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運愛
摘 要:古詩詞的鑒賞是高中語文的重要內(nèi)容,需要我們在仔細研究古詩詞形象的基礎(chǔ)上,體會分析古詩詞的思想表達,這兩者缺一不可。而研究古詩詞的形象分為抒情詩的物象、意象和自象,還有敘事詩中的他象。而對詩歌思想的體會則可以從多方面來入手,從古詩詞鑒賞中形象和思想兩個方面做了研究。
關(guān)鍵詞:高中教育;語文教學;古詩詞鑒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而古詩詞更是其中的一顆不可忽視的明珠,古詩詞是文化的結(jié)晶,更是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文化存在,他仿佛將我們帶到了古代,品味古文化的韻味。古詩詞的美不勝枚舉,不經(jīng)意中展現(xiàn)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播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讓品讀者的心靈得到洗禮和升華。而怎樣更好地去對古詩詞進行鑒賞則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學習的。
一、對詩歌形象的整體把握
鑒賞古詩詞,對詩歌形象的整體把握非常重要,它有利于我們抓住鑒賞古詩詞的關(guān)鍵點,而這個形象則是特指作者在古詩詞中描繪的具有獨特魅力的事物和人物。詩歌形象從大體上可以分為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而景物形象對于古詩詞的發(fā)展和鑒賞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了古詩歌的作者思想表達、藝術(shù)特點和哲學思考。這些景物形象包括了古詩詞中一切的自然景象,動物、植物、景觀等。而人物形象則可分為抒情詩中的自象和敘事詩中的他象。
1.他象
敘事詩中的他象,作者通過他人的所見所聞的敘述,來表達自身的思想和態(tài)度,例如我們常常在詩中見到作者對于田園歸隱生活的向往,以此來表達自身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對于人物形象的把握,往往顯得非常重要。由于篇幅的限制,通過某一個方面來表達人物的特征,用非常簡練樸實的話語來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2.自象
自我形象的表達往往也是古詩詞中作者常常用到的手法,通過景物來表達情感和思想,反映出作者的抱負和理想。自象的方式將抽象的情感表達通過具體的、形象的事物來進行抒發(fā),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地引導學生去品味這些事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情感。例如杜甫的《登高》中,不斷出現(xiàn)的落葉、飛鳥、急風等,這些事物的出現(xiàn)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情感的沉重,形象地描繪了一位常年漂泊在外,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形象。
3.意象
古詩詞不是直白地述說,往往是通過抒情性的文字含蓄地表達自身的情感,通過將情感與事物的有機結(jié)合,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把握了對于意象的理解,更容易讓我們?nèi)ンw會詩詞的思想表達,例如古詩詞中常常見到的孤煙、鴻雁、柳樹等,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有代表性地選擇一個意象進行分析,剩下的意象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研究。
4.物象
古詩詞中詠物詩中的事物就是物象,我們常常見到的很多詩人對于某種事物有感而發(fā),對其進行吟詠。大部分的情況下,吟詠的事物往往和詩人的志向或者品格有一定程度上的遙相呼應,而事物也和詩人在情感上有了一定的共鳴。例如竹子常常是有節(jié)氣的象征、菊花是歸隱的象征、松柏是堅強不屈的象征,這些事物的特征也是詩人的品質(zhì)表現(xiàn)。借事物的抒發(fā)來表達自身的情感和品質(zhì)。
二、對詩歌思想的體會
1.從古詩詞的題目解讀思想內(nèi)容
古詩詞的題目往往就是整個作品的大體概括,通過題目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就能了解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從題目上就能知道是一首描述友情的詩,整體表達了江山難阻,友情深厚的情景。李白的《靜夜思》,通過題目就給人一種寂靜的夜晚,思念故鄉(xiāng)的感覺。
2.從詩中具體形象方面
詩人對于詩中具體形象的選取都是飽含深意的,這些特定的具體形象往往側(cè)面表達了詩人的情感,例如詩人中出現(xiàn)月亮往往是表達作者思念故鄉(xiāng),出現(xiàn)了柳樹則很可能是作者與友人送別的場景,這些具體形象的出現(xiàn)都是對作者情感的增強。
3.從關(guān)鍵詞方面
詩人的情感除了通過具體形象來進行表達,還可以通過一些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關(guān)鍵詞來進行表達,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前面兩句作者交代了時間和地點,而后面的“此夜曲中聞折柳”的“折柳”則是全詩的點睛之筆,通過描述作者聽聞《折柳》之曲,而想到自己已經(jīng)是春而未歸,引發(fā)了強烈的思鄉(xiāng)情感。
4.從注釋方面
古詩詞正文的下面一般都有著少量的注釋,常常是對難點詞句的解釋和作者寫作背景的交代,通過對注釋的理解能很好地幫助我們?nèi)チ私庠娫~的情感表達,明白作者是在怎樣的條件下進行詩詞創(chuàng)作,進而更加準確地理解詩詞的意思和所表達的情感。
5.從六要素方面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場景、情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六要素,通過著六個方面就能很好地了解古詩詞的內(nèi)容和思想表達。例如鑒賞杜牧的《泊秦淮》,時間是晚上,地點在秦淮河,人物是歌女,事件是衰敗的晚唐時期官僚貴族紙醉金迷的生活,場景是迷離月色下輕煙籠罩的秦淮河畔,情感則是表達了作者對當時內(nèi)憂外患的唐王朝的憂慮。通過六要素的分析,讓學生能夠從各方面清楚地把握詩歌。
古詩詞的鑒賞不但需要我們體會詩歌的思想表達,更要把握詩歌的形象,通過兩者的結(jié)合,體會古人的智慧,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建新.自然的空靈:中國詩歌意境的生成和流變[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
[2]李勤然.把握古典詩詞形象[J].考試(高考語文版),2015.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