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其中的重點與難點,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教學題材缺乏新意、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等,這就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圍繞如何構建高效的作文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寫作能力
寫作最能反映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高低,其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具有巧妙的構思能力,具有較為豐富的詞匯。然而,一直以來,寫作教學都困擾了廣大語文教師,由于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導致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較為低下?;诖耍瑖@構建高效的小學作文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一、 當前作文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題材缺乏新意
在作文教學中,教學題材千篇一律是其中的痛點。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弱,他們的寫作能力還處于剛起步的階段,所以在寫作方面會難以適應。而且作文更重視將真情實感注入其中,而教師們往往采用千篇一律的題材,就難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會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枯燥,從而喪失寫作興趣。寫作比較考究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想象力,但是在寫作教學中,一些教師長期套用固定的模板讓學生寫作,未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無事可寫。另外,在這種機械化的教學中,即便是教師,也會感到厭倦。
(二) 教學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
當前,在寫作教學中,一般教師都會讓學生購買作文選,然后讓他們多閱讀這些作文,看看別人是如何構思文章,如何用詞,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當學生有著一定的閱讀量之后,再讓學生通過仿寫、改寫或者續(xù)寫的方法去進行寫作。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初學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由于學生所閱讀的作文主要是別人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情感體驗,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所出入,所以若教師不能夠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將自己在生活中的經(jīng)歷寫出來,那么就難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 忽視了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在作文寫作中,學生的觀察能力至關重要,是影響學生是否能夠對某個事物進行細致描繪的關鍵。但是,許多教師更重視對學生寫作技巧的訓練,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例如,許多教師會讓學生注意各種修辭手法的應用,讓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將其中的優(yōu)美句子摘抄下來。教師的這種做法雖然能夠提高學生的文章品質,但是因為缺乏對事物的觀察,導致學生的文章寫作不夠細致、具體,也就很難從細節(jié)上打動讀者。
二、 構建高效作文教學模式的主要策略
(一) 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閱讀對寫作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就需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而要想達到這一點,就需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各種中外名著,那么當學生達到了一定的閱讀量之后,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詞匯運用能力,文章構思能力等,都會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1)通過課堂教學引入到課外閱讀之中。例如,在“草船借箭”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下載相關的視頻片段,然后通過多媒體來為學生呈現(xiàn),這樣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講述完畢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定的懸疑問題,如,欲知后事如何,切去搜尋相關史料。那么為了了解曹操的結局,了解周瑜與諸葛亮的對戰(zhàn),學生們有的去閱讀三國演義,有的則去翻閱相應的史料。通過這種方法,就能夠慢慢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使他們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后期的寫作打下基礎。(2)組織閱讀興趣小組,并定期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當學生長期處于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之中,他們就會受到該環(huán)境的影響而逐漸地加入閱讀之中。再加上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平臺,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心得分享給大家,這就會刺激學生的閱讀欲望。
(二) 教學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在寫作中,真實的情感能夠讓文章變得更加的飽滿生動,也更能夠打動讀者,所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回歸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從生活中去尋找寫作的靈感。當然,要想達到這一目的,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yǎng)。如果學生缺乏觀察能力,那么他們就不會留心自己的周邊事物,那么就難以將生活中經(jīng)歷描寫出來?;诖?,在今后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一些特定的題材,如我的母親,讓學生回家觀察自己的母親,觀察母親的外貌,觀察母親的日常生活習慣,并讓學生從細微之處感受到母親對自己的愛,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寫作,就不會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此后,教師再讓學生寫半命題作文,比如說我的XX,讓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思維,不拘泥于一種格式,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然他們將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寫表達出來,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三)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寫作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夠使他們的文章不落俗套,進而達到吸引讀者眼球的效果。由于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陳舊,導致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為此,在今后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設定寫作題材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落筆,寫別人所未寫。例如,在寫我的XX這一題目時,大多數(shù)學生都寫我的爺爺、我的父親等人物類的文章,但是卻有一個學生寫我的朋友小黑。小黑其實就是一只流浪狗,這位學生將自己與小黑狗的種種有趣經(jīng)歷描繪出來,從自己與小黑的相識,再將自己收養(yǎng)小黑時所受到的阻礙表達出來,然后慢慢地引出當?shù)匕魵⒋蚬返默F(xiàn)狀,最后再呼吁大家要關愛動物。這種文章別具一格,再加上作者的真情流露,也就更能夠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作文能夠從側面反映出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高低,所以教師要對寫作教學予以高度的關注。當前,在寫作教學中,一些教師的教學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教學題材不夠新穎,教學模式老套陳舊,忽視了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等,這就挫傷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為此,在今后的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此,便能夠構建一個高效的寫作教學模式,繼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邵波.合作作文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05.
[2]那淑梅.鑒賞與教學——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新模式[J].魅力中國,2016(32):13-14.
作者簡介:
許炤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舊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