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耀坤
摘 要:在大力倡導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今天,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也在不斷探索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些有效策略。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些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策略
曾經有一位哲人這樣說過:“當你把學校里學到的東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而這里所說的“教育”,正是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簡單來講,是指在一定時期,能夠幫助個體實現(xiàn)自我價值,成功融入社會生活的最關鍵的能力、最重要的知識以及最端正的態(tài)度。
與不同學科的不同特征相碰撞、相融合,核心素養(yǎng)又衍生出了不同的內涵。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中,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一心三點”,即“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所謂“一心”,指的是“以人為本”這一中心,說到底,也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為中心。而所謂“三點”,則是指“健康生活、道德品質以及法治觀念”等。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緊圍繞“一心三點”,淺顯論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潤物無聲融入健康生活理念
健康生活,直白地講,就是一種有益于健康的行為方式。健康生活的方式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以及文明生活等。
前面提到,健康生活是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三個基本點之一。事實上,這里所說的健康生活主要就是指文明生活。文明生活,就是杜絕黃賭毒的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基于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緊緊圍繞教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在課堂教學中潤物無聲地融入健康生活的理念。
以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少年有夢”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在本節(jié)課中開展一些辯論活動、演講活動等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夢想。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潤物無聲地融入健康生活的理念。如,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夢想,中學生不僅要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還要采取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正是因為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潤物無聲地融入了健康生活的理念,所以道德與法治課堂就會成為孕育學生健康生活理念的一方沃土。
二、自始至終貫穿道德品質塑造
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既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也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容之一。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自始至終地貫穿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塑造。
那么,教師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自始至終地貫穿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塑造呢?竊以為,教師首先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挖掘,脈絡清晰地理清教材教學內容中的德育素材。然后圍繞這些德育素材,教師要設計一些異彩紛呈的課堂教學活動。最后,通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這些異彩紛呈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能得以塑造。
“和朋友在一起”是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二單元“友誼的天空”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項教學活動——“友誼故事會”。在聆聽完同學們講述一個個與友誼相關的故事之后,學生就會深深地懂得:友誼是人世間許多情誼中最為珍貴的一種。如此一來,學生就能感受到友誼的力量,懂得與同學以及教師之間建立真正的友誼。
顯而易見,教師以教學內容中的德育素材為依據(jù)能夠富有成效地塑造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三、恰如其分滲透法治觀念培養(yǎng)
法治觀念,其實質是一種法律至上、依法治國的理念、意識與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觀念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容之一。
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教學內容為基礎,以學生實際認知水平為參考,將法治觀念的培養(yǎng)恰如其分地滲透于形形色色的課堂教學任務之中。如此一來,學生在圓滿完成各種課堂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良好的法治觀念也就在不知不覺之中逐漸形成了。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網(wǎng)上交友新時空”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中利用微信、QQ以及微博等交朋友。尤為重要的是,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在微信、QQ、微博等網(wǎng)絡平臺上結交朋友存在安全隱患,還要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在各種網(wǎng)絡平臺中發(fā)表不當言論屬于違法犯罪行為。
以圓滿完成各式各樣的課堂教學任務為契機,學生不僅順利達成了課堂教學目標,還逐步培養(yǎng)了自身良好的法治觀念。
除此之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教師還要一如既往地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力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未來成為一名視責任為泰山,勇于擔當?shù)纳鐣髁x事業(yè)接班人。
總而言之,教師不僅要深諳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內涵的方法,還要積極主動地探尋一些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據(jù)此立足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不斷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紅秀.道德與法治教學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路徑[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5):6-8.
[2]李文橋.道德與法治課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探索:以社會責任為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23):16-17.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