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芳
【摘 要】初中生物的教學中,要想建立有效的課堂,應從生物的整體課堂環(huán)境出發(fā),構(gòu)建出輕松自由的活動氛圍,教師應從備課、授課等不同的視角出發(fā),將生物的問題以簡化繁,將生物抽象的知識點轉(zhuǎn)化為直觀的信息,課堂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本,圍繞學生展開一切的教育活動,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建立生物學習的信心,教師應從多視角探究生物課堂互動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生物的教學整體效率。
【關(guān)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67-01
引言
初中生物的信息不僅較為抽象,且學生對于生物的基礎(chǔ)理解相對于其他的科目還較為淺薄,此時教師應幫助學生形成對生物的興趣,并展開生物的有關(guān)問題探究,鼓勵學生從被動到主動,走上主動的生物探究舞臺,可自主的獲取信息并分析信息,在生物的聯(lián)想中,結(jié)合自己的認知內(nèi)容及時查漏補缺,對生物形成較為宏觀的認識,進一步的獲得自我的發(fā)展,促進學生生物的素養(yǎng)形成,以此達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一、有效備課
首先備課應有明確的目標,在備課中不僅要基于教材的信息,提煉出重點,可從淺層面的問題分析到深層次的知識點理解,讓學生構(gòu)建邏輯性的生物思維,還應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能夠在生物的探究過程中,自然的衍生出熟悉感與愉悅感,此時學生消除畏難情緒,可進一步的推進課堂的知識互動,教師應把控課堂上的引導力度,避免對學生的過多干預,同時也要及時的在學生一頭霧水的時候,幫助學生撥開云霧,看到生物的本質(zhì),需要教師在備課中,吃透較次并充分的了解學生的情況,避免生物導入的知識超脫學生的認知范疇,讓學生力不從心,也避免知識點過于淺薄,不夠探尋到生物的內(nèi)里世界。另外教師可在備課中設(shè)想如何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短時間的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并結(jié)合學生原本的生物累積進行深層次的問題延伸,此時教師考慮的因素較多,應綜合化、系統(tǒng)化的展開分析,實現(xiàn)備課的有效性。
二、有效講授
有效講授要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講授首先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方法一是創(chuàng)設(shè)情境。方法二是把教學目標告訴學生,在傳統(tǒng)的講授中,教師一般不會將教學目標告訴學生,而有效講授要求教師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和所要達到的目標,因為學生只有知道自己學到什么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有效講授要求給學生指明學習的重難點在傳統(tǒng)的講授中,教師只有講到重難點內(nèi)容時,才會提醒一下。但由于目前的課堂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式多樣化可能會造成學生只關(guān)注形式的熱鬧和參與的開心,卻抓不住核心內(nèi)容,所以有必要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時,進行中和結(jié)束時給學生指明學習的重難點。有效講授要求控制教學過渡當教師在改變話題,活動時出現(xiàn)的教學過渡,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課程的順利進行,不好的過渡會極大地妨礙教學時間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師應保證過渡有條理、簡潔,并且要預先準備好與過渡有關(guān)的材料。
三、有效提問
有效提問要求問題保持大眾性提問能引起大多數(shù)同學的思維共鳴,學生躍躍欲試,爭先恐后要求回答,課堂氣氛可立即活躍,提問要向全體學生發(fā)問,抽答面要廣,這就必須要求所提問題必須具有大眾性。提問之后要留有時間給學生思考,在適當?shù)臅r候(如課堂氣氛活躍時),可以適當增加提問的難度,但難度不可過高。教師可以相應到引導。有效提問要求問題有一定的價值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材中找出標準答案的問題是常見的。有效提問要求教師盡可能多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問題提有所用,有學習價值。這些問題的設(shè)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有效提問要求避免“滿堂問”曾經(jīng)的教學是“滿堂灌”,新課程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于是“滿堂灌”的現(xiàn)象少了,但我們的課堂又遭遇到了“滿堂問”的尷尬。教師用一些過于瑣碎的無意義的問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諸如“對不對”、“是不是”等低級問題充斥課堂,這種課堂氣氛可能是活躍了,但學生收益不多,雖然在形式上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但本質(zhì)上沒變,沒有從根本上變革學生被動接受的教育模式。這種“滿堂問”的教學淹沒了教學重難點,擠占了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也限制了學生思維。
四、有效反思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常見的現(xiàn)象是教師提問后馬上就叫學生回答,而且當學生回答有困難或錯誤時,教師馬上打斷,叫另一位學生回答或教師代為說出正確的答案,這樣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他要么沒有機會說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會意識到他的答案是錯誤的,以至于根本不值得聽完。也許這種做法教師不是有意的,但挫傷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一個具有傾聽意識和習慣的教師不會僅僅滿足于聽到了學生的言辭,他還善于在傾聽時察言觀色,了解學生言辭背后的思緒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熱情地呵護和細心地引導。在傾聽的過程中要有回應,比如對對方說的問題點頭示意或做出相應的反應。有效教學意味著教師要善于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聲音,關(guān)注學生的想法。教師可以通過追問、補充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感覺到教師一直在關(guān)注問題的回答進展,這樣會自然而然的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老師在教學中給予適時的調(diào)控和指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首先將學生科學合理的分成相應的教學小組,組內(nèi)成員進行合理的分工,每位學生都能夠各司其職,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實驗《觀察種子的結(jié)構(gòu)》時,老師可以選擇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進行討論,然后通過實驗來進行操作,小組成員之間相互配合,有的準備實驗器材,有的準備實驗材料,有的進行實驗操作,有的記錄實驗過程等,這樣不僅能高效的完成實驗教學,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結(jié)語
總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情況直接決定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狀況,并且對學生學習生物有著啟蒙的作用,對新時代全方面人才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分析,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并且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們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們熟練掌握生物知識與技能。
參考文獻
[1]李慶娟.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生物技術(shù)世界,2013,(10).
[2]張春燕.新課改下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5,(04).
[3]隋新昊.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建構(gòu)[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