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艷
摘 要: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這就要求學生在反復地學習歷史相關內容的同時,更好地把握歷史事件中的時間以及這一事件發(fā)生的特定地點,從而提高歷史核心素養(yǎng)。文章重點探討歷史核心素養(yǎng)下,如何通過趣味性、直觀性、競爭性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
關鍵詞:初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時空觀念;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2-0055-01
初中歷史教學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其中需要學生掌握的基本核心素養(yǎng)主要有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幾部分內容。在這幾部分素養(yǎng)中,時空觀念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素養(yǎng),它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時序性和歷史事件的空間地理位置的把握。要想更好地引導學生提升這兩方面的能力,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組織一些有效的教學活動,下面就對這些活動的特點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探討。
一、開展趣味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關于某一時間段的記憶或者對于某一地圖的講解和識記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的是讓學生直接死記硬背的方式。這種方法相對較為死板,且即使學生記住這些歷史時間或地理位置,也無法靈活使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組織一些趣味性強的教學活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要想開展這種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教師應該先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隨后再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鴉片戰(zhàn)爭”時,教師可以抓住學生喜歡“表演”的特點設計一個“鴉片戰(zhàn)爭重現(xiàn)”的趣味活動,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鴉片戰(zhàn)爭”始末的同時,通過表演和陳述的方式深入理解。當確定教學活動內容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開展活動。在開展趣味活動中,教師應努力把握兩個度,一個是“參與度”,盡量保證全體同學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另一個是“效率度”,參與活動的對象可以是若干個人,但教師要保證全體同學都能在觀看或參與活動過程中樹立歷史事件的時空觀念。例如,在上述活動中,教師在組織學生表演過程中應做好互動,通過“幫他挑錯”“找學生評價”等方法,提升學生的歷史時空意識。
二、開展直觀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
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活動以最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的教學內容應該具有直觀性,直接告訴學生通過這一活動要掌握哪些技能。第二,教師教學活動中的道具、手段應具有直觀性。涉及時間的問題應通過板書、畫圖的方式讓學生更直接地看到,涉及地理位置的講授應多選擇一些地圖來讓學生直觀地明白某一地點的位置,從而更好地幫助學掌握知識點。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北伐戰(zhàn)爭”時,教師給學生安排了這樣一個趣味游戲:請大家仔細觀察“北伐戰(zhàn)爭形勢圖”,記住戰(zhàn)爭形勢圖中的幾個重要地理位置,同時結合教材內容了解北伐戰(zhàn)爭中各個地區(qū)的相互關系。一會兒請同學上臺做拼圖的游戲?!苯處煾鶕?jù)教材內容設置了一個趣味游戲,讓學生通過觀察、記憶的方式提升對地圖的認識,同時通過地圖講解讓學生加深印象。最后,教師讓學生上臺來參加拼圖游戲。在開展這一游戲過程中,教師先讓大家將準備好的地圖模塊放到對應的位置上,再讓他們根據(jù)地圖闡述北伐戰(zhàn)爭的相關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這一歷史事件的時空認識會更加清晰。
三、開展競爭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要想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還應在活動中加入一些競爭性的主題內容,從多種角度出發(fā),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活動的最后加入競爭性的主題內容,如競賽、小組對抗等相關活動。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紅軍不怕遠征難”時,教師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富有競爭性的任務:中國紅軍長征是一次偉大的勝利,但長征的過程卻是十分艱苦的,爬雪山、過草地,歷經艱難險阻才最終取得勝利。大家能不能很好地將整個長征的發(fā)展歷程梳理清楚呢?請大家分組開展“長征歷程”活動,用小組自己的方式將長征的進程展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手法不限,可以是圖片、文字的形式,也可以是圖片、音樂等形式。最后,教師選出一個最有創(chuàng)意的小組,作為本節(jié)課的冠軍小組。這樣,能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活動。
總之,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進行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初中歷史對學生時空觀念的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對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階段的掌握以及對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地點位置的掌握兩個方面。盡管現(xiàn)有的很多教材中都將這些歷史時間和地理位置以“時間表”和“地圖”的形式較為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但對于學生來說,如果不能通過參與各種實踐活動來更好地利用這些東西,是無法提升時空觀念這一核心素養(yǎng)的。為此,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多組織一些趣味性、直觀性、競爭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更好地培養(yǎng)時空觀念。
參考文獻:
[1]胡芬.新課改促初中歷史教學質量提高[J].江西教育,2013(36).
[2]溫學鵬.初中歷史探究式教學中的常見問題與對策[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7(11).
[3]賴麗珍.例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