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淼
【摘要】針對目前初中班級管理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關于運用教育激勵的方法,從而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目的在于充分研究教育激勵理論的本質,并將其科學合理地運用于初中班級管理教學中,展開對初中生長遠高效的教學。
【關鍵詞】教育激勵理論 班級管理應用
教育激勵理論簡單講就是鼓勵學生,主要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激勵教學需要老師堅持對學生進行正面的評價和必要的夸獎,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要他們對學習能夠產生濃厚的興趣,有著滿滿的學習熱情,學習成績一定能有所突破。將這個教育教學激勵理論運用于對初中生的班級教學管理中,充分提高初中班集體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定能提高老師教學效率,按時完成教學目標。
針對當下初中班級管理進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在班級管理中并沒有決定權,無法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整個班級中缺乏應有的生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科學的結合教育激勵理論,通過這一科學的理論,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進一步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一、教育激勵理論
(一)教育激勵理論含義
所謂激勵,就是通過科學的方式提高人的創(chuàng)造能力、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育激勵理論即將激勵方法和教學結合在一起,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認可學生的長處,表揚學生的進步,尊重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更高效地完成學習。在教育激勵法中,強調學生要重視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幫助學生重新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通過夸獎和認可的方式,讓學生熱愛上學習,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活動,有效掌握學習知識和理論,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
(二)激勵作用
當下大多數(shù)初中生正在承受著較高的學習壓力,在面對大量的作業(yè)和枯燥的課程上,部分學生缺乏對學習的積極性,在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激勵,表揚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認可每位學生的優(yōu)點。班集體是學校的重要構成因素,各個班級的有機結合,形成了完整的學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也是建設校園文化,形成校園濃厚學習氛圍的基礎。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就需要教師給出科學的班級激勵制度。所有的初中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和稱贊,教師的鼓勵是滿足學生情感歸屬需要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科學的激勵,能夠提升學生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推動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二、初中班級管理
(一)初中班級管理現(xiàn)狀
社會在進步,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更加關注。班集體是學校構成的基礎部分,班級管理是否理想,與學生教育是否有效息息相關,具體而言,班級管理和學生的成績、價值觀和內心世界的發(fā)展都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當下很多班級管理方式為傳統(tǒng)模式,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下,并不關注學生內心世界,對學生的評價也不全面,只關注學生的成績,教師認為學習成績理想的學生就是好學生,而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以后發(fā)展也就不理想。這種觀念并不正確,對于學生而言并不利于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容易導致學生自卑心理的形成,讓學生無法發(fā)現(xiàn)自身的美,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
(二)初中班級管理問題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更希望通過學習更好地認識世界,對知識的渴求與日俱增。然而部分初中生并不會積極主動的探索知識,尤其是對于重難點的知識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并不能夠理解其中的奧秘,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習慣性的退縮。筆者經過調查研究后得知,部分成績較差的初中生所在班級的學習風氣并不好,班級缺乏學習的濃厚氣氛,因此很多學生對于學習不熱心,只根據(jù)教師要求草草完成作業(yè),課上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走,幾乎不積極主動地在課余時間和自習時間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另外,也發(fā)現(xiàn)有些班級氣氛比較良好,教師能夠帶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指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索,班級中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自然會崇尚知識,通過具體的行動去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對知識有個更準確的理解。所以說,教育激勵理論對于初中班級管理而言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激勵理論的應用
(一)期望教育激勵理論
教師對學生都有一定的期望,這種期望如果用語言、動作或者眼神等表現(xiàn)出來,可以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期望屬于積極的心理暗示,期望教育激勵理論中,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成績、價值觀和內心世界等,關懷學生的情感需求;被期望的學生在感受到期望之后,會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確立學習目標,激勵自己向著目標前進,滿足老師對自己的期望。很多時候,老師對學生的期望越大,學生在學習上的態(tài)度就越端正,更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遵守紀律,實現(xiàn)自身全面發(fā)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要結合現(xiàn)實,不可期望過大,給學生設定不可能完成的學習任務,否則這種期望就成了學生學習上的巨大壓力,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適得其反。
(二)關愛教育激勵理論
校園學習生活中,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自身的感受和自己的精神世界,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無法提高自身學習成績的時候,也會產生消極、難過和沮喪等的情緒。在這個時候,教師假如一味地批評指責,會讓學生更加痛苦,甚至喪失對學習的自信心,教師應該關心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態(tài)度,和學生一起分析學習不理想的原因,如學習方法不科學、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等,針對學生學習給出可供參考的措施,鼓勵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在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在班上鼓勵學生的進步。并且教師在日常班級管理中,重視學生的內心世界,關心學生的成長,和學生交流學習和生活中的情況,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在快樂的學習和生活中,推動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三)榜樣教育激勵理論
每個人都具備模仿的能力,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對于初中生學習而言,教師如果利用榜樣的作用,讓學生模仿榜樣的行為、態(tài)度和觀念等,則可以更好的推動學生的前行。首先,教師要在班級管理和學生學習指導中,選出學習的榜樣,每個學校和每個班級中總有值得大家學習的榜樣,教師在班級中樹立榜樣,通過榜樣的力量影響學生,激勵學生,指導每個學生效仿,督促學生的進步。榜樣助人、堅毅、頑強和積極的優(yōu)秀品質都會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其次,教師要認識到自己是學生最大的榜樣,教師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規(guī)范,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形成良好的品格,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
四、結束語
優(yōu)秀的初中班級體中,離不開教師的激勵,這是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積極主動性的重要因素。教師結合教育激勵理論,認識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及時表揚學生的進步,關心關懷學生的成長。學生在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尊重之后,自然也會更好地端正學習態(tài)度,滿足教師對自己的期望,逐漸對學習感興趣,部分學生在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的過程中,也在班級中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帶動更多的學生崇尚知識,引導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品格?;诖耍踔邪嗉壗逃芾碇?,教師有必要結合期望教育激勵理論、關愛教育激勵理論和榜樣教育激勵理論,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打造一個樂觀向上的班集體,推動每個學生的有效學習和健康成長,在實現(xiàn)學生有效發(fā)展的同時,為社會的建設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文瑞.談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才智,2014,(15):96.
[2]陳曄.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探究[D].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