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向民 賈曉鵬
摘要:分層教學是在我國教育改革后提出的新型教學方法,與因材施教教學理念十分契合,對提升教學效果以及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文章以高校羽毛球教學為背景,探究了分層教學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從分層教學的內涵到分層教學的應用原則以及具體實踐策略,以便形成完整的分層教學體系,為高校體育教師羽毛球分層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校;羽毛球;應用策略
高校體育教學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手段,隨著素質教育的落實,逐漸成為高校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而羽毛球是一種對體能素質要求較低、技術技能相對簡單、對場地要求簡單的運動方式,適合不同性別以及不同體能素質的學生,但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學生完整羽毛球訓練或掌握技能本領,忽視了不同能力以及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要,不便于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此,在因材施教理念指導下,科學應用分層教學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對提升教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有著重要意義。
一、分層教學內涵分析
分層教學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智力水平、個人潛力等因素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保障每個小組內成員處于相同水平,針對每個小組的情況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設計,讓每個學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鍛煉,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fā)。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是我國高?;谝陨鸀楸?、為生服務理念而做出的一次重大教學改革,為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空間,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知識的奇妙、學習的樂趣。
從個體的發(fā)展過程來講,受家族遺傳、成長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心理與生理都是不同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能力范圍內高質量完成學習,提升了教學針對性;并且基于這一教學形式逐步完善了教學指導評價與教學考核體系,使因材施教切實落實到高校羽毛球教學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提升自己、鍛煉自己的能力。
二、分層教學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應用的原則
為了保障分層教學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科學實踐,在教學設計、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遵守以下原則:
一是,主體性。分層教學是基于我國素質教育理念展開的一次提升教學服務針對性與教學服務質量的教學改革,而素質教學理念的核心為以生為本,因此,將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應作為踐行分層教學最基本的原則,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服務,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二是,進階性。隨著分層教學的落實,各層級學生的能力與水平處于動態(tài)變化狀態(tài),每個學生會提出新的學習需要,教師應通過教學評價及時了解學生的變化,從而完善教學設計,提升學習內容難度與強度,使學生能夠始終處于進步狀態(tài)。
三是,發(fā)展性。分層教學的實踐是為了讓學生更有針對性的學習,考慮到學生學習中學生個性與學生能力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但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因此,教師應從發(fā)展的角度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分組進行調整,讓學生始終明確自己的追求,從而實現自身的發(fā)展與進步。
四是,個體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個體間心理與生理上的差異不可避免,分層教學將個人發(fā)展需要以及能力水平基本一致的學生劃分到同一個小組內后,學生的學習需求仍然具有個性化的特征,教師應遵守每名學生,在能力范圍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保持著良好的狀態(tài)。
三、分層教學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應用的具體策略
(一)科學分層
分層教學應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后,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分層,還要分層制定教學目標、展開教學設計,才能保障教學的針對性。具體來講,科學分層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學生分層。在分層過程中教師應綜合學生的性能、體能素質、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多方面條件對學生進行劃分,盡量保障分組后組內水平相同,但是應保障每組內都有學生對羽毛球運動有著濃厚的興趣,以便在學習過程中調動組內氛圍與積極性。但是在分層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心態(tài),盡量避免小組內能力差別過于突出。具體實踐中,可以在正式分組前,通過簡單的體能測試,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耐力、協(xié)調性、靈活度展開調查,并了解學生羽毛球技能、戰(zhàn)術的掌握情況,保障學生劃分合理。
二是,目標分層。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不同,教學目標也存在差異,因此,分層教學的需要根據學生分層后各個小組的特點來制定教學目標,并發(fā)揮目標引領作用,根據具體的教學需要進行目標細化,對小組內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更細化的要求,以便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對自身在羽毛球學習中的發(fā)展有著明確的方向。雖然相比于其它運動,羽毛球的運動強度低,但其技術上也存在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身體協(xié)調性、靈敏度、反應能力。根據分層,對于能力較弱的同學,應從基礎展開教學,教學目標應為強化學生的運動基礎訓練,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方式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尤其是學生的反應能力與身體靈敏度,讓學生具備了羽毛球運動的基礎才能運動的興趣。而對于已經具有一定基礎的學生來說,教師應制定有針對性的開發(fā)訓練,強化學生體能素質的同時,開發(fā)其潛能,加強戰(zhàn)術的滲透,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性。
(二)營造競爭氛圍
在課堂大部分教學時間中,所有學生都需要完成教師布置的基礎任務,因此,創(chuàng)造競爭的氛圍,通過競爭性質的比賽或游戲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興趣。例如,在雙打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原本的學習小組打散,由男生與女生組成雙打隊伍,每個小組內5名男生、5名女生,男生隊伍的水平保持一致,女生隊伍水平保持一致,通過與其它小組組織計時對抗賽的方式展開練習,計算2分鐘內的得分,每個小組5個隊伍的總分用于最終的對比上,獲得勝利的小組可以獲得獎勵。通過這種方式激勵學生,讓學生在羽毛球運動中感受到其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從而在競爭的氛圍中不斷提升自我,利用體育的競技精神激勵自我。
(三)創(chuàng)新考核方式
分層教學實踐后,其考核方式也應作出調整,如果按照傳統(tǒng)統(tǒng)一的考核標準必然不符合分層教學模式。因此,針對學生層次制定考核方案,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的知識與技能,提升考核的針對性。例如,能力較弱的學生,其在學習中主要是通過羽毛球運動提升自身的體能素質,掌握基本技巧與技能,因此,考核也應以此為核心,保障考核內容與學生學習內容、個人發(fā)展情況相符,從而了解到每個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在尊重學生學習主題地位、個性基礎上,通過將學生合理分層展開教學,提升了教學的針對性,對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能力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廣泛踐行分層教學中,應對其內涵與意義有正確的理解,從而科學制定教學策略,全面、有效的提升學生羽毛球能力。
參考文獻
[1]易建軍,江華.因材施教原則下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途徑 ——以中學羽毛球教學為例[J].教師,2017,23(15):77.
[2]馮其斌.分層教學模式在高校羽毛球專選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2(3):119-121.
[3]柴仲學 富小剛.長治學院體育系羽毛球專選課分層教學模式的實驗探討[J].長治學院學報,2016,33(2):121-122.
作者簡介:管向民(1969.7—)男,漢族,本科,講師,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與訓練。
賈曉鵬(1983.12—)男,漢族,本科,中教二級,主要從事體育教育。
(作者單位:1.山西財經大學體育學院;2.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