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敏
【內容摘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為此,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應重塑師生關系,改善課堂教學氛圍,重視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 師生互動? 創(chuàng)設情境? 轉變角色? 培養(yǎng)思維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幼小的心靈?!边@就說明了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良好互動的重要性。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平等對待學生,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注重與學生的精神交流,使師生之間在良好互動的和諧氛圍中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與進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師生互動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因其具有的圖形并茂、聲像俱佳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教學活動中,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形式不僅可以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枯燥、乏味性,還能使學生將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為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提供可能性。
例如,以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為例,在課堂上,我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春天在哪里》歌曲的視頻動畫,有的學生跟著輕聲哼唱起來,看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我趁機說到:“同學們,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代表著希望和未來?;t柳綠、萬象更新的春天更像是一幅美妙的畫卷。那么你對春天都有什么樣的印象呢?”在優(yōu)美音樂的熏陶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紛紛搶著作答,跟我積極互動著,課堂氣氛也十分熱烈。我順勢說到:“同學們說得都很棒,春天確實跟一切美好的事物有關。那么在作者朱自清的眼中,春天是什么樣的呢?”由此引出了課本內容。如此,通過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音樂及視頻動畫的教學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中來與教師互動,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轉變角色,改善師生互動
新課改強調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而教師則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領者。這一教學理念的提出對于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的微妙關系和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具有積極的作用,為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轉變角色,從傳統(tǒng)課堂的主導者變成引領者,實現(xiàn)與學生的平等對話,為師生的良好互動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例如,以《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為例,在課堂上,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熱情,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我組織學生將課本內容改編成舞臺劇,進行角色扮演。首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學生拿到“劇本”后認真商討故事情節(jié)、進行角色劃分、排練,為舞臺劇的表演做好準備。在學生表演前,我提醒學生將劇中各個人物如皇帝、騎士、大臣、典禮官、小孩及百姓的人物特點及語言特色把握清楚,以便更好地表現(xiàn)出來,我則在學生表演過程中負責旁白的角色。通過指點及表演前的準備,學生的表現(xiàn)都很出色,有的學生的動作表情都很到位,聲音大小甚至語音語調都與人物身份相符。學生表演完之后,我又給了適當?shù)狞c評。如此,通過舞臺劇式的課堂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在積極參與課堂的過程中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便利。
三、培養(yǎng)思維,引導師生互動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和講解,而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只是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缺乏發(fā)現(xiàn)問題的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嚴重阻礙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以及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為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設疑,以主動提問的形式來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師生之間良好互動的實現(xiàn)。
例如,以《昆明的雨》這篇課文為例,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在課堂上先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針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學生對這一教學方式都感到新奇,積極投入到對課文的閱讀中。在提問環(huán)節(jié)都踴躍發(fā)言,提出了各式各樣的問題:昆明的雨有什么特點?課文中對昆明的雨的描述并不多,而是寫了雨季中的景、事、物和人,這些和昆明的雨有什么關系?作者將雨這個意象貫穿全文,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等等,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我也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探究、分析,使學生通過解答這些問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學生提出的問題也能看出學生已經對課文的內涵有了一定的把握。如此,通過指引學生對課文內容設疑,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探究意識,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做了良好的鋪墊。
總之,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是課堂教學順利開展并取得高效教學成果的保障。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精心設計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積極投入課堂教學的同時實現(xiàn)與教師的有效互動,使課堂教學獲得最優(yōu)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穎偉. 初中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方式及有效性探究[J]. 中學語文,2016.
[2] 黃天芬.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提問的幾個要點[J]. 數(shù)字化用戶,2017.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清水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