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后升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近三次課程改革的簡單解讀,厘清了從“雙基”“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yǎng)”三者的關系,在發(fā)展歷史和內容方面,為更好地理解我國學生所應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做了充分的準備,并最終落實到“如何發(fā)展我國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個現實的任務上來!
【關鍵詞】雙基 三維目標 核心素養(yǎng) 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6-0069-02
1.我國近三次課程改革
1.1我國課程改革歷程
1950年2月10日,教育部中學教育司召開普通中學數理化教材精簡座談會,強調要注意教材中的基礎知識,但尚未提出“雙基”概念。1978年后,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各科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先后出臺,這時,中小學各科教學都突出強調“雙基”教學,即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2001年啟動的新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標志就是從“雙基”走向“三維目標”, 即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進入21世紀,每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在思考到底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美國提出“21世紀技能”,日本采用“能力”,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即OECD提出“勝任力”,那么我國學生到底需要哪些“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才能在新世紀生存、生活和發(fā)展呢?2014年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體系”這個概念,隨后開始廣泛地在教育界內部征求意見和建議,2016年2月底《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征求意見稿)》出爐。
1.2三次課程改革解讀
在三維目標基礎上提出“核心素養(yǎng)”,那到底什么是核心素養(yǎng)?世界各國可能表述不一樣,但回答的問題是一樣的:教育的真實目的就是育人。
先回答什么叫核心?核心是相對空間外圍而言的,有兩層意思:一是關鍵,是指個體在21世紀生存、生活、工作、就業(yè)最關鍵的素養(yǎng)。二是共同,是指課程設計所面對的某一群體所需要的共同素養(yǎng)?!昂诵摹辈荒堋岸嘈摹保嗔司碗y于聚焦,難以成“核”!
1.3“雙基”、“三維目標”和“核心素養(yǎng)”的關系
我國進行課程改革以來,從“雙基”“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yǎng)”,是一個螺旋上升逐漸遞進的過程,后者較之于前者,既有傳承也有超越,是從學科知識本位到“以人為本”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過程[1]。
2.如何理解我國學生所應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
在探討這個問題時,我們只要厘清“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與“素質教育”、“學科知識技能”、“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三者之間的關系,自然也就認識了我國學生所應具備的那些“核心素養(yǎng)”了。
我們在“教與學”的實踐過程中經常提到“素質教育”,什么是素質?當你把在學校學的知識都忘掉的時候,剩下的就是素質。現在一些心理學家認為“素質”是先天的,只有一部分“素質”是后天的;但“素養(yǎng)”是“素質”加“教養(yǎng)”的產物,是可以通過教育形成,是后天習得的。而核心素養(yǎng)是素養(yǎng)系統中最具有根本性和統領性的成分,是人終身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因、種子和樹根(“根目錄”),我們只要落實了核心素養(yǎng)也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
3.如何發(fā)展我國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首先,修訂新的學科課程標準,開發(fā)綜合(跨學科)課程體系。
其次,加強各級學校軟硬實力建設,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水平。
最后,實現共同基礎上的差異發(fā)展,科學評價我國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
學生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的,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什么階段重玩耍,什么階段重態(tài)度,什么階段重品行,什么階段重成績,什么階段重選擇,不同的側重其核心就有變化,要研究發(fā)展分階段、有側重、遞進的核心素養(yǎng)!
當學生在學校里接受了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我們該如何判斷這些培育是否有成效呢?有了成效又該怎樣去評價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呢?
對一個人及他的核心素養(yǎng)的評價是可以貫穿他的一生的!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他優(yōu)秀的標準不是只有一個,特別是不能只用考試分數高低來衡量他!我們要做“伯樂”,要用善于發(fā)現的眼光把學生優(yōu)秀的一面挖掘出來!只要是適合某個招生單位的培育理念,就是該校評價學生的基礎,“最適合”的就是優(yōu)秀的學生!比如有些學校是要“培養(yǎng)一批具有全球視野的,勇于接受新挑戰(zhàn),善于跨文化交流、溝通、合作的國際化創(chuàng)新人才,適合這個理念的學生就是該校要招收的學生”!現今很高興地看到我國很多高校由原來的“看分招生”通過自主招生面試逐漸走向“看人招生”的過程。這些就是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水平的科學評價!
參考文獻:
[1]余文森.《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從三維目標走向核心素養(yǎng)》,2016年第1期11-13頁