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久旗
【摘要】針對當前初中作文教學的調(diào)查顯示,日常作文教學中,教師一般注重文章的選材和行文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注審題立意和布局謀篇,而針對語言的訓練較少,以致學生作文語言蒼白無力。本文結(jié)合具體課例,從添加修飾詞語使表達更豐富具體、推敲錘煉詞語讓表達更準確生動等方面,探索初中作文語言升格訓練的一些具體方法。
【關(guān)鍵詞】作文教學;語言訓練;實踐探索
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好文章的語言總是有感情、有韻味的??v觀目前初中學生寫作現(xiàn)狀,雖然也有個別有語言天賦的優(yōu)秀習作,但大部分學生寫出來的作文還是“小兒科”式的大白話。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曾說:“現(xiàn)在的兒童語言變得越來越貧乏,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擔憂?!?/p>
筆者為此曾對一線語文教師進行過調(diào)查訪談,對于這種狀況,不少教師都顯得有心無力。在與師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在日常作文教學中,教師一般比較注重文章的選材和行文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注審題立意和布局謀篇,而針對語言的訓練較少,而作文語言的蒼白已經(jīng)是初中生作文的通病。很多學生在語言表達上雖然能勉強做到通順,但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需要提高。
有人認為,學生只要平時多閱讀摘錄優(yōu)美的文章,在認真領(lǐng)悟體驗和熏陶的過程中自然就會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這種看法不能說是錯誤的,但至少是片面的。因為自然狀態(tài)下的語言能力提升是緩慢的,且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不同,語言發(fā)展水平不一。在現(xiàn)行班級授課制的情況下,語文教師有必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作文語言提升訓練,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的作文語言表達水平。
實踐證明,學生的作文語言表達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逐步提升的。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可以用八個字概括:教給方法,培養(yǎng)習慣。下面是筆者執(zhí)教的一節(jié)作文語言升格訓練公開課的簡要流程。
上課伊始,出示一段初中學生的習作片段。
夜深了,可我的作業(yè)還沒有完成,以致無法入睡。不經(jīng)意間抬頭看到媽媽端著一杯牛奶正站在我桌前。我很吃驚,媽媽也陪著我沒有休息,真關(guān)心我??!我心想要好好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報答媽媽。——學生作文《幸福就在我身邊》
這是初中生常見的寫作題材:一個關(guān)于母愛的故事,夜晚,難題,一杯牛奶。我們姑且不論作者選材立意的高低,單就語言來看,讓我們讀來“平淡如水”,甚至有點“面目可憎”,不得不感嘆“語言枯竭”。
平常的題材,平常的鏡頭,如何在語言上進行升格,讓這段文字讀起來不那么平常?為此,我設計了三個教學步驟。
第一步:添枝加葉,使語言表達豐富具體
所謂添枝加葉,就是適當添加修飾語,變簡單勾勒為細致描繪。就寫景來說,就要添加適當?shù)男揎棾煞?,或者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就寫人而言,對人物刻畫一般有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通過適當增添修飾性詞語,使語言表達更加具體生動。我主要指導學生從兩個方面給作文“添枝加葉”。
一是添加修飾語。
例1:陽光透過云層,灑在水面上。
( )陽光透過( )云層,灑在( )水面上。
這個例子,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添加修飾語,起點較低,學生容易入手,不至于觸發(fā)畏難情緒。
二是添加修辭句。
教師首先引領(lǐng)大家一起回憶一些常見的修辭手法,接著回顧語文教材中剛剛學習過的一些修辭句,然后開展練習。
例2:熱愛書籍吧,它能教會我們知識;它能滋潤我們的心田;它能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
熱愛書籍吧,它像( ),載著我們到達知識的彼岸;它像( ),滋潤我們干渴的心田;它像( ),指引我們?nèi)松姆较颉?/p>
這個練習難度不大,學生練習起來興味盎然。
例3:你飄落了,打著旋兒,緩緩地、悠悠地落下。經(jīng)冬歷春,寒去暑來,你化作泥土,為大樹提供營養(yǎng),讓生命再次綻放。
你飄落了,打著旋兒,緩緩地、悠悠地落下。( ),經(jīng)冬歷春,寒去暑來,你化作泥土,為大樹提供營養(yǎng),讓生命再次綻放。
教師明確告訴學生,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適當運用古詩句,能顯示出你的文化底蘊,使作文富有文采。學生調(diào)動知識儲備,很快就會思索出古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個步驟完成之后,開始指導學生升格語言。添加修飾語,我著重指導學生添加一個詞:一杯( )的牛奶??此坪唵蔚膯栴},答案卻五花八門,什么“光明牛奶”“沸騰的牛奶”“冰冷的牛奶”等。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還在于學生不注意語言環(huán)境,沒有把這個詞語或這段文字放到全文來考慮。調(diào)整思路后,學生很快就寫出了一些精彩的詞語,如“冒著熱氣的牛奶”“氤氳著母愛的牛奶”等。添加修辭句,我著重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比喻和引用。如我們常把“數(shù)學難題”比喻成什么?“我一定好好學習,回報母親”這樣的語言可以用哪句古詩來表達心情?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很快完成了第一次語言升格訓練。
