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婭
摘 要:初中是小學和高中的一個過渡階段,也是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個時期,初中生脫離了小學時期對世界滿是好奇的稚嫩心理,也即將進入高中更深層次的學習,這個時候或許有點叛逆,而在學習上,不免出現(xiàn)些許的惰性思想,不善于主動學習,可見,培養(yǎng)初中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該文根據(jù)當下教育發(fā)展形勢以及英語教學的特點,分析了當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并對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給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 英語 自主學習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b)-0162-02
1 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這個社會不缺讀書的人,缺的是會學習的人才。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既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意識,也是加強學生素質(zhì)教育的必要。老師是教學的引導者,但這不是說必須要讓老師監(jiān)督學生才能夠認真地去學習。本身老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是有限的,課下的時間如果又沒有好好利用,學習只能是趕鴨子上架一般,如果學生永遠停留在被動學習中,在學習效率低下的學習方法中,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自主學習習慣在英語學習中的益處是非常大的,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漸漸的,會去主動了解英語的使用價值,對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很大幫助。
英語學習注重實踐,因為這是一個連貫的學習過程,在語言知識傳播中,也要講究運用合理的方法,老師要明白的就是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盡量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充足的獨立學習時間、空間,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嘗試拓寬自我思維。學生則應該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全面的規(guī)劃。而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語言學習環(huán)境的缺失,本身課堂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學生不能夠做到很快地消化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因此需要課后進行學習鞏固,來進一步地吸收知識,同時運用合適的方法,強迫自己進行鍛煉,做到學習的自主化、個性化。
2 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
教育部下達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綱中,明確指出了初中英語教學的任務和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英語學習中基礎的知識,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善于觀察,具有聯(lián)想想象能力,其中也提及,教師應該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幫助學生拓寬知識范圍,了解到東西方國家文化上的差異。
國外的教育家認為,自主學習能力包括自我的向?qū)?、激勵以及監(jiān)控,學生能夠進行主動以及有選擇性的學習方式。而參與探究思考、實踐與合作,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針對英語課堂還需要掌握聽說讀寫的技巧。在新課標中,針對初中生的學習能力提出的要求包括流利的書寫以及進行簡單的對話,即側重寫與說兩方面,也就是平常要加強練習,而這是需要學生自己下去進行的,多聽多說敢說。
3 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途徑
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興趣”都是前提,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有自主學習的動力,在英語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有效途徑到底有哪些呢?
3.1 教師方面
3.1.1 合理情景的創(chuàng)設
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往往是老師單方面地進行傳授,灌輸式的教學,學生的自主性嚴重缺乏。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教師就需要從改變教學方式上入手,吃透教材內(nèi)容,綜合性地考慮和設計課件,創(chuàng)設更多豐富的課堂情景模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接受知識。比如教學到節(jié)日相關的內(nèi)容時,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講講這個節(jié)日里面人們該做什么,再思考討論用英語怎么來表達;課堂的引入上也可以使用動畫式的PPT課件,遇到趣味性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用英語來對話;在講解句型的時候要多舉例子,并讓學生用所學的句型造句,減輕學生學習枯燥句型的壓力,慢慢地理解運用;對于詞匯課的講解,教師應該讓學生多多的聯(lián)想,把相關的詞匯串成一個句子,進行情景式背誦記憶,同時適時進行點撥,既深入地把握了相關知識,又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性。
3.1.2 課堂內(nèi)外結合教學
教學不應該只是停留在課堂上,在課后就可以放任不管。英語教學是一個語言的運用過程,必須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學生才能夠記得更牢,更切身體會到語言運用的魅力。在課后,老師應該多多地開展教學活動,比如小組的討論、定期開展班級辯論賽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語言運用的價值;課下老師也可以建議學生來參加英語講座、看美劇視頻等;還可以在全校范圍內(nèi)創(chuàng)辦英語角、課外閱讀活動,鼓動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提高語感。總之就是讓學生在各種實踐過程中進行總結思考,拓寬學習視野,豐富語言詞匯的積累,課堂內(nèi)外進行結合,提高學習效率。
3.2 學生方面
3.2.1 轉變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
一個人的意識往往支配著他的行為,知道學習上如果有了自主學習意識,那么學習效率就會自然而然地提升。英語學習系統(tǒng)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端正好學習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念,在語言積累中,提高自身的語言技能。而教師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多的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盡量根據(jù)學生自身情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對于詞匯課的記憶上,需要有規(guī)律的進行,可以將需要理解的詞匯,按近義詞、反義詞、詞根詞綴等進行歸類;而在閱讀課上,也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的方法技巧,減少學習誤區(qū),比如略讀、掃讀、結構歸納等,清楚了方法之后,再完成相應的作業(yè)任務,同時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學習,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
3.2.2 學習計劃的調(diào)整和自我管理
語言的學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學生在語言的辨認、歸類、儲存和運用上面可能會存在一些困難,這時就需要老師合理地規(guī)劃好課程安排,進行正確的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制定學習目標學習計劃,一步一步地去攻克語言學習上的一系列問題。但學習計劃也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它也需要一定調(diào)整,因此學生應該學會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的監(jiān)控評估。就英語的學習上來說,進行自我評估的方法很多,要想規(guī)范發(fā)音語調(diào),可以經(jīng)常對自己的朗讀進行錄音,反復對比評估,要想增加詞匯量,平時就要多多地背誦積累,要想提高閱讀水平,大量的做聯(lián)系題進行測試則是很有必要的。
4 結語
教學應該“以生為本”,對英語的教學來說,課堂教學氛圍應該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以交流為前提,將所學知識進行練習運用。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潛能,提高自主學習意識,把“學會”變成“會學”,降低以往的教學依賴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 陳相如.合作學習中學困生參與度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2] 戰(zhàn)娣.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83.
[3] 辛小姝.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探究[J].英語教師,2016,16(1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