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
摘 要: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和物理思維能力,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建中學物理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中學物理;核心素養(yǎng);學生主動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要參與者,教師自身能力的高低并不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中學物理的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該主動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核心素養(yǎng)下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中學物理的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1],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我們首先應該知道什么是學科素養(yǎng)。簡單點說,學科素養(yǎng)就是這門學科除卻知識以外能教給我們的東
西。那么,在中學物理的教學中,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哪幾個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呢?
首先,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觀、物質觀等物理基本觀念,幫助學生對物理現象有一個概念性的認識;其次,物理中的很多知識都是通過實驗得來的,因此我們還應該借助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
另外,物理知識是具有一定的邏輯性的,物理公式也是經過驗證的,在學生做題的過程中,每一個數字和字母都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和科學的學習精神。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主動優(yōu)化課堂教學,喚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如何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利用問題法進行物理教學
問題是一種情境,問題導學是一種教學設計[2],在中學階段的物理教學中,利用問題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性,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懸念的方法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慣性”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使用懸念問題作為課堂導入,建立這樣一個情境并詢問學生:周末小明坐船出去游玩,在坐船的過程中,小明站在船尾跳了一下,倘若船一直在勻速的行駛,那么小明會不會掉進水里?
經過討論,很多學生都認為小明會掉入水里,此時,教師再公布正確答案(即小明會落回原處),并根據這個問題講解慣性的相關內容,就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了。
此外,在上課過程中,我們也可以使用提問題的方法,如在學習光的色散時,教師講授完色散的相關知識后,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色散現象?并引導學生根據剛剛講的知識思考問題的答案,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鞏固學生對色散知識的理解。
(二)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即為什么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好有壞呢?很多教師會認為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主要原因就是學生智力的高低,其實不然,在中學物理的學習中,很多學生學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具備正確的物理思維,沒有掌握科學的物理學習方法。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如在“電磁感應”的學習前,教師就可以先展示出一幅空的思維導圖,告訴學生在這個章節(jié)中,我們不但要了解電磁感應現象,而且還會研究楞次定律(感應電流的方向)、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如何確定感應電流的大小)等物理規(guī)律,并要將這些大標題填入思維導圖中。在教學中,每學習完一個知識,教師都應該借助小結復習,為思維導圖添加分枝,在復習時,教師還應該注意將新知識點和舊知識點進行有機結合,以此鞏固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識。
如在學習“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問題引領的方法詢問學生: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表達式是什么?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推導式是什么?兩個表達式的區(qū)別是什么?此外在填充時,應該只填充問題而不用寫詳細的答案。在這個章節(jié)學習完以后,教師還應該帶領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的內容回憶其中的物理知識點。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同時能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三)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在中學物理的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借助物理實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自由落體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思考“一塊紙片和一塊橡皮哪一個下落得快”,并通過分組討論的方法,適當引導學生自行設計諸如:紙片變紙團、紙片粘貼在橡皮上等多種方案,通過演示驗證不同的觀點,逐步凸顯出空氣阻力的影響因素。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探究性思維和觀察性思維都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立足學生的個性差異,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
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在教學中,若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多血質”學生為例,這類學生性格比較活潑,動手能力也比較強,在對這類學生組織教學時,教師就應該利用其發(fā)散思維,引導他們采用實驗和提問的方法學習物理知識。
另外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開展小型物理競賽,利用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競賽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靈活設計一題多解類題目,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總之,在中學階段的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習主動性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自己的角色,主動發(fā)揮自己的作用,讓學生更好地學習中學物理知識。
參考文獻:
[1]饒其順.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中學物理教學淺探[J].考試周刊,2018(1):160.
[2]陳蒼鵬.基于問題導學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J].物理教師,2018(1):33-36.
注: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海南農村中學生物理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DJY201710083。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