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佳
摘 要: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靈感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勤思考,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形成一套完整的寫作方法,提高寫作水平。
關鍵詞:作文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寫作素材;寫作水平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08-0051-01
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獲得有用的知識。作文是學生內心感悟、生活實際的外化,其來源于學生的生活。教師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可以降低作文寫作難度,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要使生活化教學策略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語文教師就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形成一套切實可行、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
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積累寫作素材
作文是一項厚積薄發(fā)的工程,只有通過大量的積累,擁有大量的生活經驗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下筆如有神。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不斷積累生活素材。觀察的內容包括人物狀態(tài)、自然現象以及生活物品等。這樣,學生寫作文時就不會為沒有素材而發(fā)愁了。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作文,它不存在所謂的什么模板,只要結合自身經歷、自我感悟來寫,言之有物,都可以稱得上是一篇好作文。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要把生活中的素材用于寫作,就需要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觀察生活,積累大量寫作素材。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不意味著要放棄課堂教學,而是要將課堂教學與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互補。課上講解寫作理論,課下進行大量積累,這樣才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例如,在《我的第一本書》一文中,作者牛漢通過記敘自己擁有第一本書的經歷,追憶了童年時代艱苦的農村生活和人間的溫情。牛漢的經歷雖然是現在的學生所不曾有的,但是能觸動他們的情感。擁有一本書、一輛自行車,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是很平常的事,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表達自己擁有新東西時的激動心情,再進行細致加工,這樣就會形成一篇記敘生活、抒發(fā)真情實感的好作文,這也是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魅力所在。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
生活化教學一定要體現生活元素,而體現生活元素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描述,從而形成一篇好作文。生活情境在課堂中的再現,能體現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的理念,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作文教學更需要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以提升學生素質。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時,教師可以拿一件實物供學生觀察,在學生熟悉物品的外觀、功能之后,再對其含義進行引申,之后讓學生動筆寫作,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學《金色花》一文時,教師可以準備一朵花供學生觀察,讓學生注意細節(jié),再由觀察花過渡到課文的學習,讓學生體會泰戈爾對母親深厚真摯的愛。金色花是一種平淡無奇的花,因為作者賦予了它一定的情感,所以它變得不平凡,形象高大起來。教師在讓學生觀察之后,也可以進行適當的引申,將金色花與生活中其他感情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的作文更加言之有物,更加情真意切。
三、將生活中的素材轉化為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學生的寫作
生活中積累的素材再多,缺乏創(chuàng)作靈感也是空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還要思考如何將生活素材轉化為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首先,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觀察時進行記錄,設置一個“采蜜本”,將自己觀察到的各種生活現象記錄下來,辭藻不必太過華麗,但要力求真實,還要方便自己事后查閱。作文在于不斷積累,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形成一個巨大的素材庫。其次,要將生活中的素材藝術化。雖然作文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但是一定要高于生活,將生活中的素材通過藝術化的語言表現出來。這就要求學生多閱讀,還要揣摩寫作大家的手法,將其中的藝術化手法借鑒過來,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加工,并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帶領學生一起閱讀,并相互交流,讓學生真正領悟文章的精華;要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素材轉化為創(chuàng)作靈感,引領學生的寫作。
四、注重生活中的感悟,升華文章主旨
學生在擁有了寫作素材以及藝術化的手法之后,就要在生活中多加感悟,在平淡的小事中感悟人生的道理。很多寫作大家就是有著超越常人的感悟能力,通過一件小事就能將人生道理講得透徹。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行感悟,挖掘生活小事的豐富內涵,積極進行表達。教師要對學生的感悟過程進行點撥,并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讓他們認識到生活是寫作的另一個重要課堂,在生活中感悟人生,在作文中有更深刻的表達,從而升華文章主旨。
總之,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教師從課內、課外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生活化教學策略完美地融合了課上、課下的學習內容,將生活素材融入作文課堂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生活化教學策略如何能在作文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還需要語文教師的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廖雪花.作文生活化教學設計巧“借力”[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04).
[2]周密.作文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