被應用到許多中學課堂當中,它旨在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與運用,促進其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發(fā)展以及人際交流技能的提高。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初中英語體系龐大,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在單詞基礎上進行的延伸,而英語寫作教學是教學中的重點以及難點。
【關鍵詞】小組合作;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作者簡介】李卓,福建省廈門市內(nèi)厝中學。
隨著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強調(diào),對問題解決能力以及人際合作能力的重視,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策略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是由幾個能力不同的學生組成小組共同學習,并強調(diào)學生之間的互動。小組合作通常是由四或六個人一組,在老師的指導下,朝著一定的目標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它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們降低了焦慮感和緊張感,并且有了更多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強調(diào)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夠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語言的學習本身就是一門非??菰锏恼n程,特別是英語的學習,對于初中生來說,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很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運用,就是要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英語教學中來。
筆者以人教版《英語》(Go for it)七年級上冊Unit6“Do you like bananas?”Section B第五課時為例,具體闡述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一、教學實踐
1.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用英語討論喜歡與不喜歡的食物。以自己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為主線,并完成“My Eating Habits”為題的寫作任務。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學會區(qū)分與辨別健康食品與非健康食品,并懂得合理健康地飲食。
2.教學過程。
(1)課前導入。
1)提出問題,老師引導學生思考:當談到飲食習慣,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復習本單元與飲食相關的詞匯與短語,并以圖示將所列食品分為健康食品和非健康食品兩組,使學生加深印象,從而能夠辨別健康與非健康食品。
(2)小組合作。
1)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調(diào)查表。寫出同伴一日三餐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并以自編對話形式為大家口述小組成員的飲食情況。
2)四人小組合作完成對話展示。
(3)寫作指導。
1)首先,學生默讀寫作要求,認真審題,并快速記下寫作要點。寫作要求如下:
假設你是Mike,你喜歡吃健康的食品,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請以“My Eating Habits”為題,根據(jù)下面的表格提示寫一篇短文,介紹一下你的飲食習慣并談談保持健康飲食的方法。詞數(shù):60個左右。
喜愛 健康的食品
早餐 牛奶、雞蛋和面包
午餐 米飯和雞肉
晚餐 蔬菜、水果和米飯
2)老師對本次寫作進行寫前指導,分別從人稱、時態(tài)、體裁三個方面講解。并總結(jié)寫作的綱要:BBE模式,即beginning, body, ending.具體的寫作指導如下:
人稱:_____第一人稱_____? ?時態(tài):____一般現(xiàn)在時_____。
體裁:___說明文_____,按___邏輯__的順序敘述。
Outline:
Beginning: Introduce yourself. (簡單介紹自己)
Body: What do you lik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 (一日三餐的飲食情況)
Ending: Opinions(觀點及看法) about healthy eating.
(4)進行寫作。
1)播放輕音樂(8分鐘),為寫作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
2)PPT上呈現(xiàn)寫作詞塊,供學生參考。
名言、諺語、警句 :
① Eat healthy food and keep healthy?。ǔ越】凳称罚?保持健康?。?/p>
②An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 (每日一個蘋果, 醫(yī)生遠離我!)
③Eat well for breakfast, eat full for lunch and eat less for dinner.(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
(5)進行評價。
1)自評。朗讀自己的文章,按照習作評價標準表進行自我賞析與評分。
2)互評。交換習作,用紅筆劃出對方的亮點詞、句。按照習作評價標準表給同伴的習作打分。
3)共評。師生共同評價,按照習作評價標準表進行集體賞析,并積累好詞好句,進行美化和提升。
(6)參考習作及總結(jié)。通過自評、組內(nèi)互評以及師生共評后,教師提供參考習作共同賞析,并進行總結(jié)。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同的若干小組,并布置學習任務,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里,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提升合作探究意識。其主要受社會文化認知理論、選擇理論等影響。
1.社會文化認知理論。社會文化認知理論首先由蘇聯(lián)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其思想被美國教育心理學工作者所接受。社會文化認知理論關注學習的社會性,認為學習就是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在一定的社會交往、社會規(guī)范等的背景下,個體以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通過實踐活動,解決各種問題,完成活動并從中獲得知識的過程。
2.選擇理論。選擇理論由格拉瑟提出。格拉瑟認為學生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他們在校學習的目的是滿足自尊需要與歸屬需要,因此該理論不僅關注學生與外界的相互作用和反饋,還強調(diào)自我反省。學生處于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他們通過提問、看、聽等方式與其他學生互動,同時又主動觀察與積極反省彼此的互動,從而獲得知識與經(jīng)驗。
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認為學生在走進學校之前,并不是一張白紙,他們已獲得了豐富的經(jīng)驗與知識;學生也不是小白鼠或貓狗之類的動物,他們有感知世界并進行主動思考的能力,強調(diào)生生之間的互動,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三、對本課的感悟及反思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學生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課程應該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痹谛聲r代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必須擺脫傳統(tǒng)教學中的影子,盡量開展合作交流、自主參與、小組討論的方式,教師應該把課堂時間盡可能多地還給學生,把課堂的話語權還給學生,把課堂的思考時間還給學生。
盡管素質(zhì)教育改革實施多年,但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依舊影響著英語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jù)著支配地位,英語詞匯、句型和對話練習均灌輸式地教授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英語知識,課堂學習氣氛過于沉悶緊張。然而,對于西北地區(qū)農(nóng)村學校,教學理念更是極其老舊,教學方法也非??贪?,課堂沒有生機與活力,學生膽怯不敢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尤其在英語寫作教學這方面,沒有系統(tǒng)的教學方法,平時都是教師讓學生背誦作文范文,并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與寫作的時間與空間。
本次寫作教學是關于飲食的話題,主要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寫作前的語言輸入,為本節(jié)課的寫作任務奠定語言基礎。而寫作后的評價過程,尤其是組內(nèi)互評,給學生提供了小組內(nèi)成員交流與賞析的機會,使其樂在其中。同時,通過各組習作展示,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
雖然本次寫作教學課給學生帶來了新鮮感與快活感,但仍有不足,值得反思。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雖打破了常規(guī)課堂,但小組合作中的任務分配仍然需進一步完善,以及組內(nèi)成員的參與度還需加強。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主要經(jīng)歷了三個知識建構(gòu)階段:個體知識建構(gòu)階段,合作性知識建構(gòu)階段和合作后個體知識建構(gòu)階段。而合作性知識建構(gòu)對于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因為每個人的知識儲存在各自頭腦中,且存在知識間的個體差異。通過合作性理解監(jiān)控的過程,小組成員之間形成思維的碰撞,從而產(chǎn)生新的知識。
通過小組合作這一學習過程,學生既能釋放青春的活力,又能感受英語語言之美,獲得真正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胡慶芳.有效小組合作的22個案例[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3]尤麗香.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探析[J].英語廣場,2018.
[4]劉繼業(yè).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