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洪偉
摘 要:初中體育教學重在鍛煉學生的身體,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多方面的能力,為學生將來適應高速發(fā)展的社會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它符合現階段我國國民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體制的變化的要求,是當今發(fā)展的必然走向。作者在通過大量的實踐調查和文獻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些優(yōu)化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學生發(fā)展;綜合能力;教學模式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想方設法地讓學生正視體育課堂,端正學習動機和提升學習興趣。比如在初中體育教材編排時,每章節(jié)都會設置有趣的問題引出本章節(jié)學習的內容,那么在日常的教學中,體育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一起訓練,并分析這些運動項目的意義和方法,使學生正確地認知體育課學習的意義。如此,不僅減少了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枯燥感,而且增加了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元素。研究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往往會大大增加其學習的信心與興趣,因此,教師應注重設計一些學生通過努力能夠解答出的問題,或者通過體育訓練可以讓學生掌握到某些運動項目的運動技能,使其獲得成就感。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通過細心觀察,我們發(fā)現雖然大部分學生感覺體育課很累,并且有些內容學習難度還較大,但是,只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真聽課,做好相關的練習,善于運用知識的遷移拓展自己的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還是能有效地掌握運動要領,提升運動技能的。為此,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初中生樹立良好的體育課學習習慣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基礎工作之一。初中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他們的學習受到學習興趣的影響,所在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優(yōu)化教學設計,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提高他們學習體育的積極性。為此,在實際操作中,教師要督促學生從一開始就認真聽講,仔細地揣摩教師所教的動作要領和規(guī)范性的動作演練,對于看不懂的或者一時間很難掌握的要領要及時告知教師,反復學習和訓練相關的內容,切忌不懂裝懂。
三、給學生留足空間,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體育課堂在傳遞知識的同時,也在不可避免地傳遞感情,教學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對非智力因素進行培養(yǎng)時,為達到良好的效果,教師應注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紤]到初中生自尊心比較強的心理特點,初中體育教師應在學習或生活上主動給予初中生幫助。
四、開展挫折教育,塑造學生的品質意念
初中體育課看似簡單,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項目是初中生不易完成的,而對初中生來說,完不成教師講授的動作就是一種挫折或者說是失敗。
培養(yǎng)和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嘗試以下策略:第一,在布置作業(yè)方面,教師應設置一些難度適中的探究性運動項目或者相關作業(yè)設計,達到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提升學生意志的目的。同時,還應檢查落實。為避免學生因完不成規(guī)定的體育項目出現畏難情緒,教師應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不斷提高其抗挫折能力。第二,初中體育教材中涉及很多探索性的趣味故事或者活動,這些人具有堅強的意志、刻苦鉆研的品質,在體育領域不怕苦、不怕累終于獲得了成功。為此,初中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學生講解一些名人名事,對學生開展挫折教育,培養(yǎng)其抗挫折的能力。第三,初中體育教師應把握抗挫折教育的度,進行適當的抗挫折教育,而不是故意刁難學生。
初中體育涉及的知識點多,有些內容比較抽象,有些運動項目難度系數較大,這些都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了應有的作用。所以在教學的過程,教師無論是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整合都要從學情出發(fā),依據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關注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和品質意志力的塑造,只有這樣初中體育教學才能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才能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保障學生長遠的發(fā)展,為日后的成才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錢光超.構建以生為本的初中體育課堂[J].新課程學習(中旬刊),2014(12).
[2]張兆青.初中體育教學若干問題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