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泉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討婦科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對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的影響。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婦科手術患者中選取100例患者進行研究,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50例)采取開腹手術進行治療,試驗組患者(50例)采取腹腔鏡手術進行干預。觀察兩組患者不同手術干預后,臨床護理效果、觀察兩組患者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情況及臨床治療滿意度。結果:試驗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情況及滿意度等結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結果比較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手術干預對婦科手術患者的療效顯著,顯著降低患者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的發(fā)生現(xiàn)象,臨床治療滿意度明顯,在臨床上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髂股深靜脈血栓;肺動脈栓塞;療效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4-128-01
臨床婦科盆腔手術是導致患者發(fā)生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的關鍵危險因素,而深靜脈血栓形成極易導致患者發(fā)生猝死現(xiàn)象。為了提高患者術后康復幾率,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主要探討婦科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對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的影響,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婦科手術患者中選取100例患者進行研究,以提供更加高效的治療?,F(xiàn)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接受治療的婦科手術患者中選取100例患者進行研究,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50例)采取開腹手術進行治療,試驗組患者(50例)采取腹腔鏡手術進行干預。試驗組患者年齡35~69歲,婦科惡性腫瘤28例,良性腫瘤2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0~65歲,婦科惡性腫瘤20例,良性腫瘤3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及疾病癥狀等基本資料上比較不存在明顯的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發(fā)病癥狀表現(xiàn)為下肢腫脹、疼痛,靜脈組織張力升高且靜脈出現(xiàn)壓痛等現(xiàn)象,導致患者行動受限。通常臨床上采取多彩B超對該癥進行確診。肺動脈栓塞的臨床發(fā)病癥狀表現(xiàn)為氣急、心率增加、血氧飽和度下降、胸痛,嚴重會出現(xiàn)休克現(xiàn)象。臨床上主要采取肺動脈CTA進行確診。目前臨床主要采取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治療[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不同手術干預后,臨床護理效果、觀察兩組患者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情況及臨床治療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 表示 , 采用 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 x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比較 試驗組臨床護理效果為:顯效32例,有效15例,無效3例,臨床治療效果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臨床治療效果為:顯效26例,有效13例,無效11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8%;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3例,肺動脈栓塞4例;對照組患者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11例,肺動脈栓塞13例;在不同護理手術方式干預后,試驗組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且結果存在顯著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手術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手術后,滿意47例,不滿意3例,滿意度94%;對照組患者手術后,滿意36例,不滿意14例,滿意度72%;試驗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結果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結語
髂股深靜脈及肺動脈直徑相近,其內血栓極易因為手術影響導致脫落,血栓脫落會隨著下腔靜脈等主干或者是機體一級分支等途徑,引發(fā)心肺功能衰竭,進而導致猝死現(xiàn)象的發(fā)生[3]。經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由于術后創(chuàng)傷、術后疼痛感以及患者臥床時間等因素是造成患者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的高危因素。腹腔手術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視野清晰,且手術切入口創(chuàng)傷小,相對比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方式更利于患者的康復,且手術出血量減少,有效控制了手術風險。盡管如此,腹腔手術在目前我國醫(yī)療技術層面上仍舊未能完全替代開腹手術,因此,對婦科患者的臨床手術治療干預后,采取相應的針對性措施進行護理是有效降低DVT以及PE的發(fā)生,是今后臨床護理與治療工作的重點研究方向[3]。經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臨床效果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為78%;試驗組患者滿意度94%;對照組患者滿意度72%;試驗組患者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3例,肺動脈栓塞4例;對照組患者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11例,肺動脈栓塞13例;在不同護理手術方式干預后,試驗組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 以上結果存在明顯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干預對婦科手術患者的療效顯著,顯著降低患者髂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動脈栓塞的發(fā)生現(xiàn)象,臨床治療滿意度明顯,在臨床上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筱竑;章彤華;婦科良性病變腹腔鏡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臨床分析[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06.
[2] 徐麗萍;馬建婷;邵華江;楊秀兒;蘇曉敏;沈榮樂;何剛;劉秋蘭;腹腔鏡與開腹筋膜內子宮切除術對患者免疫功能影響的大樣本分析[A];2011年浙江省婦產科學學術年會暨“婦產科常見疾病的臨床研究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
[3] 潘成榮;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輸卵管妊娠的療效比較[J];當代醫(yī)學;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