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濤
摘 要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教育領域的不斷提升,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是成為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初中的學習中,歷史學科教學相對較為枯燥無味,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學習主動性差。但是初中歷史的學習既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理解,又有助于我們吸納和借鑒人類優(yōu)秀文明成果,吸取過去的經(jīng)驗。本文主要是針對初中歷史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而提出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初中歷史 學習興趣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1培養(yǎng)初中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性
雖然初中歷史的學習內容較為枯燥,加上學生自制力有些弱,難免會有開小差,不聽講等問題,導致學生的歷史成績不好,從而更加反感對歷史的學習,學習嚴重受挫,越來越?jīng)]興趣學習歷史,甚至討厭學習歷史,形成惡性循環(huán)。所以及時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學習興趣十分重要。學好歷史可以讓學生了解過去,并加深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了解,吸納和借鑒古人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進而增長學生的才智。學生對學習歷史產(chǎn)生了興趣,在學習中獲得了知識會使他們產(chǎn)生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更加熱愛學習歷史。
2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歷史產(chǎn)生興趣的方法
(1)上好開學第一課,吸引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上好第一節(jié)課很重要,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歷史,大膽提出自己學習歷史的心得,教師應該對每一位學生都予以肯定,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加以歷史思維的引導,由淺入深就歷史課而言,構建良好課堂氛圍就是要改變以往機械,沉悶的課堂氣氛,變成以自由,合作的教學氛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心情才能愉悅,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不會被壓抑,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得到培養(yǎng)。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這樣通過各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排除學生思想上的誤區(qū),讓學生感覺到歷史就在我們的身邊,能讓學生很快地把知識點記住,得心應手的分析歷史問題,從而提高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2)在對學生的教學中加入一定的情景描述。教師通過給學生們講故事,教材插圖、模型、實物的展示,播放音頻或者影視資料等多種教學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歷史,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上將歷史生動化,用形象化的教學方法來使學生更深層次的了解歷史 用真摯飽滿的熱情來講述歷史故事,抒發(fā)歷史本身的魅力,這樣使學生對歷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就會自覺的參與到主動學習歷史的行列中。讓學生參與活動,置身于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背景和事件中,把抽象地傳授變成直觀的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中去感受、去體會、去發(fā)現(xiàn),使歷史知識的抽象學習成為一種實際嘗試。
(3)要營造良好活躍的教學氛圍。興趣是學生好好學習的前提,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應該從大部分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制造活躍的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充分的自主發(fā)揮的空間,把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與歷史知識有機的緊緊結合在一起,讓學生體會到歷史學科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小組的活動,比如歷史人物扮演等活動中體驗歷史,學習歷史。重視教學實踐,讓學生學以致用。老師還可以巧妙的提出問題,開展知識競賽,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教師要變灌輸為引導,在課堂教學中起到服務、引導、補充的作用。
(4)鼓勵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顒影才攀紫纫o扣現(xiàn)行歷史教材,緊貼歷史課的學習內容,課外歷史活動要有鮮明的主題鮮明,這有利于初中生對情境的記憶。其次活動要充分考慮初中生的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并且活動一定要注重實際,避免只有了形式而沒有了內容。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家長去參觀各種歷史文化遺產(chǎn) 如:兵馬俑、長城、故宮等名勝古跡來直觀的感受歷史,聽父母講講有關的歷史背景。開展好歷史課外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加強了對教材的理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歷史課外活動,認識到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學生在活動中,要自主查閱資料,整理出對活動有用的信息,從而提高學生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3結論
綜上所述,要做到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培養(yǎng),(1)教師應當上好開學第一課,吸引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2)在教學中加入一定的情景描述;(3)要營造良好活躍的教學氛圍;四、鼓勵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教師要以科學態(tài)度對待歷史,把握其精要,要形成一種歷史思維。教師的提問,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準確把握重點和難點,同時理清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而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究、記憶,進而發(fā)現(xiàn)學習歷史的本質,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目的??v觀全國初中學生的歷史成績和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來看,教師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作者通過總結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認為,教師應堅持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知識結構,跟上時代的要求,做一名對學生有益的優(yōu)秀教師。
參考文獻
[1] 張婷,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券[D].銀川:寧夏大學,2013.
[2] 魯?shù)挛?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yǎng)策略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
[3] 姜紅.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yǎng)策略分析[J].中華少年,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