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萬鈞
【摘要】朗讀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課堂上,教師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訓練,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內(nèi)涵,陶冶學生情感,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朗讀是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感悟作者情感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朗讀文章能夠快速的進入文章情境,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有效的朗讀訓練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拓寬學生思維,讓學生獲得感性體驗。但是,現(xiàn)階段有的學校只關注學生的分數(shù),不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或者在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降低了課堂教學效果,影響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那么,依據(jù)新課標對于教學的要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有效指導學生朗讀,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呢?
一、運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氛圍
為了提高朗讀訓練效果,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運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快速融入文章的感情中,提升朗讀興趣。配樂朗讀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課堂上教師播放與教材文章相吻合的背景音樂,營造朗讀氛圍,在學生能夠有感情地進行朗讀。例如《飛奪瀘定橋》一課,為了讓學生充分感知紅軍戰(zhàn)士奮不顧身的英雄形象,選擇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中第八樂段《九里山大戰(zhàn)》為課文第七、八自然段(即“攻天險”部分)配樂。這段音樂是這首傳統(tǒng)名曲的高潮部分,以其豐富的表現(xiàn)手法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了古戰(zhàn)場刀光劍影、呼號震天、鐵騎縱橫、萬軍撕殺的激戰(zhàn)場面。用在這里,那扣人心弦的旋律,正好形象地反映出紅軍戰(zhàn)士的強大攻勢和英雄氣概,再配以教師抑揚頓挫的表情朗讀,使人仿佛身臨其境,受到強烈的形象感染。這樣就創(chuàng)設了閱讀教學的情境和氛圍。
二、教師范讀,感染學生
教師的范讀對于學生的影響很大,學生通過學習教師范讀聲音的抑揚頓挫,體會文章的情感,融入文章所表達的角色中,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zhèn)湔n,研讀文章,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這樣朗讀的文章才能富有感情,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課文,文中最大的特點是運用了兩組排比句,突出了水的靜、清、綠;山的奇、秀、險。教學時,我重點針對這兩組排比句進行分析,帶感情地范讀。同時交給學生評價的任務,讓學生在教師的范讀中找出課文中表達的情感。學生在反復的聽讀、朗讀中,腦海中會勾勒出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使學生深刻感受桂林山水的獨具特色和作者描寫的傳神。此外,我還個別指導學生,教會學生“捕魚之法”“成金之術”,再讓學生發(fā)揮情感來體會課文。
三、指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朗讀課文
學生有效地朗讀,除了需要為學生營造氛圍,正確范讀,還需要教師的及時指導。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準確地把握住文章的重點,指導學生有目的地進行朗讀。情感失落悲傷的段落采用深沉的聲音朗讀,情緒興奮愉快的段落采用輕松愉悅的聲音朗讀,這樣學生朗讀出來的文章才能具有感情。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基礎功課,將文章中的重點段落、重點句子、重點詞語標注出來,在課堂上著重講解,學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體會文章情感,做好朗讀訓練。如《第一場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動形象地措繪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絢麗多姿。教師在指導朗讀時,要著重指導學生讀好其中的兒化韻,然后讓學生反復朗讀,從中體會到雪后的自然美,讀出作者當時對雪后美景的喜愛之情。
四、整體把握,進行朗讀訓練
在充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整體朗讀訓練。訓練的形式要靈活多變,拒絕單一、乏味的齊讀、個別讀。為了引起學生朗讀的興趣,可采取多種方式的朗讀,如領讀、分角色讀、輕聲讀、快聲讀、快速讀、仿讀、對比讀、競賽讀、配音朗讀等。但在一堂課中,選取什么方式指導朗讀,應根據(jù)學生情況、課文特點而定,不能牽強附會。如在指導《狐貍和烏鴉》一文的朗讀時,我采用的是仿讀和對比讀的方式。通過對狐貍語氣、聲音的模仿,加深對狐貍虛心假意、阿諛奉承是為了騙烏鴉嘴里的那快肉的理解。用對比的方式讓學生比較出哪一種讀法和語氣更適用于狐貍此時說的話。在《小馬過河》一文中,我采取的是分角色讀和評讀的方式。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朗讀課文,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再對各個角色的朗讀給予評議,誰讀得更形象、更好,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對各個角色的把握。
五、科學評價學生朗讀,發(fā)揮示范作用
科學客觀的評價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從而改善提升自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朗讀訓練效果,不僅需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更要對學生進行及時客觀的評價,幫助學生更好地找出自身的不足,重點訓練,促進學生的進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基礎不同,造成了性格和學習態(tài)度的差異,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做到因人而異,對于學習基礎好的學生,要在表揚的基礎上找出可以提升的點,進而讓學生會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添加屬于自己的東西。對于學困生,教師不能一味的批評,要學會找出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給學生信息,同時要耐心地講解朗讀方法,提高朗讀能力。
六、結(jié)語
朗讀是學生與文章溝通的橋梁,學生通過朗讀文章,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情感,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提升朗讀教學效率,能夠為學生提供幫助,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朗讀的指導,提升學生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于宏梅.試論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網(wǎng)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40).
[2]黃月珠.優(yōu)化小學語文個性化朗讀教學策略探討[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5).
[3]馬金秀.讓讀成為習慣——淺談低年級語文朗讀興趣的培養(yǎng)[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2).
[4]莫惠嫻.解析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課外語文,2013(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