第二步:點石成金,讓語言表達準確生動
所謂點石成金,就是寫作中可以通過反復的推敲錘煉,把不生動的詞語錘煉成生動精彩的詞語,把不適當?shù)目谡Z替換成書面語,使語言表達更加準確貼切,達到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
教師首先精選教材中精彩的語言引領(lǐng)學生感悟,如《故鄉(xiāng)》中的句子:“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8歲的侄兒宏兒?!蹦芊癜选坝备臑樽撸选帮w”改為“跑”?讓學生體會錘煉語言的妙處。在指導學生第二次語言升格時,給學生明確指出一些口語如“睡”“想”等需要替換成書面語,一些缺乏表現(xiàn)力的詞語,需要錘煉成更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
在兩次修改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進行整合升格。下面是一位學生升格后的文字。
深夜,一道數(shù)學題像一座大山一樣橫亙在我面前,臺燈下,我冥思苦想,一時間無計可施。不經(jīng)意間抬頭看到媽媽端著一杯牛奶正站在我桌前,我心中涌動一陣暖流:媽媽這么晚了陪著我也還沒休息,真是關(guān)心我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一定好好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報答媽媽。
第三步:聚沙成塔,讓學生養(yǎng)成錘煉語言的習慣
作文語言升格的方法還有很多,如聯(lián)想想象、變換句式、整散結(jié)合等,在一堂課里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完成訓練任務(當然,我們可以設計更多的課例),作文語言升格的訓練關(guān)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修飾語言的意識,只要有了這種意識,學生通過多閱讀、多感悟、多積累,作文語言水平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為此,筆者整理出示了部分學生修改成功有例子。
1.心理描寫:夜晚真靜,我似乎聽到了自己心跳的聲音。
2.神態(tài)描寫:媽媽的眼神中透著關(guān)切,似乎在鼓勵我:“孩子,媽媽給你加油!”
3.句式變換:我將怎樣回報您——我的母親!
4.聯(lián)想想象:這眼神,像春燕哺育幼小的雛兒充滿關(guān)切,又像寒冬中的一道陽光那樣溫暖。
學生的修改不一定都很精彩,但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繼續(xù)發(fā)現(xiàn)升格語言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升格作文語言的手段還有很多,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閱讀和寫作的沖動,培養(yǎng)其錘煉語言的意識。
在作文教學實踐中,對于作文語言升格,筆者有幾點心得體會。
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提升作文語言水平不能急功近利,要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逐步訓練,逐步提高。作文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教師要圍繞作文語言訓練,制訂相應的語言訓練專題,如詞語修改專題,修辭運用專題,句式表達專題等,以增強訓練的針對性。
二要重視閱讀積累和感悟。閱讀是吸收,是積累,寫作是傾吐,是表達。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學生的閱讀水平基本決定了其寫作的高度,沒有一定量的閱讀吸收,提高作文語言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話。所以我們不僅要重視寫作指導,更要關(guān)注學生的閱讀指導。具體來說,可以讓學生建摘抄本、剪貼本、讀美文、寫賞析等。只有博覽群書,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儲備。
三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修改作文語言的習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學生的作文批改之后,可以組織小組活動,互相修改,教師也可以結(jié)合語言提升專題訓練,讓學生進行二次寫作。二次寫作的重點在于提升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形象性和生動性。這樣有意識的自我修改,對于學生提升作文語言的表達水平大有裨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文教學的重點不在于教寫法,而在于閱讀和積累;作文語言升格的方法點撥不在多,而在于讓學生養(yǎng)成錘煉語言的意識和習慣;作文的語言訓練要持之以恒,長期堅持。唯有如此,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才會逐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蔡淑卉.漫談初中生作文詞匯貧乏現(xiàn)象[J].中學語文,2014(13):30-32.
[2]崔蕾.教作文有竅門——作家老師的58個建議[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