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敏
摘 要:21世紀,素質教育逐漸取代應試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一語文教師也要與時俱進,積極更新教育理念,不僅要做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工作,還要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就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這一目標闡述幾點思考。
關鍵詞:初一語文教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隨著社會發(fā)展進程的加快,用人單位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僅僅掌握知識的人才已經逐漸被社會淘汰。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必須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為新時代的發(fā)展培育德智體美各個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現代化人才。基于此,本文以初一語文教學為例,就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滲透展開探討。
一、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價值
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解讀,語文核心素養(yǎng)應當包括文化修養(yǎng)、審美情趣、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這四個方面。初一學生剛剛從小學升上來,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有所欠缺,而文化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也不足。所以,語文教師十分有必要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不僅可以為學生接下來初二初三的語文學習打好牢固的基礎,還能為學生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做好鋪墊。
二、初一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一)應用課堂習慣強化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重要途徑。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育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做好基礎知識的教學工作,還要應用課堂習慣強化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朗誦課文,讓學生感受文學之美,以此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精讀,并且圈出文章中有關于描寫濟南冬天特點的詞語,還可以讓學生圈出作者筆下描繪的濟南冬天的景物。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勾畫圈點的良好學習習慣,而且能夠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對于提升學生課堂聽課效率和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勤做筆記的良好習慣,這些良好習慣均能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二)應用情境探究教學法
情境探究教學法也是教師可以用來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一種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然后展開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互相探討,彼此交流,以此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情境:“閱讀本篇課文,說一說你認為作者在描寫濟南冬天景色的時候哪個詞語使用最妙,妙在哪里?”這類探究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答案不固定,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維,暢所欲言。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相互碰撞、摩擦,不斷產生新的觀點和靈感,視野逐漸被拓寬。
(三)應用課外拓展延伸法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僅僅靠課堂教學無法取得預期效果。這是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給學生傳授的知識以及給予的指導有限。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文教師要對課堂教學進行拓展和延伸,充分利用好課外時間。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讀書交流會”活動,要求每個學生每個星期讀完一本書,然后在每周一次的“讀書交流會”上分享自己的讀后感。又如,語文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古詩詞競賽”“詩歌朗誦比賽”“演講大賽”等實踐活動,給學生搭建充分展現才華的平臺,以此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審美情趣和語言能力。
(四)應用專時閱讀感悟法
閱讀是學好語文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有效的閱讀可以打開學生的視界,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和文化內涵,還可以深化學生的思想,使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更廣泛、更客觀。長期的閱讀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還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文化修養(yǎng)。然而,初一學生的閱讀熱情普遍不高,閱讀自主性也比較低。對此,語文教師可以采取專時閱讀感悟法,讓學生在每天午睡之前花25分鐘的時間進行專時閱讀。通過這種訓練方式使學生一步步養(yǎng)成自主閱讀習慣,從而實現學生語文文化修養(yǎng)和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除此之外,在每周的早讀課以及每次語文課之前,語文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專時閱讀,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打好基礎。
三、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效果
通過上述幾種方式的運用,初一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明顯提高,這一點通過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積極性以及回答問題時候的應變速度以及答題技巧就可以看得出來。而且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也得到大幅度提升,這一點通過學生寫的文章就可以略知一二。自實施核心素養(yǎng)教育之后,學生寫出來的文章邏輯性越來越強,而且情感也越來越豐富,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心理共鳴和情感共鳴。
教無定法。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式有很多,筆者在本文中闡述了自己的幾點建議,希望能為廣大初一語文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工作提供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徐潔.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課程整合實施方法探析[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7,32(4):7-12.
[2]周紅艷.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J].學周刊,2018(7):55-5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